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台湾馆的山水心灯
台湾馆的创意是以东方哲学为主轴,将城市进步的动力抽象到心灵层面。具体到建筑结构,台湾馆的设计对应“天、地、人”的理念,分为三大部分, LED 大球悬挂在馆内上方,代表“天”,中间的点灯水台是人们祈福放灯的场所代表“人”,底层的城市主题广场则代表“地”。这一设计展现了我国古代以“天、地、人”为代表的三元论世界观。 台湾馆以天灯为原型,共有四层,位于上海世博园区A 片区,占地面积658 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 平方米。更为关键的是,它紧邻世博轴,南侧临近中国国家馆,处于地铁出入口,不仅交通便捷,还是人潮往来的要道。台湾馆提倡未来城市文明“回归自然、回归心灵”,它的外观就像是一个超大型天灯,刻有山棱线的山形建筑、巨型玻璃天灯与LED 球体组成了建筑主体。在代表山形的长方体建筑外墙上,游客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以玉山、阿里山等台湾名山为原型的棱线。 在展馆设计者李祖原心中,台湾馆将是由山、水、心灯构成,展现台湾地理上有山、有水以及台湾文化民俗的多姿多彩。台湾馆的展示主题为“山水心灯”,七大展示内容分别为山水剧场、点灯水台、台湾之心、台湾之窗、心灵剧场、城市主题广场和城市艺廊,其中心灵剧场、点灯水台和城市主题广场是重点展示区域。“山水心灯”在外部形式上,呈现出多层表达的多媒体展演。 透过心灯透明率60%的外膜与高流明LED 球体“台湾之心”,两者虚实互生的动态展演,呈现出万千蝶舞、海洋守护、台湾花布、自然永续与民间艺术的多种影像,向世界传递台湾多元自然及生命图像,并展示宝岛昼夜不同的多样风情。此外,台湾馆以“山水剧场”作为守护“心灯”的建筑基台,以玉山、太平洋为隐喻,以台湾艺术表演为主角;彰显“未来城市”中回归自然的和谐生活。这些都无疑将吸引众多海外游客观赏、品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悉,台湾馆将于2010 年3 月底竣工,耗资10 亿元新台币,预计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将吸引百万观众。同时,承办者台北世界贸易中心还将参加网上世博会,建立富有本地特色的模板,并组织台湾的文艺团体参与上海世博会的文化演艺活动。 台湾馆里的东方禅意 2009 年5月台湾馆设计方案开始公开招标,最终曾经设计台北101 大楼、西安法门寺、北京盘古大观的著名设计师李祖原的“山水心灯”胜出。李祖原是世界著名的执著于具象设计、微物放大的台湾建筑师,毕生致力于研究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新建筑。多年来,在他的设计中,中国传统美学元素被运用得出神入化,“意”与“象”共生,“圆”与“方”相融,建筑因此有了文化的沧桑与底蕴,也因此有了生命的灵动和精气。 在设计世博馆之初,李祖原的脑海中有两个问题始终萦绕――台湾有什么?台湾是什么?面对二十一世纪“生活革命”的诉求,台湾对于世界能有何种贡献和价值?李祖原和他的设计团队认为“自然与心灵”这两大要素,正是台湾今天所具有的深层内涵,五千年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现代多元文化的融合,赋予宝岛新的人文内涵,催生出一股丰沛创新的文化之力。 在台湾,民间一到重要节庆日都会放天灯祈福,有时候人们一抬头,会发现漫天都是这种源于三国时期的孔明灯。在冥思苦想中,李祖原的心神突然被夜空中的一盏盏天灯所吸引。按照李祖原自己的话说,选择“天灯”作为台湾馆的造型,可能是自己的灵光乍现。但正是这偶然得来的创意让他战胜了另外四家投标的设计公司,获得了17位评委的青睐。此外,李祖原的“山水心灯”更结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五行”观念。天灯的钢架代表五行的金,木制的祈福台代表五行的木,内外环状水池的水代表五行的水,耀眼发光的LED 天灯象征火,台面的地砖属于土。 李祖原认为,西方文化以二元论对立辩证的观点,形成文化的深层结构,并开展出强调工具理性的科技文明。而东方文化则以“天、地、人”三元结构合一的观点,作为文化的深层根本,并发展出强调生命智慧和谐共生的东方文明。二十一世纪“生活革命”当从城市建构开始实践,并引进“天、地、人”三元结构合一的东方生命哲学,结合当代科技技术,建构一个强调“自然、心灵”的新城市文明,以平衡当代过度强调科技消费,所延伸之城市种种不和谐发展的缺陷。 “最理想的城市是心灵的城市” 据李祖原介绍,玻璃天灯的外立面采用了一种叫“调光薄膜”的特殊材料,通电就呈透明状,从场馆外就能看见内部LED 上的影像;不通电就像幕墙,可以在上面投影台湾的自然风光。在“天灯”外,24 小时工作的LED 灯将会放射出种种台湾风景,供游客观赏。 这个LED 球形大灯直径16 米,内部是一个直径为12 米的360 度的心灵剧场,届时放映的故事以“自然城市”和“心灵城市”为主线,展示未来美好的城市生活。李祖原对城市生活有自己的感悟:“最理想的城市是心灵的城市,最美好的生活是自然的生活。希望未来城市文明能够回归自然,回归心灵,这是我们对于本届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的理解。” 点灯水台是整个场馆的亮点,这里是参观者进行点灯仪式的场所。来自日月潭的水注入环状水池,采自玉山的石头立于水池中央,用台湾陶土烧制而成的砖块铺满地面。今年5月1日正式开放后,台湾馆将把点灯仪式作为焦点,参观者可以围绕在天灯底座,共同进行祈福仪式,借此感受这份充满台湾祝福的大爱。在这样的意境中,参观者在灯下许愿,LED 灯将显示祈福的天灯冉冉升空的奇妙景象。“放天灯是台湾民间盛行的节庆活动,人们用这种方式祈求平安,净化心灵。上海世博会期间,参观者将通过点灯仪式放飞祝福,感受两岸文化的一脉相承。”李祖原说。 “点灯水台”每次可容纳40 位观众,当观众按下“机关”时,几千盏虚拟的天灯会在四周的大幕墙上缓缓升起。观众就像置身于一个变幻的场景中,共同祈福许愿。看似透明的玻璃外墙其实是天然的大屏幕,观众在场馆外也能看到各种变幻的影像,如徐徐上升的天灯、迎风飞舞的蝴蝶等等。对于李祖原来说,建筑设计本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他追求的不是冰冷的完美,而是充满生命力的建筑作品。 2010 世博会,台湾馆将以这“自然、心灵”为主题,借用“放天灯”这种颇具文化特色的民间节庆仪式活动,表达用天灯祈福许愿与净化心灵的涵义,构建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心灵的新城市生活。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