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访谈 查看内容

周国允:从小木匠到大工匠

2013-8-18 20:28|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50| 评论: 0

简介:  创业格言成功最大的动力就是学习、思考;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25年前,一个农村小伙儿茫然地走出北京火车站,他叫周国允。第一次出远门打工,他选择了北京,在此之前他连县城都没去过。当时的他 ...

  创业格言成功最大的动力就是学习、思考;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25年前,一个农村小伙儿茫然地走出北京火车站,他叫周国允。第一次出远门打工,他选择了北京,在此之前他连县城都没去过。当时的他想法极其简单,就是到大城市去挣一笔钱,娶妻生子。

  凭着一颗不服输的心,这个安阳人从小木匠做成大工匠,成为拥有6000多人的施工企业的董事长、第二届全国十大杰出外来务工青年、全国人大代表。他的公司成为“鸟巢”主体工程中中标的唯一的一家河南企业。如今,他带领的“周家军”在北京建筑业名声大震。

  高考落榜生勇闯京城

  高考落榜的周国允跑到北京打工,从一个小木匠做起,短短几年就带出了自己的队伍。

  周国允出生在安阳滑县高平镇周谭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83年7月,因为差了十几分,他高考落榜了,自卑、失落在一刹那间全部击中了他。后来,周国允听从了父亲的意见,到高平镇木器厂当了一名小学徒。

  在木器厂工作了不到半年时间,周国允就学会了拉大锯,也能打几样简单的家具。一天,一位工友告诉他,北京的一个建筑队正在招工,这让他兴奋不已。可人家看着又小又弱的他,摇了摇头。他找父亲去说情,最后,对方勉强答应以师傅带徒弟、干不好不给工资的方式,把他带到北京。

  1984年,初到北京的周国允在长城饭店谋到了第一份工作――木工装修。他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别人工作用十分的劲儿,他就用十二分的劲儿,并找来一本厚厚的木工技术书认真钻研。“我就是要干得最好,不让他们挑出任何毛病。”周国允说,年底发工资时,队里60个人有4个人拿到了每天5元的最高工资,他是其中之一。

  在北京学习木工积累的经验很快就派上了用场。1985年9月,周国允带领60多名农村青年组成的施工队伍来到了银川市,相继揽下建水泥厂以及火车站等工程。

  也就是从那时起,周国允意识到了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过了一年,他的施工队伍已经扩大到140人,还配备了技术人员。再接新工程时,他的眼神里已透出从容淡定……

  亚运村工程中主动请缨

  亚运村工程,让周国允打出了威风,打响了牌子,也为他下一步在北京建筑业大展拳脚埋下了伏笔。

  1987年,当周国允再次带领队伍返回京城时,他已由当年建筑业的门外汉变身业内资深人士。有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储备的周国允,终于等来了发挥才干的机会。

  1988年,周国允通过努力使他的施工队成了亚运村工程的预备队,工作就是搞搞卫生、搬搬材料。其间,一个施工队由于工程进度慢、质量不达标被撤了下来。周国允主动请缨,拍着胸脯打出了“一个月赶上工程进度,两个月超进度”的包票。

  工程争取到手后,周国允几乎每天都待在工地上,一边和工友们一起施工,一边修改施工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工程终于顺利完工了。工程结算时,周国允拿到了3万元钱。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万元户可是让人羡慕的大富翁。他怀揣着3万元钱,高兴得睡不着觉,花1万多元买了一辆本田125摩托车骑回了老家。

  起初到北京打工,周国允的理想就是能当个万元户,在家里盖一处房子,娶个媳妇生个娃。当这个理想实现后,他选择继续留在北京打拼,让跟他一起干活的兄弟都能过上好日子。

  “周家军”叫响京城建筑业

  1993年,周国允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开始了在北京的“财富之旅”。

  北京西客站邮件处理中心的生产主楼和业务楼,是周国允的公司成立后接的第一单生意。这个8万多平方米的大工程开工晚、工期紧,为加快工程进度,工程方使用了两个建筑公司,双方就此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周国允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的公司能否在北京站稳脚跟,就看这个工程了。所以,他身先士卒冲在工地第一线,鼓舞了大家的斗志。1996年,北京西客站工程顺利完工后,周国允拿到了北京城建集团颁发的第一个“长城杯”。

  接着,周国允接下了首都机场新航站楼的工程,承建机场航站楼北指廊第二工段工程,这是机场项目部种植的“试验田”和“样板田”,因为北指廊第二工段结构最为复杂,要求用新工艺,对技术含量要求比较高。

  机场工程是万人大会战,同时有几家公司在此奋战,周国允在暗中和人家较量着。在一次全体人员动员大会上,他喊出了“拿第二就是失败”的口号。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事后他说自己也吓了一跳。

  话既然说出去了,就得样样奔着第一去。周国允从技术攻关到实际操作,层层落实责任制。完成第一根予应力筋的施工,诞生第一块活动层,打下了第一块底板,第一个完成结构施工……最终,他如愿以偿,一举拿下了建筑行业的最高奖――“鲁班奖”。2000年,周国允的公司又参加了中华世纪坛、国家大剧院等众多大型项目的建设。善打硬仗的“周家军”从此在北京名声大震。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为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建成世界一流的体育场,2004年1月,北京城建集团在全国公开举行了招标活动,周国允的华都集团在众多竞标单位中脱颖而出,拿下了“鸟巢”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任务,给河南长了脸。在他的带领下,公司3000多人奋战在“鸟巢”工地上,攻克了种种难关,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向奥运工程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周国允说:“现在走到长安街上,随处都可以看到我们的工程,尤其是领着亲朋好友去参观的时候,感到很自豪。”

  情系故里

  周国允现在有钱了,但是淳朴勤勉的作风未改。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他竭尽所能为社会、为家乡的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

  周国允平均每年从安阳带出6000多名青年外出就业,每年为家乡带回6000多万元的纯收入,既改善了乡邻的生活条件,也带动了家乡经济发展。这些在他的影响下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很多人成了技术、管理骨干,有的还做了施工队长、项目经理或者个体老板,成了致富能手。

  作为滑县高平镇周谭村多年的党支部书记,周国允个人出资为村里打井、拓宽街道、整修路面、修建了一条直通镇里的柏油路。

  周谭村有1300人,其中400多人跟着周国允在北京打工,开始远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有人在城里买了房子,或在村里建起了小楼。去年,周谭村就业率达99%,经济总量达9100万元,人均纯收入4820元,位居滑县前列,该村在当地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收藏 邀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