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建筑越来越高 我们安全吗
高层建筑火灾主要靠自救 昨日,在武昌沙湖边上水岸星城小区里,172米的G53号楼已经建好,成为武汉乃至华中地区住宅中的第一高楼。水岸星城负责人称,172米超高层住宅严格按照国家消防规范来设计和施工,除了配套的消防通道、消防设施等外,楼里设置了多个避难层,能满足消防的需要。 而金都汉宫5栋在建的高层住宅,都是99米,除了正常的消防通道和消防设施,每家都有两个门,其中一个是消防门,在主卧的阳台上,可以直接通到楼道,进入消防通道。 消防专家指出,火灾发生时从大楼外面施救,武汉目前最高的云梯车只能达到72米,之上就只能靠自救了。 由此,引发了我们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忧虑和思考。 7座“武汉第一高楼” 在20多年的时间里,武汉的房屋在不断长高。“第一高楼”的纪录不断被刷新,这些高楼均为城市中心区的酒店和写字楼,他们都是各个时代代表性的建筑。 眼下,武汉已经建成的高楼大厦中,新华路上69层的民生银行大厦,高305.1米,是名副其实的华中第一高楼。 时光退回到1984年。作为武汉城市名片的晴川饭店高88.6米,是武汉第一高楼,也是江城最早的标志性地标。它也将江城“第一楼”的桂冠戴了十余年。 1996年,汉口武胜路口,一座高47层、198.9米高的圆顶型建筑――泰合广场耸立,取代了晴川饭店,成为武汉的第2座“第一高楼”。 之后,随着写字楼、商场的增多,一座座高楼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武汉第一高楼”的刷新速度明显加快:1997年,汉口建设大道金融一条街上,高达212.5米的国贸大厦取代了泰合广场,成为江城第3座“第一高楼”;1999年,解放大道上竖起武汉第4座“第一高楼”――武汉世贸广场,共61层,高246米,一度跻身全国10大高楼之列。 去年,在国贸大厦旁边,新华路上一座全钢结构大厦拔地而起。这就是武汉第5座“第一高楼”――69层的民生银行大厦。它排在上海金茂大厦、广州中信广场 、深圳地王大厦之后,位列大陆城市第四高。 眼下,69层、350米的葛洲坝国际广场写字楼正建设中,将成为武汉第6座“第一高楼”,将再次刷新江城的“第一高楼”高度。 与此同时,正在规划的“武汉国际金融中心”,位于武汉王家墩商务区,据称有80多层,高400米,是规划中的华中第一高楼,也是未来武汉第7座“第一高楼”。 武汉的住宅也在迅速长高 眼下,在沙湖边上的水岸星城小区里,华中住宅第一高楼、172米的住宅楼已经建好;该小区31层以上住宅就有10余栋,已成为武汉内环线以内标志性的高层住宅小区,可容纳4万人居住。 与此同时,在江北的王家墩商务区里,9栋100米的超高层住宅正在建设中,整个商务区基本以超高层写字楼、酒店和住宅为主,将成为武汉超高层最密集的区域。 在20多年前,武汉住宅基本上都是8层以内的多层住宅,那时超过14层的高层住宅凤毛麟角,武汉杂技厅旁边的华银城是仅有几个高层住宅之一。1998年,全国房改启动以后,小高层开始出现,慢慢多了起来。2004年后,为追求土地效益的最大化,高层住宅也开始多起来。到去年,商品房的销售一半是高层住宅。 眼下,二环线以内的商品住宅基本都是以高层为主。但是在近郊也陆续出现了高层住宅,阳逻、盘龙城、金银湖等近郊很多楼盘都是高层住宅。 城市向空间要面积 武汉市勘测院发布的《武汉市地理信息蓝皮书》显示:全市高层建筑(14层以上)有1912栋,其中,有176栋31层及以上超高层。武汉市的高层建筑每年的增加量在500栋以上。 高层建筑为何越来越多?武汉市规划院建筑分院负责人丘永东说,中心城区可用的土地越来越少,在江汉、江岸等区域,大量建低层建筑是不现实的。 她说,从节约和集约用地角度出发,建筑必须向空间要面积;同时,我国人多地少,需要大量住宅供应,也必须向空间发展。 武汉市建设高层建筑也有限制,不是想建多高就建多高。记者从市规划院了解到,该院编制了强度分区规划,全市分为多个强度区,对每个区域建筑的密度、容积率、高度都有限制。其中,在较远地区的或者生态敏感等区域禁止建高层。 “高层建筑消防确实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丘永东说:但现在建筑从设计到验收等,对消防的把关尤其严格,从未来趋势来看,中心城区高层建筑会大量增多, 据悉,目前,武汉高层建筑(14层以上)仅占到0.12%,但增长速度最快,正在向二环线以外广大区域快速扩散。 23层失火惊动最高云梯车 消防部门有过测算,一名身强力壮的消防员从第33层跑到第1层,用了35分钟。如果是一名身体素质一般的人员或老人、小孩,所需时间肯定会更多。而火借风势,30秒内就可以从第1层到达第33层。这样算来,在超高层建筑中,人们跑到楼外逃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2006年5月2日23时许,武汉东湖高新区一在建大楼“光谷中心花园”突发大火。 当消防部队到场时,大火已由顶楼的23层向下蔓延至18层,火势相当猛烈。随后消防部队调来了72米云梯车,这台当时亚洲最高的云梯车在此首次亮相。截至次日凌晨3时许,大火被扑灭。 该建筑起火部位仅仅23层。而现在,40层、50层的建筑到处都是,它们如失火了该怎么办? 市消防部门有关专家指出,火灾发生时从大楼外面施救,武汉目前最高的云梯车只能达到72米,之上就只能靠自救了。高层建筑灭火是个世界性难题,特别是就高层越来越多的特大城市而言,高层建筑失火主要靠“自救”,也就是要立足于建筑本身的消防设置。 央视大火凸显高层建筑救援瓶颈 春节后中央电视台发生的大火,也凸显高层建筑救援瓶颈。据介绍,大楼起火后,有消防队员冲入火场搜寻被困人员,但因楼层太高,他们冲到半路时,随身携带的空气呼吸器就报警了,无奈中,几人只好下撤,最后也造成了人员伤亡。 一般的空气呼吸器供氧时间只有1个小时左右,在高层灭火中,可能一个来回都不止这个时间,连自身都难保,何谈救援。 据武汉消防部门介绍,武汉市正着手购买持续时间长的氧气呼吸器,该呼吸器能保持供氧数个小时。 装备问题是制约高层建筑消防的关键点。不可能楼建多高,就买多高的云梯车。不仅现有技术生产不出100多米、200多米高的云梯车,就是有这种云梯车,它对建筑周边的道路、场地也都会有极其苛刻的要求,而且这么高的云梯车,升起来也需要数十分钟,反而会延误救援时间。 “一栋高层建筑一个应急预案” 2008年2月29日,武汉消防支队在有着“华中第一标高”之称的武汉民生银行大厦施工现场,举行超高层建筑灭火供水测试。 此次测试,消防部门专门抽调了全市主战装备中具有代表性的9辆消防车辆,以及单盘长度达50米的特制25型80MM、65MM耐高压水带参加测试。 供水测试点分别设在45楼和68楼平台上,即大楼的165米和242米。参试部队相继进行了水罐车单车垂直吊带直接供水上45楼、出两支水枪(供水高度为165米),水罐车、手抬泵联用供水上68楼(手抬泵位于45楼,水枪位于68楼,供水总高度为242米),一七空气泡沫车单车垂直吊带直接供泡沫68楼(供水高度为242米)等3个科目的测试。 这次测试,也是消防部门救援预案中的一部分。据介绍,因高层建筑关键在自救,消防部门除了严格审查这些建筑是否符合消防规范、是否有完备的消防设施外,组织建立一整套的消防救援预案也显得尤其重要。 据介绍,武汉市每栋高层建筑都有应急预案。应急预案除了有该建筑的基本特征、重要部位外,还有建筑单位自身消防组织建设、消防部队集结救援等内容,十分完备。 【链接】 如果一幢20层楼的底楼着火了,位于10层的你如何逃生?A、往楼下奔,尽快逃出建筑;B、往楼顶奔,爬出顶楼呼救;C、在自己这一层寻找出路,可能有逃生门或者逃生通道;D、原地不动,等待救援人员来到。 消防专家答案:第一个肯定不对,等于找死;第二个也不会获救,因为高楼都会关闭顶楼的天台通道,而火势将会很快蔓延到楼上。第三个是相对来说可行的办法,不过最好的办法是尽快靠近窗户,然后用色彩鲜艳的衣物不断挥动,直到消防官兵看到;如果是夜间,请用手电筒不停来回照射。第四个,对于老弱病残年幼的人来说是可行的,因为体力差,所以自己寻找出路比较危险,不过尽量还是找窗户。专家说,不管选哪个,千万不要选择往楼下跳,那无疑等于自杀! 消防专家提示大家: 如果在楼道逃生过程中看到前方有关着的门,请千万不要马上打开(一下子打开,如果对面是烈火的话,遇到充足的氧气,能马上把你烧成灰烬)。请先用手小心的碰一下门把手或者门面,如果过烫请不要打开了,如果属于微热也请慢慢的将它打开,打开途中如果通过门缝看到对面是火红的亮光,还是请关上门找其他逃生通道为妙。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