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广西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广西科技馆(新馆)华丽转身

2013-8-15 22:57|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21| 评论: 0

摘要: 重建后的广西科技馆绽放出迷人光彩 造型奇特的恐龙模型   南宁民族大道旁,一只硕大的“贝蚌”外衣渐褪,光彩照人。在原址上重建的广西科技馆(新馆)如今焕然一新,静待开放。这个经过精心“易容”的科学探 ...


重建后的广西科技馆绽放出迷人光彩


造型奇特的恐龙模型

  南宁民族大道旁,一只硕大的“贝蚌”外衣渐褪,光彩照人。在原址上重建的广西科技馆(新馆)如今焕然一新,静待开放。这个经过精心“易容”的科学探秘宫殿,宝藏多多,今年12月便可与观众见面。

  旧馆开创全国第一

  观众争睹天象馆

  其实,始建于1981年的广西科技馆(旧馆),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公众科普展览馆,比中国科技馆还早几年“呱呱落地”。当时,经过自治区科协老领导的积极奔走,中国科协拨出专款,支持广西率先在全国建设起大型科普阵地。

  1983年,经过多方筹备,广西科技馆正式向公众开放。门票初定为两角钱一张――只相当于买两根雪糕的花费,观众趋之若鹜。每到周末,许多家长领着孩子赶来,排成长队等候入场,渴望探寻“宝葫芦的秘密”。

  广西科技馆的工作人员表示,建馆初期,馆内的数百件科普展品一半由各厅局无偿提供,一半为自主研发。科普展厅分一楼和二楼布置,展厅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分为基础展厅、能源厅、机械厅、气象厅、通讯技术厅几大类。别看名字听上去很抽象,展品却是五花八门。

  比如能源厅,有水电部门赠送的红水河十级梯形电站模型,二三十米长的巨大仿真模型,山峦叠嶂,气势恢宏,点缀着层层闪亮的小灯泡,表现电站靠水位落差发电的原理。在气象厅,随着背景音乐响起,高耸的大气层模型顿时弧光划过,电闪雷鸣,随着几枚银弹“上天”,倾盆“大雨”尔后哗哗落地。

  南宁市民刘女士还记得,当时基础展厅里有一个圆桌大的“挥光球”,小朋友站在球体下方的台阶上,用手抚摸球面,不到一分钟,根根头发就倒竖起来了。这个表现静电作用的“魔术球”尤其招女孩子喜欢,因为女孩子长发飘飘,头发倒竖时蔚为壮观,引得满堂哄笑。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广西科技馆的二期工程天象馆竣工开放,直径16米长的球形建筑,顶如苍穹,既可演示银河星际又能看球幕电影,规模仅次于当时的北京天文馆和天津科技馆,是国内第三大天象馆。南宁市的中小学校纷纷组织学生接踵而至,一些县份或外市的学校甚至包车送学生来参观。

  维护投入卡“脖子”

  展馆无奈变“杂烩”

  然而由于维护投入巨大,广西科技馆开放至上世纪90年代,便面临窘境。加上初期收集的展品缺乏更新,看来看去都是老面孔,部分展品陈旧破损,展馆渐渐“门前冷落鞍马稀”。为了调剂气氛,展馆不定期引进一些恐龙展、化石展等临时专题展览,招揽观众。

  这时,为了维持场馆的正常运行,部分展厅慢慢走向了市场化,例如举办什么轻工企业产品展览、农副产品新加工展览。人们来这里更像逛集市,大包小包地淘回铸铁锅、红薯干、水果罐头等生活用品。随着跳舞风潮兴起,展厅其中的一层还改成过舞厅,3元钱一场的大众价格,吸引了不少青年男女。

  2000年,广西科技馆将剩余的科普展品一古脑儿打包,全部赠送给了有关学校。展馆依靠组织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培训学校科技辅导员等青少年科普活动,维持着有限的专业工作。

  为了还原科技馆的本来“味道”,2006年底,总投资2.5亿元的广西科技馆(新馆)在旧馆原址开工建设。该工程被列入广西“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和向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献礼项目,总建筑面积近3.9万平方米。

  新馆华丽转身

  显示科技魅力

  11月19日,在重建一新的广西科技馆看到,由蓝色玻璃幕墙装饰的外观已全部成形。新馆顶部的球体穹幕影厅,犹如一颗璀璨明珠,从孕育新生命的贝蚌中吐壳而出,它蕴涵着“科学孕育未来”和“明珠育人”的寓意。按照工期计划,新馆下个月便可与观众见面。

  一楼馆内,张衡、李时珍、达尔文、居里夫人等中外著名科学家的头像雕塑,已摆放在大门两旁。贯穿楼层的扶手电梯安装完毕,安装在入口的验票机正逐个拆去包装。验票机旁,一幅24米高的主题壁画五彩斑斓,以形象的罗盘、神州飞船等图案,层叠表现中国科学从古到今的辉煌发展历程。

  走进二楼,这里的常设展厅基本布置完毕:一个银白色的机器人站在电梯口,准备与游客“对话”。

  展厅工作人员介绍说,届时,游客只要选择电脑显示屏的提示问题,这个迎宾机器人就能对答如流,显示科技进步的神奇魅力。绕过入口,新奇好玩的互动体验区映入眼帘。

  力学魅力区的“自己拉自己”,酷似一个秋千,体验者坐上去,用力拉动眼前垂挂的绳索,就能把自己吊起来。在“机械传动十组”中,随着体验者转动方向盘,由齿轮、连杆等机械传动装置连接的小丑人、卡通狗、小鸭子便像做广播操一样,自动伸缩脖子、胳膊、大腿等关节。

  极具趣味的“针幕”,像一堵可照相的“针墙”,由密密麻麻的细长金属棒组成。只要你敢把自己的手、脚甚至脸孔“埋”在其中一会儿,这些身体部位就会栩栩如生地从针幕中浮现。

  在声学展区,两个体验者背对背站在相隔几十米的“空中传话”台上,便能说起悄悄话。

  内容寓教于乐

  电影震撼视觉

  最具挑战性的是电学展区里的“电磁大舞台”,你要是敢钻进一个高压放电的“笼子”里,便可亲眼看见强大的电火花在四周飞溅,工作人员还会鼓励你放胆伸手摸摸――当然,你是毫发无损的。据说,这个考验体验者勇气的放电“笼子”,是全国各大科技馆的当红项目,经久不衰。只不过遗憾的是,由于探馆当日,展品设备未接通电路,没能进去一试。

  光学展区的“隐形人”,可能是最具魔术味的科技展品。体验者站在两面镜子镶嵌的墙板后面,手脚一下就全部“消失“了,活像魔术中的“大变活人“,只剩下一副脑袋。看到这一“戏法”,不禁啧啧称奇。

  以前只听说过圆溜溜的轮子可以跑路,可科技馆里的方轮车叫人大开眼界。该车利用了“悬链面”和“曲面”、“路面”原理,使方轮车也能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顺利行驶。

  二楼展区还特设了一个儿童乐园。在城堡、森林等绚丽造型搭建的乐园中,小朋友可以水为弦,为“水弦琴”弹奏出动听的音乐;可以当一回“小小电器师”,用手掌导电帮助卡通屋拉开窗帘;可以放声跟水池中的“喊泉鲤鱼”打招呼,喊得越大声,鱼儿口中喷出的泉水就越多……

  新馆最引人注目的圆球建筑,其实是球幕影院与4D影院,兼有天象节目和球幕电影双重功能,将集合立体影像、环境喷水、吹风烟幕等先进技术于一体,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震撼。

  对小朋友来说,除了能在琳琅满目的常设展厅过把探索瘾外,位于新馆六层的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也是一个好玩的去处。室内将布置为机器人、天文、亲子科学体验、个性印染、科学探究等分区,开展机器人表演、科学剧场、天文讲座、个性制作等形式活泼、内容精彩的科学体验活动。

  据介绍,新科技馆主要由常设科普展厅、临时展厅、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高科技影院、科技培训教室、学术会议厅等组成。馆内二、三、四层为常设展厅,面积约9000平方米,共设展项展品200多件(套),包含儿童乐园、科学探秘、环境生存、生命健康、信息世界、挑战与创新、未来展望等七个主题。展区大量运用声、光、电技术,展品展具参与性强、趣味性浓,使观众在玩乐中感受科学探究的无限乐趣,开心学习科学原理和知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