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馆”初步设计方案出炉 向社会公示征集意见
广西城市规划建设展示馆。设计通过小体量的建筑体块的不断叠加,暗示了建筑的成长过程,也表达了建筑累积成为城市的含义。 3月6日,记者从广西城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广西城市规划建设展示馆、广西美术馆、广西铜鼓博物馆(以下简称“三馆”)3个自治区重大公益性重点项目的方案设计,经过4轮的优化,目前各馆方案基本确定。 “三馆”的规划地点位于南宁市五象新区,建设周期均为两年左右,预计将在201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记者从初步设计方案中看到,“三馆”设计理念先进新颖,造型别具一格,建筑方案在表现强烈的现代色彩的同时,也突出体现了民族文化元素。 广西城市规划建设展示馆规划用地100亩,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由展示区、公共活动区、技术管理区、附属设施区和主题广场组成。设计方案通过高低错落的建筑块体,模拟城市的街道和建筑群体,仿佛一个缩小的现代城市景观,从而构成富有想象力的城市印象。 广西美术馆石膏几何体素描是当代美术学习最基本的技术训练。人们只要对美术稍有了解,都会对这建筑形体心领神会。镂空金属幕墙采用壮锦等民族图案,底座装饰来自花山岩画。 广西美术馆规划用地87亩,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由陈列展区、藏品库房区、技术管理区、公共活动区、附属设施区及主题广场组成。按目前的设计方案,该馆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美术馆、中国面向东南亚区域性的美术研究中心和区域性的美术产业基地。 广西铜鼓博物馆造型灵感来自铜鼓。建筑形态让人联想起竹编、朱槿花和壮锦等广西文化元素。顶部采用现代化车辐式悬索结构的圆形天窗,体现了铜鼓文化中的太阳崇拜,阳光从中庭洒下,营造出神圣、静谧的氛围。建筑形态与环绕其外的一池清波相映,传达出水光花影承鼓韵的意境。 广西铜鼓博物馆的规划用地为75亩,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该馆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性的专业铜鼓文化博物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铜鼓文化与艺术研究中心,同时也是铜鼓铸造技术研究与文化传承培育基地,为铜鼓文化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目前设计方为广西铜鼓博物馆设计了两个方案:方案一以简洁的几何形体、抽象的铜鼓造型来产生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形态;方案二则以分散的建筑群体来营造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氛,能更有效地带动周边民俗风情街区域的建设。 为了更进一步优化方案,“三馆”方案成果现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3月5日~12日),广泛征集群众意见。您认为方案有什么亮点,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或者还有什么其他建议,公示期间,均可登录“广西建设网”勘察设计主题栏,向广西城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反映。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