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BIAD)品牌报告
摘要: 公元二零零九年十月,在普天同庆伟大祖国六十周年华诞之际,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BIAD)迎来了她六十岁生日。六十年来,BIAD见证了中国城市建设的空前发展,也用不胜枚举的设计作品记载了BIAD的光辉与荣耀 ...
公元二零零九年十月,在普天同庆伟大祖国六十周年华诞之际,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BIAD)迎来了她六十岁生日。六十年来,BIAD见证了中国城市建设的空前发展,也用不胜枚举的设计作品记载了BIAD的光辉与荣耀。在中国民用建筑设计行业中BIAD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始终作为行业领跑者而受到广泛关注,拥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纪念BIAD成立六十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将对过去所有经验的完整总结、对现实社会发展与行业进步的客观分析、对未来在新起点开始的不懈探索,凝练成《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BIAD)品牌报告》。
一、 六十年辉煌历程铸就“建筑服务社会”的核心理念
从50年代“国庆十大工程”到各个历史时期首都重大功能性项目的建设;从第11届亚运会,到北京两次申办奥运,再到第29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从唐山大地震后的抗震技术研究,到抗击非典的病房抢建,再到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的救灾重建;从全国各地重大项目的建设,到中国境外援建项目的工地现场;从民用建筑设计的各类规范编制,到《BIAD技术措施》的出版发行,我们始终活跃在民用建筑设计领域的最前沿。
在长期的建筑创作实践中,BIAD不仅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困苦的挑战,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思想观念的洗礼。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经济社会的进步、工程项目的实施与设计人才的成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只有把握好社会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经验积累与促进技术进步,才能不辜负时代对我们的期望、承担并完成好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只有处理好国家利益、建院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理清设计的思路,平衡各方的矛盾,形成良好的创作环境,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六十年来,这一逐渐形成的独特的企业文化,被一个又一个的事实所验证,并最终升华为“建筑服务社会”的企业核心理念。
今天,“建筑服务社会”的核心理念已经成为BIAD员工的共同愿景。在这崇高的核心理念的感召下,BIAD汇聚了大量优秀的设计人才。在繁重的设计工作中设计团队所表现出的思想境界、行为举止都在努力践行“建筑服务社会”的核心理念,这是BIAD品牌形成的思想基础,也是BIAD持续发展的理想信念。
二、 企业的社会责任引导BIAD始终聚焦民用建筑设计行业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BIAD专心致志、始终致力于民用建筑设计领域的动力,我们将建设“中国卓越的民用建筑设计企业”作为努力追求的目标。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对建筑设计市场持乐观态度,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民用设计行业的发展潜力都是巨大的,这无疑为一切有远见的设计机构及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以建筑创作为核心的综合专业技术优势和与之相配套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是BIAD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向顾客提供高完成度的建筑设计产品”是BIAD个性化的市场表现。BIAD以“开放、合作、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通过整合社会各方面优势资源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设计完成度。
BIAD大力推动适应市场竞争的机制改革工作,形成了多种形式共存的生产组织形式以适应市场经济尚不十分完善的现状和各类建筑设计项目的特殊性。工作室模式的全面推行发挥了我院的人才优势,使他们习惯于在经营、管理、设计等方面的综合考量中确定工作的方向,提高工作效率。
三、 长期创作实践与经验积累形成鲜明的BIAD设计理念
中国大规模的城市更新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所引发的矛盾复杂性世所罕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利益集中体现的场所。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工作是各种矛盾、各种利益相平衡的产物,这使得城市建筑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属性。设计的真相往往存在于多方面的制约条件之中,我们随时准备参与对话,并以专业人员的独立视角审视设计的切入点。我们不是简单地迎合任务书的要求,而是追求建筑设计的价值。
大型民用建筑设计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为确保设计目标的实现,我们倡导理性的逻辑思维方式,寻求将复杂的建筑问题通过逐渐深入的方法分层次加以控制和解决,来应对大型民用建筑项目不断提高的设计要求和不断扩张的设计内容。
BIAD坚持开放的学术态度,认为过度的统一意味着令人乏味的单调,不利于创造性思想活动的开展。但是,理性的建筑创作方法并不意味着压制设计的个性与多样性,我们对设计个性的理解确定为对相同事物和规律研究结果的差异性,从而形成创作个性与共性的协调。
BIAD注重从实践成果中汲取经验,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得项目设计的反馈信息,将改进意见普及到BIAD的每一位员工,以此快速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BIAD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协助各地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积极开展城市设计和项目前期规划条件的研究,将城市作为一个大的背景,从中寻找建筑在城市环境中生成的可能性。
BIAD依托新的技术手段为建筑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在一些重点项目设计中,三维模型、参数化设计等高端设计手段已经得到应用,成为在当今设计市场激烈竞争中获胜的利器。
面对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问题,BIAD 有责任在民用建筑领域研究、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环保设计策略,推动建筑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建筑产品的更新换代,并以此作为转变自身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BIAD所提供的设计文件已经增设节能环保专篇,一些先进技术和符合国际标准的节能环保项目已经完成。BIAD正在积极调整内部结构,为加大低碳技术科研投入和人才储备搭建平台。
四、 品牌建设的成果进一步提升BIAD的核心竞争力
在实施机制改革和推进全国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意识到仅仅依靠现有条件是远远不够的,大型民用建筑设计企业必须建立起一套严格的标准体系才能适应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品牌的战略思维与体系建设是BIAD参与市场竞争的最高形式,也是企业文化发展的最高境界。
BIAD制定了《BIAD制图标准》;《BIAD技术措施》;《BIAD技术文件深度标准》;《BIAD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一系列的质量标准的实施,表明BIAD技术质量标准已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框架体系。即将发布的《BIAD建筑设计深度图示》,是标准体系建设的最新成果。
我们自主研发协同设计软件和工程设计管理系统,将我院多年来不断完善的设计管理理念和体系通过网络手段的支持提高到新的水平,实现了工程设计项目全过程的管理信息化。
BIAD培训学校的建立,使职工专业培训正在不断向着系统化、专业化的方向推进,设置不同级别的工程设计实务培训系列课程,使设计人员都能获得有效的技术培训。
BIAD与许多知名高等院校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创办的建筑学院,已顺利通过了高等教育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会的评估,毕业学生已经在BIAD设计部门投入工作。
BIAD在北京市延庆县妫水北岸建立北京妫河建筑创意区,这是一个集科研、艺术,设计为一体的生态建筑和实验建筑创作示范区,将成为BIAD学习国际先进理念和设计成果,开展学术交流和科技研发平台。刚刚结束的“北京妫河国际建筑创意区规划设计国际竞赛”就是这个项目的良好开端,竞赛成果展也将于今天开幕。
BIAD长期主办《建筑创作》杂志,使之成为深受建筑师同行欢迎的工程设计类刊物。并推出系列建筑文化影响力事件将BIAD品牌的影响力推广到全社会。“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的设计评选、展览及论坛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的热烈响应。
五、 构建现代设计企业是BIAD品牌建设的终极目标
多元发展的建筑设计行业早已让国有大型民用建筑设计机构唱独角戏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BIAD必须直面市场的压力。我们认为无论改革方案如何设计,必须紧紧围绕真正提高企业的设计竞争力的核心问题。除此之外任何形式的改革以及所取得的成绩都是虚无的,是异化了的利益驱动。
然而,规模庞大的人力资源如何转化为人力资本,并与资质和品牌等无形资产相结合是大型国有建筑设计院所共同面对的课题。在设计咨询机构完全进入竞争领域之后,企业所有权中是否可以并存其他性质的出资人;国有资产在企业股权中应占有多大的比重等重大问题仍在探讨之中,这也进一步加深了国有大型民用建筑设计机构改革的难度。
BIAD通过近几年的准备,已将绝大部分事业单位遗留下来的,影响企业改革的问题得以圆满解决,为企业的体制改革创造了必要条件。同时,对未来可能采取的各种改革方案也做了多方向的探索,形成了初步的共识,我们将不遗余力地推进体制改革工作,为品牌建设的发展寻求现代企业制度的支撑。
《BIAD品牌报告》诞生于与新中国一同走来的BIAD六十周年之际,她不单是经验的总结,更是使命的昭示。品牌竞争的时代已经到来,作为国有大型民用建筑设计机构,BIAD别无选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品牌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从“优秀”到“卓越”是一条充满坎坷的道路。我们只有不断接受竞争的洗礼,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
衷心感谢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BIAD的关心和支持!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