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南盘江上段径流变化的影响
简介: 通过对南盘江上段流域降雨、径流的地区分布、年内分配、年际变化及近年来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本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降雨的分布及变化,人类活动对径流量的影响甚微,对水质及环境的破坏则很明显。 南盘江上段是珠江的源头,从发源地到陆良西桥水文站,控制径流面积3253平方公里,河长162.4公里。径流区内有松林、沾益、曲靖、陆良坝子是曲靖市经济较为发达的腹心地带,也是云南省商品粮、生猪、蚕桑养殖基地。该区域不但经济发达,而且水利化程度也很高,在云南省来说,是人类活动对流域的自然形态影响较大的区域。通过对该流域年径流变化的分析,探索影响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 1、基本概况 1.1自然地理 流域位于曲靖市中部。山势以平缓的中山、低山为主,顶部保存有较好的高原面;河谷以开阔的坝区为主,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厚厚覆盖,最厚达568米,有利于农业开垦种植;土壤以红壤为主,大量分布于山区、坝区;山区植被覆盖率高达50%以上,坝区则被大量开垦成农田,且大部分以水稻种植为主。 流域处于东经103°33′--104°09′北纬25°01′--25°56′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兼有高原气候特征,冬暖夏凉,干湿季节分明的特点。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921.1mm,而5—10月的汛期降水量达798.2mm,占全年降水的86.7%。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338.2mm,年径流系数为0.37。 1.2 水利工程概况 为了开发利用南盘江流域上段松、沾、曲、陆坝子的水土资源,保护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从五十年代开始,在南盘江上段蓄水、引水和堤防工程。经过近五十年的努力,流域内建成中型水库9件,蓄水总量26772万立方米;小(一)型水库28件,蓄水总量7360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122件,蓄水总量2791万立方米。各类蓄水工程蓄水总量38224万立方米,控制径流面积2070平方公里,占到流域面积的63.6%。除了各类蓄水工程外,在南盘江干流上修建大型水闸9座和众多的灌溉渠道,为南盘江大型灌区的建成打下很好的基础。 1.3 测站概况 在南盘江干流先后设立过5个水文站,其中3个是临时的,两个为基本站。三个临时站枪子山有6年的观测资料,潦浒石有13年的观测资料,响水坝有9年的观测资料;两个基本站沾益站建于1942年,西桥站建于1951年。在流域内现在还设有19个雨量站,其中有12站的观测年限有30年以上。本次分析将以西桥站径流资料系列为主。站网分布及流域水系图如上图所示。 附图1 南盘江上段水系图 ![]()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