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北京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北京国际设计周之荷兰馆对话项目——未来城市

2011-9-28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09| 评论: 0

摘要: 嘉宾在讨论:(左起)姜珺、王敏、Jennifer Sigier、Jacob van Rijs 演讲现场 2011年9月27日早十点北京国际设计周荷兰设计馆举行了题为“未来城市”的对话项目,参与嘉宾包括MVRDV合伙人之一Jaco ...

嘉宾在讨论:(左起)姜珺、王敏、Jennifer Sigier、Jacob van Rijs

演讲现场

2011年9月27日早十点北京国际设计周荷兰设计馆举行了题为“未来城市”的对话项目,参与嘉宾包括MVRDV合伙人之一Jacob van Rijs,《城市中国》创始主编姜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和荷兰图书《未来》的编辑Jennifer Sigier。

MVRDV合伙人Jacob van Rijs在演讲

活动以两位嘉宾的演讲开始,MVRDV合伙人之一Jacob van Rijs围绕城市规划和设计展开演讲,首先他简要介绍了MVRDV,从事务所的设计侧重点开始讲起,继而带大家进入到事务所在垂直村镇方面的研究,讲述事务所在城市规模如何从大到小,由高密度到低密度的转换方面的研究,并以天津泰达新城,中国山和西班牙的生态城为例具体阐述城市设计在面临宜居,生态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及理想的解决方式。


《城市中国》创始主编姜珺在演讲

第二位进行演讲的是《城市中国》的创始主编姜珺,他的演讲题目是“Go West”,主要从地缘政治学上分析了中国的空间结构,讲述中国的双重围城概念,一层是东侧以沿海城市为边界的传统围城,一层则是以重庆为中心辐射开来的中国腹地地区,通过研究和总结姜珺发现重庆总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尤其是在遇到外来危机时扮演一个特殊的中心腹地解救机制,并认为在受到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中国的中心会向腹地倾斜,但他最终的结论是中国不应该只是向西(封闭),还要向东(开放),要学会在不同的方向中找寻合理的定位。

两位嘉宾演讲后是四人组成的对话小组,对话还是以两位演讲嘉宾的演讲内容展开,主要就影响未来城市发展的因素展开,总结出几个值得关注的要点,其中包括多样性,灵活性,个性和人的幸福感。对话后讨论嘉宾与现场观众进行了有益互动。筑龙网视频录播,敬请广大网友关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