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湖南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湖南百年文昌庙先保命再美容

2009-8-4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28| 评论: 0

摘要:   红网长沙8月4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胡颖异)湖南长沙城区内唯一的百年文昌庙面临翻建,且“翻建图纸和原建筑略有不同”,这意味着翻建后的文昌庙将很难保存原有的历史风貌,这一消息一传出,引来众多读者、网友们 ...
  红网长沙8月4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胡颖异)湖南长沙城区内唯一的百年文昌庙面临翻建,且“翻建图纸和原建筑略有不同”,这意味着翻建后的文昌庙将很难保存原有的历史风貌,这一消息一传出,引来众多读者、网友们强烈反响。
  
  昨日记者得知,开福区政府已就文昌庙保护问题召开调度会,文昌庙会按原貌暂时保持下来,但经鉴定其属于危房,现已进入排危加固阶段。政府部门有意将其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网友发帖呼吁保护文昌庙
  
  “这是长沙城区内唯一仅有的文昌庙了,应该好好保护起来!”今年初,一位网友在红网论坛上发表了一个名为《保护长沙文昌阁最后的文昌文化文物古迹——文昌庙》的帖子。
  
  帖子中反映,这座位于开福区湘雅路文昌阁街的文昌庙,为清同治年间建,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但这座长沙城区内仅有的文昌庙墙上,却贴着一张公示书,说要将正殿翻建,而且“翻建图纸和原建筑略有不同”,这意味着翻建后的文昌庙将很难保存原有的历史风貌。
  
  “文昌阁的古迹就剩下文昌庙了,现在还要改变它原来的样子,这太让人心痛了!希望有关部门积极保护起来!”帖子发布后,许多读者也纷纷向本报来信,呼吁保护清代文昌庙。
  
  “这个清代文昌庙是今年进行文物普查时刚发现的。”开福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发现的清代文昌庙是研究古代长沙城文昌文化及我国古代思想教育体系的重要实物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历经变迁,文昌阁仅剩古庙
  
  文昌庙位于湘雅路文昌阁街89号,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正殿是青砖墙、灰瓦顶,为两层硬山顶砖木结构宗教建筑。站在庙前,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和外墙上的绘画。
  
  据《长沙府志》的相关记载,可初步认定该建筑为清代长沙县学宫建筑群——文昌阁组群(民间俗称文昌庙)的花厅。另外,文物部门还从现存建筑墙体中发现了一块清朝时期的完整记载文昌庙盛景的碑文。
  
  百年古庙历经岁月变迁,数度毁建相迭,屡遭政治风雨,多次易主。文革时期,文昌庙前殿被人为损毁,文昌神像、文昌阁楼已经不复存在,仅后殿及前殿一侧附属建筑被完整地保留下来。
  
  现已89岁高龄的易和森老人在此居住了86年,是目前当地对文昌庙最熟悉的人。易老回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地那些无房居民纷纷搬进殿里住下;后来,一个姓石的地主把房子收回去改建出租;到了解放初期,文昌庙又成了合作社。
  
  资金遇阻,先排危后开发
  
  因年代久远,文昌庙墙体多处倾斜,开裂,木质屋架腐朽、塌陷,屋面破损、漏雨,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经鉴定为D级房屋(整栋危险房屋)。发现问题后,开福区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调度会。长沙市轻工研究所、建设局、安监局、文昌庙所在街道、社区及文物管理所等部门参与讨论。
  
  文物部门建议,对文昌庙内居民进行整体搬迁,而后修复并开发利用。若筹集资金有困难,前期可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排危加固。
  
  据了解,如今的文昌庙产权分为三部分,其中正殿为长沙轻工研究所所有,该单位一直不知这是文昌庙,只知房屋年代久远比较危险,所以向开福区规划分局报批翻修。目前,长沙市轻工研究所在不破坏原有结构的前提下,正在加紧设计排危加固方案,报文物部门、建设部门审批通过后,由有资质单位进行施工。
  
  文物部门正积极争取尽早征收此地,划定保护范围,实施修复工程。至于开发利用,规划部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资金是最大的拦路虎,“街道太狭窄,如果要开发利用起来,肯定要建停车场,光拆迁就要几百万。”他透露,黄兴北路的拓宽方案正在规划中,“如果方案通过,位于其周边的文昌庙开发利用将更快实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