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企业动态 建筑设计企业 查看内容

铁四院:“量增质高”挖掘知识产权新活力

2012-2-24 07:53|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8| 评论: 0

简介:“原位专利新下线,学名有效应力铲。同步测定多参数,技术领先行业间。”铁四院地路处职工袁林浩在铁路地质勘察时,亲身参与到该院2009年国家专利“有效应力铲”的现场测试,感慨于这项原位测试“独门技术”的效率和 ...

    “原位专利新下线,学名有效应力铲。同步测定多参数,技术领先行业间。”铁四院地路处职工袁林浩在铁路地质勘察时,亲身参与到该院2009年国家专利“有效应力铲”的现场测试,感慨于这项原位测试“独门技术”的效率和准确性,写下了上述诗句。
    作为以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能否有效地保护、运用和管理企业的知识产权,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1997年铁四院开始申报专利,经过不断的宣讲和政策引导,专利申请在铁四院普通员工中,正逐渐消除昔日的神秘感,“飞入寻常百姓家”,专利申请量呈现“量增质高”的特点。
    2011年,该院全年共提交专利申请104件,较2010年再翻一番,年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100件。其中代表着专利申请质量的发明专利申请量25件,促使全院发明专利占比持续提升。截至目前,铁四院共拥有有效专利80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发展、克敌制胜的工具和利器之一。铁四院始终坚持“科技兴企”战略,逐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共同参与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2008年专门成立了由院总工程师挂帅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委员会,制定了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企业科技创新目标管理;设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奖励基金,对获得授权、转让或许可使用的专利发明人给予奖励。
    为推动企业成为知识产权创造的主体,铁四院加快知识产权的转化利用。近年来,铁四院专利实施率达到90%以上,这些成果转换后有的替代了国外进口产品,节约了大量资金;有的在勘察设计工作中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同时,一大批高速铁路技术、复杂地质隧道修建技术、大跨度特殊结构桥梁修建技术等已得到广泛应用,有力推动了我国高标准铁路建设的进程。
    铁四院地下工程研究所承接了大量国铁干线长大山岭隧道及铁路、市政、轨道交通、公路及核电水工水底隧道。面对诸多复杂建设环境、高难度技术难题及全新领域的新挑战,地下工程所依托技术实力,在圆满完成工程设计的同时,也产生了丰硕的发明设计成果。国铁山岭隧道方面,该所申请专利33项,内容涉及山岭隧道的结构、防水、布设形式、救援疏散、穿越暗河、溶洞新技术等,这些专利技术大部分都在宜万铁路、武广高铁、杭长客专及合福高铁的建设过程中得到运用;铁路、市政水底隧道方面,该所申请专利16项,内容涉及水底隧道的布设方式、防水、结构方案等,这些专利技术大部分在南京长江隧道、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浏阳河隧道等水底隧道的建设过程中得到运用。
    2011年,铁四院暖通专业同时获得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在铁路行业设计院暖通专业中名列前茅。其中“地道湿帘送风降温系统”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并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厂房建筑通风降温方式,将湿帘降温与地道机械通风系统结合在一起,对室内环境进行通风降温,能够有效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目前已在铁四院设计的动车检查库中广泛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讯)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