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培训学习听课笔记
1、 在选择约束的时候,对于后面的操作中有一项是“约束信息”中的“约束条件”,先选择“其它”,即不约束,等在后面的操作中添加完荷载后再在合适的地方施加约束。原应是程序中的“约束信息”中的“约束条件”都是周边约束,当你选择这个的时候会发现,程序在周边每个网格的节点上都给你加了支左,这肯定是不合适的。因为有的时候可能你是几个独立柱支撑,而且支撑的点并不是那么标准都在周边,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不加约束,先选择“其它”,等你填加完荷载的时候再根据你网架的外型及现场能给你的约束条件来加约束。 3、绘图/画辅助线/画辅助圆/画辅助圆弧,这个模块的功能是为了方便的修改模型,让一些节点能移动到辅助圆上,以及在填加风荷载的时候用辅助线的功能来划分区域,填加不用体型系数的区域,辅助线功能不影响计算和出图纸! 4、在分析设计/工况组合中,勾选“静载起控制作用、静载起有利作用,风载起控制作用”目的是为了填加相应的分析组合!而不是人位说“静载起控制作用、静载起有利作用,风载起控制作用”,培训的时候很多人就把这个给闹混拉,我当时就不同意别人的意见,你连结构都没有分析就敢说“静载起控制作用、静载起有利作用,风载起控制作用”?他们都说是罗教授这样说的,结果我第2天就问罗教授,罗教授的讲法和我的理解是相同的。这就说明听课当你觉得可疑的时候,一定要多和老师沟通。不能听了前面的操作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之所以这样选择是为了考虑当一种荷载起控制作用的时候相应的控制组合,主要目的是为了多添加一种分析组合,把可能的情况都包括进来! 5、关于活荷载不利布置。程序没有自动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也就是说都是按照均匀布置的情况来考虑!你可以把你自己认为可能的不利布置的组合输入程序里计算!在这里强调一点,我发现这次我去培训的时候,问了很多人,人家都说从来没有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甚至有的人还认为程序自己就考虑了活荷载不利布置。这是很危险的!我问了罗教授的学生陆博士,人家就说需要考虑的!而我自己看的一些资料说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网架一般会增加10%到15%的自重,这个不少呀!?你想如果一个网架20T,那如果考虑了就要增加2T到3T的重要那!我自己是这样想的,没有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的,出事情的概率肯定要大,因为有的地方是雪荷载比较大,由于日照和建筑体型的原因不均匀雪压出现的机会是很多的,如果此时你设计的活荷载偏偏小于雪荷载,那我估计肯定要出事情,不出事情是偶然的。大家要小心。 6、当设计完成之后,你要看看有没有杆件在48MM的管子,如果有而且不是那种特别小的网架,建议用大的管子替代,原因是杆件太细容易在运输的时候发生弯曲,此时再安装的时候肯定影响美观和受力,讲课的时候严慧教授就说自己就犯过这样的错误,让大家以后不要再犯拉,老先生和蔼可亲,不掩饰自己的错误,真的很令人感动! 7、当设计完成的时候,一定要看看是否存在有的拉杆的内力比较小,如果存在,建议换成大直径的管子并按照压杆的长细比要求来选取直径,因为当有你没有考虑进去的工况组合发生的时候会有可能会使小内力的拉杆变成压杆导致失稳,所以一定要注意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8、温度荷载的添加要谨慎,要首先排除掉规程中不考虑温度荷载的条件你才可以添加。不要一上来想都不想直接把季节性温差输入进去!如果非考虑尽量用构造的方法来处理温度荷载,不要动不动就用设“缝”的方法来处理,比如滑动支座呀,加大支座的可移动位移呀等等,设“缝”是不得以的方法!最后告诉你有有的网架和网壳的跨度达到100M也没有设“缝”,所以你要认真处理你的模型和边界条件! 9、有一种错误看法认为网架是朝静定结构,所以其中一个杆件就是坏了也无所谓,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在培训的时候严慧教授讲到如果是压杆破坏而且出现在网架的中腹,就会形成一个破坏带,附近的杆件都会沿纵向或者横向破坏,所以大家要对此要小心!不要人云亦云!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