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1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评选结果出炉,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2006年设计的东北电网电力调度交易中心大楼喜获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二等奖,这是该项目在获得“辽宁省优秀建筑创作奖”、“ 辽宁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和“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等重大奖项之后的又一国家级大奖。该项目也是2011年度东北地区获得优秀建筑工程设计奖的三个项目最高级奖。
东北电网电力调度交易中心大楼工程(以下简称东电大楼)位于沈阳浑南新区的黄金地段,紧邻青年大街。是沈阳 “金廊”和浑河“银带”的交汇点。也是城市中心区的门户位置。
设计者在对沈阳城市航拍图的分析中发现,东电大楼项目位于沈阳城市中轴线之上,故宫方城正南,隔浑河与老东电大楼相望,这些轴线关系都成为设计中考虑的要素。
在综合了区位、周边环境、功能需求、风水方位等多元因素后,设计者将设计概念定位为构建一座新的“城”,一座满足业主功能要求的城;一座可生长的城;一座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城;一座有个性的城。
总平面设计: 通过分析,设计方案选择完整的圆形作为建筑群的外轮廓,主要基于以下四点原因:第一,圆形可以最大程度地与周边各种形状建筑相对话;第二,可以为浑河大街上的人流和车流提供连续的观赏面;第三,新大楼是城市中轴线上唯一的圆形平面建筑,与故宫方城遥相呼应,方圆共生。第四,圆形的规划形态与国家电网公司标识具有视觉上的联系。 在布局上,设计方案将主楼和辅楼置于用地的北侧,使建筑争取到最大面积的南侧采光;在东南侧留出广场,以承接东南向的“紫气”。在建筑物的内部们形成朝向浑河的中央大厅,将室外景观引入室内,形成与城市空间的呼应。 建筑群最高的主楼正北方是故宫方城,中央大厅面向老东电大楼,通过朝向上的处理建立起新东电与老东电和故宫方城之间的联系。
建筑设计: 依据总平面的分析,在平面上设计方案把建筑划分为由中央大厅相连的主楼和辅楼两部分,主楼以办公功能为主,辅楼以生产调度功能和生产辅助功能为主,在竖向上将建筑的功能要求有机整合起来,各得其所。 立面上建筑沿外围弧形墙面采用统一的竖向线条分隔形式,表现建筑与城市的整体协调关系,直线墙面采用象征电力电网的折线条以塑造建筑的个性。立面严格按照模数进行划分,石材和玻璃交替运用。 剖面上设计方案在主楼设计了六至十九层通透的中庭,为周边房间带来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通过减法处理塑造中庭和空中花园等空间,不仅改善空间环境、丰富建筑形态,还消解掉进深大的不利采光房间。 由于项目的重要性,要求能将东电新大楼设计成为沈阳的标志性建筑,起到沈阳门户以及显示企业地位的标识作用,对此设计方案着重从以下五方面来考虑:第一,在主楼顶部设计停机坪,增加建筑物形象的丰富性;第二,在弧线外墙面上采用相同尺寸的外墙竖向线条分隔,通过统一完整和连续的外立面设计形成强烈的整体感和体量感;第三,在建筑物的直线外墙面上设计象征电力电网的外墙图案,展现企业的行业特征,增强建筑物的可识别性;第四:利用辅楼报告厅等不需要采光的房间,设计三层高度的巨大“发光体”,作为企业VI形象的展示媒体。第五、统一规划,预留二期发展条件,用整体进一步强化其标志性。(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