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召开北京市既有节能居住建筑热计量改造交流会
最近,由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胡颐蘅召集设备专业人员在院内召开北京市既有节能居住建筑热计量改造交流会,引来北京电台、千龙网、《中国青年报》、《新京报》等十余家媒体的记者竞相前来采访。会上,胡院长等人对记者所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其中热计量改造规模、实施方案、改造完成时间以及节能效果等问题成为关注热点。 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两年内将完成4000万平方米热计量改造规模环境和能源危机使热计量改造工作刻不容缓,来自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的数据显示,冬季采暖每年消耗全市约20%的能源,占全市建筑能耗的50%左右,节能潜力巨大。根据北京市宏观环境政策的要求和北京市市政市容委供热办统一部署,北京市从“十二五”开始,将彻底打破供暖收费“大锅饭”模式,从按面积收费改为按热计量收费。
此次节能改造项目为全院设备专业同仁的共同责任,接到任务后,北京住宅院便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覆盖整个朝阳区的大规模节能改造调研。虽然北京住宅院参与过类似的节能改造项目,但如此大规模的项目还是第一次。从今年2月6日到3月16日,所有设备专业设计师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以街道办事处为核心、各个锅炉房和换热站为节能改造单位,共跑遍了朝阳区的39个街道办事处,调研了196个锅炉房和换热站,收集、整理了1200多个节能改造项目的基础数据,为下一步筛选合格项目,进行图纸的施工图设计和最终的既有建筑采暖节能改造奠定了基础。目前,北京住宅院所负责的朝阳区既有建筑热计量改造前期调研工作基本结束,现已进入改造方案设计阶段,预计将在4月底完成,9月底完成今年改造任务,10月开始调试。供热计量改造工程完成后,仅行为节能部分预计将可以节煤6%到10%。
此次改造是针对1998年后建设的、具有改造条件的既有建筑(即双管分户分环型供暖系统的小区)进行的。北京住宅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改造技术上并不存在太大的难点。朝阳区供暖计量改造主要有两种方案,一种需要在户内每组散热器上安装热分配表; 另一种则只需在户内安装一个温控器,在分户热力总管上安装一个时间面积通断装置。具体选择哪种方案,由各楼栋热力管道建设时采取的方式决定,改造后室内可调节温度的范围为14℃到24℃。而真正的难点在于,短时间内深入各楼各户,完成整个朝阳区的实地调研工作。且在调研过程中往往存在突发状况、实际情况复杂等,例如,找不到相关部门的联系方式或电话不通;有的街道办事处不明调研人员的来意,接通电话后态度强硬,不予配合;有的直接回复未接到相关通知,不予接待;由于改造设计的区域多而散,经常找不到某小区或某楼栋,只好徒步询问,不知走了多少弯路,经历了多少个恶劣天气,但北京住宅院的设计人员仍然坚持调研,跑遍各个街道、各家各户,他们不仅要为居民解答关于改造工作的技术问题,还要大力宣传相关改造政策以及此次改造将给居民带来的实际好处。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