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安门——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志性建筑欣赏
天安门是皇城正门,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建,原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初始,仅是一座三层楼式的木坊。明英宗(天顺)时被烧毁。宪宗(成化)时工部尚书白圭主持修复,建城楼。宽五楹,深三楹,明末又毁。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为宽九楹、深五楹的重檐歇山顶城楼,改名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解放后曾多次修缮,楼原高33.7米,1970年2月重修后,为34.7米。1984年天安门又大修并以“金龙和玺”取代“文革”时的彩绘。厅内灯具制成宫灯造型,由一个重450公斤的主灯和16个各重350公斤的辅灯构成众星捧月的图案。1988年元旦,天安门城楼为迎接龙年旅游年,正式对外开放。 天安门城楼上所挂的毛主席画像,宽4.6米,高6米,重1.5吨,每年在国庆节前更换一次。作画者是中国画院的画师葛小光先生。毛主席画像两侧“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18个宋体字秀丽、醒目,给古老的天安门赋予了时代的意义。 天安门景区建筑伟丽,历史内涵及文物遗存极为丰富,是游人颇感兴趣之地。 (1)“龙门”和“虎门” (2)“文东武西” (3)“金凤颁诏” (4)李自成箭射城额 (5)联军炮弹 (6)门前石狮 (7)华表 华表起源很早,传说尧舜时已有,叫表木,为木制。形式很简单,是为了听取意见而设的,因而也称诽谤木。后来发展成路口的指路牌,称为标木。汉代时皇帝为了表示自己像尧舜一样贤明,便在皇宫前竖起了石头华表,正式称华表,意为“华饰屋之外表”。从此,历代皇帝纷纷效仿,皇宫前的华表也越做越考究,华表已失去原来的意义,成为一种装饰和权威的标志了。天安门前的华表建于明代永乐年间,重4万余斤。承露盘上的小兽叫吼,头向南方,也叫望君归。西华表上的残补处,也是八国联军炮轰的罪证。 (8)外金水桥 毛主席纪念堂位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南 面,坐落在原中华门旧址,其南面小广场在明代叫“棋盘 大街”,俗称“棋盘街”,东面是“新大路”,西边是西皮市南 口。1977年5月落成,占地57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为28000平方米。主体呈正方形,外有44根福建黄色花 岗石建筑的明柱,柱间装有广州石湾花饰陶板,通体青岛 花岗石贴面。屋顶有两层玻璃飞檐,檐间镶葵花浮雕。基 座有两层平台,台帮全部用四川大渡河旁的枣红色花岗 石砌成,四周环以房山汉白玉万年青花饰栏杆。南、北门 台阶中间又各有两条汉白玉垂带,上面雕刻着葵花、万年 青、腊梅、青松图案。纪念堂有10个厅室对外开放。主要 有:①北大厅。正中是毛泽东汉白玉座像,总高3.45米。 背景是一幅《祖国大地》绒绣,宽23.74米,高6.6米。大厅 里的4根方柱,柱体是江苏无锡奶油红大理石,柱端采用 天山白色大理石作衬托。地面铺杭州灰色大理石。天花板 上装110盏玻璃葵花灯。整个北大厅可容纳700人举行纪 念活动。②瞻仰厅。正中间的水晶棺中,安放着毛泽东遗 体。毛泽东身着灰色中山装,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水 晶棺基座用泰山黑色花岗石制成,棺座四周分别镶着金 饰党徽、国徽、军徽和毛泽东的生卒年份。水晶棺周围是 君子兰和玻璃栏杆。大厅正面的汉白玉墙面上,镶着17 个镏金隶书大字“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 朽”。③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革命业绩纪念室。通 过大批文物、文献、图片、书信,反映了四位领导人在创建 中国共产党、缔造人民军队、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 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的伟绩。④电影厅,在二楼,可以观 看反映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中国历史上的传 人生平片断的文献纪录片《光辉永存》。⑤南大厅,是出口 大厅。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