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福建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厦门:集美公共卫生大楼揭牌

2013-8-15 22:56|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835| 评论: 0

摘要:   社区卫生服务站   崭新的集美区公共卫生大楼近日举行了揭牌仪式,今后,集美区的三家公共卫生机构——区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将搬进大楼,整合资源、协同作战。   “以前三家 ...

  社区卫生服务站

  崭新的集美区公共卫生大楼近日举行了揭牌仪式,今后,集美区的三家公共卫生机构——区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将搬进大楼,整合资源、协同作战。

  “以前三家机构在不同的地方,资源分散,服务能力受到限制。”集美区副区长石扬介绍,新的公共卫生大楼将发挥区级公共卫生服务的“龙头作用”,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公共卫生大楼兼具应急能力诊断能力

  新落成的集美区公共卫生大楼位于杏滨街道锦园社区九天湖路,靠近海翔大道。项目总占地面积6976.62平方米,建筑面积12395平方米,工程总投资4850万元。项目包括两幢连体建筑,5层高的是妇幼保健院,旁边的9层大楼则作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办公用地。

  相关负责人介绍,妇幼保健院一楼将用于开设门诊、分诊、药房等综合性业务,二至四楼将分别用于儿童保健科、检验科和妇女保健科,五楼作为行政办公场所。

  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同在一座大楼,大楼一层分设了两个单位的独立入口和接待窗口,二楼、三楼为卫生监督所的办公场所,四楼、五楼为疾控中心的办公场所,六到八楼为疾控中心的实验室,八楼以上是两个单位共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中心、培训中心、会议室等。

  “以后一旦发生疫情或者食物中毒案件,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就会同时响应,技术力量更强,应急处置也更快。”集美区卫生局局长王汴玉介绍,公共卫生大楼的建设让集美区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跻身全市前列,实现全区公共卫生资源共享。

  项目还新投入了600多万元用于购置实验室设备,提升实验室快速诊断能力。

  集美首个三甲医院将落户新城核心区

  随着我市跨岛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集美的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公共卫生事业、医疗水平迅速向岛内“看齐”。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集美区现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68家,其中市属三级以上医院2家、社会医疗机构96家、区属公立医疗卫生单位9家。

  按照集美区“一心四片”的城市规划布局,集美、杏林、灌口、后溪四大片区都将配套一座能够提供500至800个床位的综合性医院,在已经投用的市二院、市一院杏林分院的基础上,灌口、后溪片区还将各新增一座综合医院。

  一座以“四高”标准建设的三甲综合医院,也很快将在集美新城的核心区拔地而起。据了解,该项目暂定名为“集美新城中心医院”,不仅可以为新城提供高水准的医疗配套,也将成为辐射岛外乃至厦漳泉的医疗医学中心。

  目前项目已完成规划选址,正进行前期工程。项目选址东至杏锦路,北接沈海高速公路辅道,西、南两面则以规划道路为界,总规模1500张床位,一期规模1000张床位。“这会是集美首个三级甲等医院,将有效缓解岛内三甲医院的压力。”王汴玉介绍。

  基层卫生服务点十家下月可刷卡

  集美区超前规划,构建“以大型综合医院为龙头,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为基础,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医疗服务网络。

  在村居一级,集美也加大了卫生服务站、卫生所的布局力度,让辖区居民享受到“家门口就医”的便利。

  “集美区共规划了3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 ,已完成其中21个的建设配套和人员配置。”王汴玉介绍,每个站、所的建筑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并配备有20万元的医疗设备。此外,每个所、站至少配有一名卫生院工作人员,及多名专职医生。

  按照计划,这33个基层卫生服务点都将纳入医保,下个月,设在银亭、兑山、浒井、英村、永祥新城、田头、三社、坑内、锦鹤、康城的首批10个站、所将率先实现医保刷卡看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