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上海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找古材料修古建筑黄埔村延续千年古韵

2013-8-16 10:16|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66| 评论: 0

摘要: 古村内的胡氏宗祠规模很大,保存较好 黄埔古村的老街,充满生活气息   黄埔古村现存文物建筑50多处。   首期工程修缮九座清代和民国建筑,年底完工。修缮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   ...


古村内的胡氏宗祠规模很大,保存较好


黄埔古村的老街,充满生活气息

  黄埔古村现存文物建筑50多处。

  首期工程修缮九座清代和民国建筑,年底完工。修缮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

  海上丝路的起点——海珠区琶洲岛上的黄埔古村现存文物建筑50多处,堪称岭南古村落的“活博物馆”。市委、市政府已将黄埔村定为历史文化古村,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

  日前,海珠区公布了古村第一期修缮方案,将对古村内胡氏宗祠、梁询故居、日本楼、姑婆屋等9座清代和民国建筑进行修缮,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

  修缮设计咨询村内长老

  据悉,黄埔村目前查明共有文物建筑51处,其中包括祠堂16处,家塾两处、宫庙1处。

  本次要修复的9个古建筑分别为梁氏宗祠、胡氏宗祠、潮江胡公祠、左垣家塾、端生家塾、日本楼、子牙居、姑婆屋、梁询故居。见证了黄埔古村作为通商口岸的辉煌历史。

  市委、市政府去年开始计划对黄埔村进行保护性修缮,经过多次的反复研究和论证,保护项目领导小组确定了胡氏宗祠、梁氏宗祠、姑婆屋等9栋古建筑需要在第一期进行修缮。

  据悉,设计方多次到村内进行全面测绘,并找各姓氏长老开了两轮征询会,由设计单位出具了9栋古建筑的修缮方案,交由专家审定。第一期工程施工面积约5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3600平方米,配套工程1600平方米。

  修缮不改变文物原状

  “黄埔村的古建筑可以说是中国古村落建筑的上乘之作。”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李哲扬博士介绍,此次修缮严格遵循文物保护法 “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保存较好的建筑遵循原封不动的保存(冻结保存)原则,以保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这也是联合国提倡的标准。

  李哲扬博士介绍,市文广新局已批复了黄埔村的施工方案,第一期古建筑修缮工程马上可以进行。

  李哲扬说,修缮工程可以说是慢工出细货,工艺和质量最重要。瓦面麻石每一件都要编号。修缮过程中,一切能用的构件和材料都要保存下来,测量时还通过当地老人的访谈,尽量再现古建筑完整面貌。

  李哲扬表示,村里一些十分重要的历史建筑物因故被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重建,但重建必须经专家论证。增添部分必须与原有部分有所区别。

  据悉,将修缮的九座古建筑中,有六座产权人已经签订同意书,其余三座因后人在海外或未寻找到联系人仍在洽谈过程中。按照计划,这九座建筑将在今年年底完成修缮。

  设计方表示,此次是要恢复黄埔村原汁原味旧貌,而不是建一个新的黄埔村。

  九座老建筑 都有一段古

  首期修缮的九栋老建筑大部分是宗祠和名人故居,都有一段古。

  梁氏宗祠:拟作村史陈列馆

  位于埠康里7号东侧的梁氏宗祠是清代建筑,梁家祠始创年代久远无考,至道光元年(1821年)在现址重建,如今仅剩首进。修缮完成后拟作为黄埔古村村史陈列馆。

  胡氏宗祠:规模大保存好

  位于埠康里8号的胡氏宗祠是清代建筑。为黄埔村胡姓开基祖祠堂,据介绍,胡氏宗祠原来只有正中的三进三间,后经胡氏族人扩建而形成现在的规模。

  潮江胡公祠:族人议事之地

  潮江胡公祠位于黄埔村得时里1号,据村民介绍,潮江胡公祠为黄埔村胡姓分支祠堂,长期是族人聚会议事之所。

  左垣家塾:一门七杰的见证

  左垣家塾位于夏阳大街荣西里7号,为清代书塾,由十三行巨商梁经国开办,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梁经国于清乾隆年间入广州十三行冯氏洋行做伙计,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创立天宝行,至嘉庆末年发展为十三行行商之一。在梁经国时代及以后,梁家一共出现七代名人。

  端生家塾:胡氏族人家塾

  端生家塾位于吉辰大街3号,是清代建筑。端生家塾乃胡氏三杰之一的胡耀庭之子所建。

  日本楼:日本新娘的传奇

  俗称“日本楼”的冯佐屏故居位于惇慵街10号。1900年,村民冯佐屏到日本求学,与日本姑娘平美爱子结为夫妻,后携妻儿回黄埔村定居,翌年兴建了这座富有日本风格的小洋楼。

  子牙居:传统广式民居

  子牙居位于惇慵街4号,建于清代,为冯氏族人大型宅第产业,传统广式民居,保存完整。

  姑婆屋:自梳女聚居之所

  “姑婆屋”位于柳塘大街1号,建于清代。为黄埔村自梳女(即终身不嫁的单身妇女)聚居之所。

  梁询故居:清代建筑中西合璧

  梁询故居位于吉辰大街5号之一,建于清代。梁询又名梁恒,曾任清政府驻墨西哥领事,回国后出任广东省汕头银行行长。清末驻美公使梁成是其胞兄。梁询祖父梁韬早年游历美国,为中国引进牛痘第一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