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媒体报道
- 人民日报:牢记资源短缺国情
- 近年来有的地方出现了奢侈浪费现象。其中,公款浪费问题尤为突出,讲排场、比阔气的社会风气也有所滋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不容忽视的一条是,相当多的人对我国的基本国情缺乏了解。 人口多、底子薄、 ...
- 科学时报:增强科普能力需要科研人员动起来(周程)
- 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科普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共同努力。尽管社会中的科普主体有很多,但由于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导致资源难以整合,多头管理、重复建设现象时常发生。而且,由于一些主体,特别是一些企业、 ...
- 《求是》:努力提高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王渝生)
- 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提出了“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制定了“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 ...
- 搜狐网:张博庭——“中国能源消耗威胁论”是不平等霸权主义逻辑
- 3月20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就中国面临新的能源危机和应对办法等问题表达了自己观点。对于目前国际社会上一些不肯执行《京都议定书》的批评者认为,《京都议定书》存在一个漏洞,没有对发展中国家进 ...
- 新华网: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上海推出全新行动方案
- 上海13日出台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方案,提出了到2010年,上海公民的科学素质指标要领先于全国总指标,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末的水平,与上海率先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适应。 科学素 ...
- 新华网:两会词解——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 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2006年起,国家启动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计划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以点带面、榜样示范”的方式,在全国评比、筛选、表彰并奖励一批有突出贡献的、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的、辐射性强的农 ...
- 科技日报:谁能知道他是谁——默默走向大会堂的科学家
- 人民大会堂外,他在风中前行,穿一件很不打眼的黑羽绒服。从他下车,我们就尾随着他,目送他走上高高的台阶,迈进那神圣的殿堂。自始至终,也没有媒体同行拦堵他。或许,没有人认出他就是曙光计算机的“掌门人”李国 ...
- 人民日报:“水代表”的开心事
- “你问我当人大代表什么时候最开心?当然是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候。”3月2日晚,全国人大代表盛维德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作为原甘肃省水利厅厅长,盛维德的话题始终绕着水转,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水代表”,他的快乐与 ...
- 人民日报:北京将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节能评估审查
- 按照即将于今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将建立、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按照《办法》,今后,北京市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 ...
- 人民日报:节能减排成为“硬约束”(2006经济社会发展述评)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十一五”开局之年,两项约束性指标层层分解落实,直至县级政府、有关行业和重点企业。 ...
- 光明网科技:解析2007年国家科技奖六大特点
- 2月27日揭晓的国家科技奖迎来“满堂彩”,四个最重要奖项皆“名花有主”。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为我们评点今年科学技术奖的新特点。 总体水平上升 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 反映 ...
- 新华网:六措施保证科普和科技创新"两翼齐飞"
- 中国科技部等八部门日前下发《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六大措施切实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保证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两翼齐飞”。 “十一五”(20 ...
- 人民日报:让科学亲近公众——解读《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
- 让科学亲近公众——解读《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
- 光明日报:科普资源应该上网公开
- 我们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科技成果问世,而真正能够让社会、特别是让青少年接触,并从中了解科技发展规律、了解科学家的思路的,实在是少而又少。在一次校际聚会上,北大、人大、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近20位文科硕士、 ...
- 环球时报:流动科技馆在欧洲很火
- 扮特工增长知识 做游戏学会理财 调查显示,近年来欧洲人从事科研的兴趣一直在下降。为了提高科技水平,欧洲国家这些年一直在科普教育方面加强投入。“流动”的科技馆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