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深圳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深圳推广“后大运” 交通经验

2011-9-8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17| 评论: 0

摘要: 9月6日,广东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召开全委工作会议,部署“后大运”交通工作,推广大运交通经验。据悉,上半年该委以迎大运为契机,紧扣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交通民生热点难点,加快推广新一代公交候车亭和新能源汽车 ...

9月6日,广东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召开全委工作会议,部署“后大运”交通工作,推广大运交通经验。据悉,上半年该委以迎大运为契机,紧扣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交通民生热点难点,加快推广新一代公交候车亭和新能源汽车,建立深圳市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提升了深圳交通管理和服务品质。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主任黄敏表示,该委将以全球视野俯瞰深圳交通、以世界眼光审视深圳交通、以国际坐标定位深圳交通,充分发挥大交通管理体制优势,推进交通运输的国际化、现代化和一体化,全面提升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品质,着力打造“深圳质量品质交通”。

推广大运交通保障工作经验

刚刚结束的大运会,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圆满完成了交通保障工作任务,共发车66803辆次,载客386478人次,车辆运行总里程293.1365万公里,赛事期间公共交通系统运送比赛观众149.79万人次,做到了精准、优质、高效、安全,实现了“零差错、零事故、零投诉”的目标。

黄敏表示,这次大运交通保障工作为后大运交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要求该委干职员工大力继承弘扬大运交通工作精神,把它们转化为转变交通发展方式,推动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永恒动力;继续坚持“系统思维、板块管理、统分结合、严密组织、加强协调、狠抓落实”的指导方针,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落实交通运输各项工作;要继续坚持“有求必应、热情周到、专业专注、重抓落实、务求实效”的服务意识,不断提高交通民生服务水平。该委将在9月9日召开大运交通工作总结表彰会,总结大运交通保障工作经验,并将它们转化为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

年底前将打通23条断头路

今年下半年,解决交通民生热点难点仍是交通运输工作重点之一。据介绍,年底前全市打通23条断头路以切实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市交通运输委将进一步完善公交服务保障快速反应机制,努力缓解高峰期乘车难、乘车挤的问题,加快推广福永“小支线巴士”,着力消除原特区外公交覆盖盲区。

为进一步完善轨道与公交一体化接驳,市交通运输委将继续进行轨道二期公交客流的监测评估。同时加快推进公交专用道规划建设,实现公交全面提速,完善快、干、支三层次公交线网,强化轨道低覆盖地区和未覆盖地区的骨干公交服务,年底前原特区外公交覆盖率将达到83%以上。

第五届物博会下月开幕

10月12日-14日,五届物博会将在会展中心举行。本届物博会,市交通运输委进一步提升物博会的国际化、专业化水平,努力办成亚太地区规格最高、展位最多、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实效最佳的物流盛会,打造亚洲物流第一展。并以此为平台、为契机,深入实施“梧桐计划”和“榕树计划”,积极引进交建集团等知名央企、民企、外企落户深圳,大力扶持本土优势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确保全面完成双港物流发展指标。

下半年,市交通运输委还将着力完善交通规划政策体系,完成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二五”规划、深圳港总体规划、深圳机场总体规划、深圳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等综合类交通规划,以及深圳市“十二五”路网、公交、物流、智能等专项规划。同时该委将加快推进城市交通白皮书和转变交通发展方式缓解交通拥堵政策措施的出台实施,加强交通承载功能研究,促进交通各类交通要素的一体化整合,引领城市交通可持续健康发展。

智能交通建设将全面提速

目前,市交通运输委已建立了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形成了“智能设施、智能公交、智能物流、智能政务”四大平台,智能交通建设全面提速。

黄敏表示,该委将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领全市交通运输行业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为发展思路,以深圳市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为平台,加快推进深圳市智能交通1+6系统项目、国家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示范工程等项目,全力打造“智能设施、智能公交、智能物流、智能政务”四大平台,以及执法支队、设施处、辖区交通局、客运管理局、港航货运局等10个运行分中心,逐步综合集成行业应用、综合汇聚行业数据、综合发布行业信息,实现全市综合交通“运行监测、安全管理、应急指挥、决策支持、信息服务”五大功能。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还将探索“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交通企业协同运作”的新机制,打造一支配合默契、运转高效的交通行业运行保障人才队伍,促进交通各行业“独立运行向综合协同运行转变,从紧急状态的协同向常态化协同转变”,推进智能交通建设取得新突破,为支撑高效运行的综合交通体系提供保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