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高珊:城市设计需求与对策

2016-5-18 22:54|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473| 评论: 0 |来自: 网络

简介: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详细规划研究二所 所长 高珊 高珊: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今天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在这里和各位一起分享一下我们对总体城市设计的一些理解。也很荣幸能有机会得到专 ...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详细规划研究二所 所长 高珊

高珊: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今天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在这里和各位一起分享一下我们对总体城市设计的一些理解。也很荣幸能有机会得到专家的指正,与各位同事共勉。

今天主要是提到总体城市设计的应用方面的一些经验积累和探索,以及我们自己的一些思考。我们想到的总体城市设计在我们整个工作历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板块。我们对它的主要认识来自于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在我国基于土地资源为核心的规划体系中,总体城市设计在宏观的空间层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二它所具有的大尺度和多系统的特点,使其作为宏观空间决策首要规划,对后续空间规划有引导作用;

第三它具有很强的可视性,易解读特点,被公众广泛认知,他也是很容易受到公众检验,是对城市执政水平进行考量的方案。

谈到我们对它的总体认知,我们理解的总体城市设计实际上是一个城市核心价值观的空间直观载体,所面临相应的需求也是空间策略的确定和推行。

其实我们有很多建设非常有特色的不同类型的城市,每个城市展现的形象风采,综合反映了它城市管理的水平,因为管理也是城市建设的必修环节。

管理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管理目标的复杂性、管理部门的多样性以及管理流程的确定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在整个管理的需求过程中,能够使一个城市的价值观能够得到更好的输出体现,展现出相应的成效,这是我们所理解的管理层面的核心诉求。

我们在进行总体城市设计这十年过程当中也听到不同的言论,从刚开始的总体城市设计好用到不好用到不能用,我们自己反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一个转变。我们仔细梳理一下,当下的总体城市设计其实也存在和管理三个环节的脱节的问题。我们总体城市设计更多体现在愿景和理想而缺少实际对象;我们面对很多的实施主体,但是没有部门分工的引导;我们的静态城市设计很难应对城市的动态发展。我们真正需要的总体城市设计应该是:它的目标更具有实际推动力,责权更明了,思路能够有前后一致的连贯性。我们认为总体城市设计所体现的其实是这个城市发展中的价值观的更迭,在空间中的直接映射。

我们具有以上思路,也是来源于我们十年发展的思路和脉络。在我们总体城市设计的规划过程当中,今天仅以这五个例子来进行划分和阐释:前两年是在城镇化时期,我们所进行了两类不同类型的城市设计,在新城镇化的发展时期我们总体城市设计的思路得到进一步推延,逐步从对开始的完善规划体系到以技术对接管理,到技术与管理同步兼顾,到最后面向实施营造。

第一发展阶段属于完善规划体系阶段,我们技术特点主要强化城市特色,并且提出技术服务的基本路径。它所面临的时代背景更早是基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大发展的基本核心,因为改革开放,我们有经济非常活跃二三十年的特色。在这个阶段我们所理解核心就是以解决国家在国际社会方面生存的问题,就是以积极发展为主要的城市发展的导向。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城市化率和城市规模和各类型的建设突飞猛进,整个规划行业也得到了复苏。对各地方的城市发展而言,我们认为每个地方都是在以空间格局重塑的方式来竞争不同的资源,进行盛宴的分享。

这阶段我们也有各种各样的积累,我们整体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的共性很强。还有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无知所以无畏,为把握发展机会而画地为牢,有一些意识缺失导致恶性事件发生,这些使我们城市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在初期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要强化每个城市的核心特色,并且以技术管理方式能够对应到管理中,维系城市整体可持续发展。

我们在2005年《长春市总体城市设计》项目里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针对整个空间领域的空缺补足。整个内容基础上我们也是从空间得层面对城市的宏观、中观、微观以及相应空间能含有技术特点进行拆解。深度挖掘城市特色资源,从文脉与空间的对位考量角度以及生态持续特色的保护角度,都延续了城市旺盛的生命力。

特色延续方面,我们也提出了相应管理的方法和要求,并且实现了与成果相应的对应。我们在保证城市运行后续的依据上,从技术角度提出后续管理层面以及个案深化层面需要完成的相应使命。

第二阶段也是我们整体的技术对接管理导向的阶段。这个时间内我们更加强调是一个多因素对城市的影响和管理依据的实际可操性。

这个阶段发展过程当中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二三十年阶段反思的过程。也是发展的核心导向,我们城镇化战略实施之后经济一直保持高位提速阶段,整个投资情况以及新旧城市发展的积累和问题积淀也在爆发。这个过程当中复杂性突出,难度相当大。考虑到城市发展的多因素和管理切实可行,是这个阶段核心特点。

我们在这个阶段以2012年《武威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首先是从更多因素和角度,尤其是现状建成可操作性的角度对城市内部相关因素进行空间叠加,增加很多类型对空间的开发影响评测。第二,我们在整个过程中也要确保我们管理技术的可行性,结合城市形象化和特色化的特点,进一步把一些特点融合到可操作性的成果中,进行后续推延,也为很多地段实施以及条件的设置提供宝贵的依据。

第三阶段是技术与管理同步推进的阶段。这个阶段我们主要强调是管理内容完整性和管理流程健全化的特色。

在整个阶段背景情况下,我们开始进入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强调以人为核心和合理配置资源,整个执行层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从国土资源角度、产业空间角度都在强调存量,城市形象角度提出更多务实的经济、实用、绿色、美观的相应方针。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解决效果提升问题和精细发展的导向思路。重新审视规划行业应有的作为,我们认为在城市设计领域应该更加具有科学合理性,有一个更完整的可控性。后续实施管理环节也要有流程的保障。

类似的总体城市设计领域也是有相当多的尝试,比如2014年《固原市特色风貌研究》项目,我们也是体现要以全要素设计对接管理程序的方式进行相应的成果应用。

首先,因为整个固原市面临整个市域空间的塑造,我们对生存空间的要素提取、活动空间的要素提取,硬、软两个层面进行相应梳理。整个要素梳理完毕之后,又从全域化考量角度进行后续持续推进。而空间领域我们依据城市格局,从市整体和县村等角度,完成整个层面对要素的分布以及相应的组合规律。要素涵盖整个城市方方面面,比如按照重要性分为主要和次要,按照类型还有性质和管理手段的不同,在空间上形成多样化的组合。

其次,我们也提出分层级使我们的规划更具有管理的目标性。在整个这个设计的效果中我们更加强调是成果对规划管理的一个分级应用。我们在整个成果设计内容上也是提出了辅助决策的绿色应用手册,达成业内专家共识的红色专家手册,面向实施操作实施方面的辅助实施的蓝色手册。

从行政领域来讲,我们成果从流程上得到完整推进,在固原的项目过程当中更加强调涉及它的管理机制,提出从决策到鉴定到执行机制,使我们相应成果对位于城市管理不同部门,进行相应的决策-鉴定-实施环节的考量。

此阶段的第二个案例,我们更强调了是把具体的城市设计内容进行向下推延。以2014年《平谷新区总体城市设计》为例,整个项目里我们强调是从不同的管理层级空间上,行政权属上提出明确的要素和相应的要求。整个操作的基础上,我们也是针对不同的管理的行政级别提出明确的实施行动要点和计划。

在城市建设大发展背景时期,人文认知对城市整体效果的影响更加重要。因此我们在类似项目里提出很多人文识别的因素,强调的是确立公众共识,并且能够补充实施环节的方式,使项目完成落实。

首先从整个技术路线来讲,我们更强调是人的认知角度塑造城市空间。对整个自然山水和文化记忆以及它的特色对物理空间的相应的认知,并且在这些认知基础上,能够汇总到我们的管理途径上。

同时,我们在整个空间识别的角度也是以构建人的视角为出发的特色空间系统。并且结合这些空间要素以及系统的提取,提出每个系统的策略引导。在此基础上针对系统内的重要要素进行相应的筛选,并且结合要素提出具体的控制方法,最后整合迭代到我们整体的设计方案中。

再次,从整体环节补足的角度来讲,我们更加讲求的是从实施推进角度进行管理环节补足。整个工作脉络过程当中也会发现有空缺和盲点。地块相应影响区域的设计是有相应空缺。我们针对规划设计脉络责权内容进行划定,具体设计人员承担相应工作内容。并且在承担工作内容过程中,接受专家委员会和规划管理委员会等机制的检验,能够使城市所有环节保持它思路上的完整性。

第四阶段在面向实施营造的过程中,我们重点强化的是城市价值观的一致性和延续性的问题。

从当前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以及相关政策出台,很多政策提出具体实施操作方案,还有对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都可以感受到当前我们城市设计是正在解决一个国家实践问题。城镇化过程中有很多城市成为最终的样本。新型城镇化也会经历这个阶段,为我们梳理出新的发展模式。我们更加强调是实效发展为导向,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验证。从规划角度所理解是在此阶段以人为本出发,同时提出实效管理相应保证的方式。

首先我们在整体思路上的转变,也是达成城市所有人对城市价值的全方位共识,实现人的思想的认知。要形成彰显特色,以人为本的技术辅助的手段的方法。还有就是要构建一个刚柔有序、上下衔接的对接设计管理要求的这样一个体系。通过以上的方式来保证我们的实效以及实践的落实。

第一,在整个思路方法上我们强调了城市要能够科学提取它的价值观所在,能让这样的价值观有效的得到后续延伸。所以在城市内部我们会更加注重它的历史渊源成型,也是它价值认知的根源,也进行一些数据化的评测方式,这是我们对它的一个判断的方式。第二,我们更多强调一个线上线下等不同方式的多元化的公众参与,以实现我们对当世价值观普遍的认知。前后两种基础之上,我们会结合城市整体的空间特色,使我们的价值观的体系在空间内部得到有效的挖掘和直观的展现和延续。第三,在价值观的延续角度,首先注重是城市空间承载中的价值认知导向的确定。我们会对城市的内部延续我们宏观、中观这样的空间统筹方式,在宏观层面更多面向公众实现全社会的认识,在中观层面更多是能够为城市定制一些特色化的空间,空间角度我们实施规划保证和实施的效果。我们强调的是城市整体特色提炼,骨架构建更丰富,系统感知更人性,以这种方式整合我们的方案特色。

其次是城市空间营建过程中更强调价值导向管控,对此提出我们相应的方法。第一,我们在管控过程中树立以城市“地--管--人”三个方向为体系的基本思路,在人的认知角度划分为空间认知层次,划分严格的管理空间层次。我们城市的发展,每块地是具体可查的坐标。在可查坐标基础上,会设立具体可查坐标每一项坐标下管理的类型以及管理的方式,实现有效化的管理手段。第二,我们在城市管理中更加强调的是一个价值导向的传承,在空间管理过程当中强调很多工程项目需要与政府的工作内容进行相应的对接。我们梳理了政府的十三五工作报告,把我们认知的空间内容在十三五工作报告中得到体现。每一项重要的行动方向成为我们的工程项目包提醒整个管理层级,针对不同管理部门和内容进行具体实施和跟踪,同时后续推动计划,进行相应的成果展示。第三,在整个保障基础过程当中,我们强调的是一个协调监督、审查立法的方式,并且强调设计研究的机制成型,我们强调专业化审查和管理的方法。

以上是对总体城市设计思路的十年回溯,在思路演变过程当中本人对总体城市设计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首先,我认为总体城市设计的职能需要新的认知。我们认为它应该是有延续性的城市营造。几乎所有的规划设计是跟着国家大的战略主脉开展的,我们从顶层空间决策逐渐走向空间落实方面。

其次,因为总体城市设计的城市营造方式以及推进方式,设计师会面临有更多参者参与到营造过程当中。因而总体城市设计后续发展思路也会逐渐从技术主导,转变到对时政社会需求的关注中去。

再次,总体城市设计的设计成果需要在管理角度进行相应考量。我们要理出适应管理需求的营造成果。城市管理是多环节、多部门,在不同的组织方法上协同工作的问题。我们要从以前的提供技术方案,逐渐过渡到要进一步结合设计管理要求,提出合理执行方式,来提高城市设计的行事效率与落地效益。

最后,我们所理解的总体城市设计是要从城市营造事件角度展开相应设计思路。我们帮一个城市确立做事的方向,是帮助一个城市找到自己突破做事瓶颈的方法,也是帮助一个城市理清做事儿的脉络。

以上是我们十年来对总体城市设计积累的浅见。

收藏 邀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