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福建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厦门专家设计灾区模拟重建方案

2013-8-15 2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55| 评论: 0

摘要: 羌族新生寨落效果图   四川山多水多,地震后的重建也要依据这地理特色来规划。日前,厦门市规划界的专家提出了多个模拟重建方案。   据介绍,在厦门市城市规划学会的倡议下,厦门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 ...


羌族新生寨落效果图


  四川山多水多,地震后的重建也要依据这地理特色来规划。日前,厦门市规划界的专家提出了多个模拟重建方案。

  据介绍,在厦门市城市规划学会的倡议下,厦门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雅克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华汇环境规划设计顾问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重庆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等6家单位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规划前期准备小组,根据灾区当地的地理现状、资源优势、生产模式、生活方式、建筑风格等特征,各自提出模拟的城镇总体概念规划方案和概念性详细规划方案。

  1、各寨落远不过隔水

  近可望碉

  方案中,重建规划理念是“三脉”,即“血脉、人脉、情脉”。据介绍,这是从羌族独特的3座碉楼布局模式而来的灵感。

  羌寨中碉楼都以3座出现,或一字排开,或呈三角形。古时是用来抵抗侵略的防御性建筑,现在则成为象征着羌族人民的镇寨之宝和精神支柱。传说羌族所居住的寨子形状多像一条大鱼,而碉楼就像是刀子插住这条鱼,不让它游走。

  模拟方案中说,“三”不仅象征着一个数字、一个符号,更是一种力量。三角形是最为牢固的图形。而无论是灾难中还是灾后重建,给我们最多力量的就是“血脉、人脉、情脉”所组成的这个三角形。

  这一方案的设计单位指出,灾后家园的重建规划,应使灾后的各族人民和谐生活,生活在“相对分散又相对集中”的新生家园中。所谓分散,即考虑到民族之间生活差异和习俗问题,可以将相同民族以新生寨落形式分散规划在镇域的两侧,使得各寨落“远不过隔水,近可望碉”。

  “血脉、人脉、情脉”三脉相连,可以通过生产集中、生活集中、旅游集中体现出来。

  2、旅游镇街规划理念参考丽江模式

旅游街镇


  学会相关人士透露,各个设计院提出了数个模拟方案,都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地理结构,依山就势地设计。而且,在设计过程中,不只是“安居”,还考虑到“乐业”。

  一个针对万人小镇提出的模拟方案规划,依山筑城、顺水修街。建筑布局顺应地势,高度控制在2-4层,同时提出引入山泉水,打造以水为主题的旅游镇街。这个旅游镇街跟居住区域相对独立,还设置了青年旅馆、酒吧、餐饮、画室等藏羌风格的元素。

  灾区很多地方,尤其是藏羌民族的集聚地,本身就是风景优美的景区,重建时要把这些特色发挥出来。有一些规划甚至设定了具体的项目和效果,比如在万人小镇建温泉宾馆,可提供就业岗位约100个,家庭旅馆,可提供岗位300个等等。

  采访发现,多个设计方案提出灾后产业建设应重点放在旅游业及农业上,并回归相对分散但适当集中的手工业。在产业重建模式上,多个方案力推丽江。

  据悉,1996年2月3日,丽江地区发生7.0级地震,造成严重破坏和损失。丽江重建时间为3年,投入资金31.19亿元。与福建对口援建的理县周边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可以开发成一个旅游镇。

  3、万人小镇设计20多米宽的紧急道路

  平时作为滨水绿地服务点的场所,设置餐饮、休闲等设施,但同时应该储备医疗、救灾物资等,以供避难时作为临时救灾据点所用。

  万人小镇要设计紧急道路,宽度大于20米,同时控制道路两侧建筑设防烈度达到9级;滨江开阔地带及住宅建筑密集地带均设置临时避难广场。这些都是方案中防灾减灾规划部分。

  有的地方,规划专家还留有工业设计余地,并且针对各个援建城市自由规划,也预留了分期公建项目用地,并分期估算资金。

  毕竟是模拟,厦门市的规划专家设计了1万人、3万人、5万人各个规模的镇、县规划,可以根据实际人口规模和地形等修改方案。前期准备充分,后期规划速度会非常快。学会表示,各规划小组还将继续对方案进一步深化,一旦灾区需要,将迅速奔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