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人民体育场改造计划屡遭搁浅
据厦门电视台报道,面对走过半个多世纪,如今破旧不堪的体育场,不少市民都有个疑问,为什么持续了这么长时间,这座体育场始终没有得到起码的维护和修缮呢?随着采访的深入,笔者发现围绕人民体育场有关的商业开发、改造修缮等方案都曾经提出过,但却因各种原因,最后这些计划都无疾而终了。 厦门六中的特级教师杨书松曾经是市政协委员,因为过去学校就在体育场附近、不少活动曾经在体育场举办过,对于体育场的衰败他也格外关注。2008年,他和多名政协委员提交了“重修人民体育场”的政协提案,这份提案还曾被列为当年的重点提案。根据他的调研,人民体育场面临的最大的一次变化发生在1994年,当时人民体育场的管理单位——市体育总会与大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开发“大洋国际广场”和改造体育场的协议,1995年获得了市政府的批准,并在1997年9月正式开工奠基。 民盟厦门市委常委市第六中学特级教师杨书松表示,曾经引进了大洋房地产,好像它有个规划要对这个地方做一个翻新改造,包括周边的房屋配套做房地产项目。 但之后因为开发商的原因,这一项目迟迟没有动工。随着时间的推移,体育场看台的混凝土出现脱落,预制板钢筋暴露,2001年,人民体育场的看台被围挡起来,从此不再承办任何大型赛事。2003年,市政府正式收回“大洋国际广场”项目的土地使用权。 2003年,市体育局成立改造筹备小组,着手开展人民体育场改造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委托天津建筑设计院厦门分院,对项目方案进行了初步设计和投资估算。不过2004年,人民体育场的管理权由市体育局转交到了区划调整后的思明区,原计划的人民体育场改造工程再次搁浅。 针对人民体育场日渐破旧的问题,继2008年提出提案后,2011年,杨书松再次和其他政协委员提交了改造或重修人民体育场的提案,要求改造或重修人民体育场。 杨书松表示,大洋房产倒闭以后,这个项目已经官方宣布告吹了,但是从那以后到现在的话已经又继续闲置了11年的时间,这个我觉得是很不应该。关键就是说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意识到,这里作为老城区来说应该是唯一一块非常宝贵的公共体育资源。 人民体育场最快2013年完成改造 从2004年人民体育场移交给思明区文体局管理后,管理单位几乎每年都提出了人民体育场维修、改造的报告,但是最终维修、改造工作仍然没有实施。今年,思明区再次对人民体育场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目前有关改造工程的资金已经初步确定。 近日,笔者来到思明区文体局,因为整修的具体方案还未正式确定,文体局的负责人拒绝了采访。不过,这名负责人向笔者透露说,今年以来,思明区多次召集了区文体、规划、教育等部门,进行了人民体育场改造方案的讨论,初步决定对人民体育场进行小规模的改造或修缮,初步确定改造资金为800多万元。根据前期制定的经费规划,体育场将铺设塑胶跑道,中央的足球场也将种植人工草皮,这两项工程的经费是600多万元,其余大约200万元将用于改造体育场的看台和厕所。另外,体育场东北侧的市少体校的蹦床馆和体操馆,也向上级部门申请了300多万元的改造经费,目前这笔资金正在财政审核中。 考虑到前期规划、设计和运作,至少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再加上雨季不适合铺设塑胶跑道,估计体育场改造的施工时间,将会在明年的下半年,并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完工。目前,具体的改造方案思明区正在进行最后的完善,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思明区文体局的负责人表示,虽然尚未对外公布整改方案,但是可以明确的是,不管怎么改造,人民体育场还是会保留它原本的功能,继续作为市民健身、锻炼的公共体育场所。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