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4年通车地铁线路人防工程验收观摩会成功召开
摘要:12月18日,北京2014年通车地铁线路人防工程验收观摩会成功召开,标准院作为地铁6号线二期人防工程总承包单位进行了专题汇报,自主创新研制的滑轨式封堵板防护设备,在技术研发和实地效用方面得到了主管部门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会议全景由北京市民防局、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主持召开的2014年通车地铁线路人防工程验收观摩会于12月18日在北京通州区召开。北京市民防局局长刘宝杰、副巡视员张德华、通州区民防局局长张玉和、标准院院长孙英、北京市轨道公司副总经理乐贵平等相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专家、代表出席会议。会议认真听取了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参建方关于6号线二期的地铁人防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并进行了实地验收观摩。 会上标准院院长孙英与有关领导汇报交流地铁6号线二期人防工程总承包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会上重点汇报了6号线二期人防工程设计、施工情况,其中自主创新研制并首次应用于该工程的滑轨式封堵板防护设备,在技术质量和实地效用方面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业人士的肯定和赞许。 标准院工程师孙志峰汇报6号线二期工程项目情况北京地铁6号线二期设防车站8座,其中换乘站2座,设防区间9个,全线设防里程12588米,人防工程总面积310303平方米。 本工程中由于部分车站与周边商业开发采用了一体化设计模式,使得与常规地铁车站比较,人防系统设计具有很大差异,主要是出现了水平洞口和连续多跨超高垂直洞口的防护问题。 以玉带河大街站为例,站顶板设置了8个水平采光孔,每个采光孔尺寸为6m×4m,且洞口之间间距较小,仅为2m左右。由于国内目前并无大型水平孔洞防护的先例,现有的防护设备根本无法满足水平封堵需要,导致了节能设计与车站防护功能无法兼顾。为解决该难题,标准院勇挑重担,在北京市民防局的支持下,成功研发出新型防护设备——水平滑轨式封堵板,成功解决了地下车站顶板采光孔防护问题,填补了国内水平封堵防护技术的空白。 滑轨式水平封堵板门扇安装北关站与商业开发相结合,设置了连续3跨大跨度、超高的地铁车站与商业接驳连通口。洞口宽度最大达到10.2m,高度达到6.4m,其规模已远远超出了常规防护设备的功能范围,人防防护难度大。标准院研制出的适合大跨度、高洞口防护的垂直滑轨式钢结构封堵板,成功解决了地铁车站与大型商业接驳连通口的防护问题。 北关站采用滑轨式钢结构垂直封堵板汇报会结束后,相关领导及与会人员共同前往6号线二期的玉带河大街站和北关站进行实地了验收观摩,对这两站采用的水平滑轨式封堵板和垂直滑轨式封堵板进行了重点观摩,这两种新型防护设备的应用和实地测试结果得到了现场领导及专家的高度肯定。 验收观摩现场 验收人员仔细测量勘察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地下建筑设计院 标准院地下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称地下院),前身是建设部城市地下建筑设计研究所, 曾经在20世纪60年代完成了大量的国防工程、国防科研基地、三线地下工厂等工程设计任务,是国内最早从事人防工程设计研究的单位之一,具有深厚的技术基础和很高的行业影响力。 地下院主要从事包括人防科研、工程设计、产品研发等业务,在人防防护设备领域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特别是在防空地下室设计、研究以及人防防护设备研发领域始终居国内领先地位,具有很高的技术权威性。 近年来,标准院积极开展地铁人防防护设备工程总承包业务,具体包括地铁人防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人防防护设备设计、制作及安装总承包工作。目前,标准院已承接了北京、沈阳、南京、合肥、昆明、南宁、乌鲁木齐等多个大中城市的十余个轨道交通人防总承包项目,凭借多年的技术创新和产学研一体化优势,为我国的地铁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