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反对随便给北京上色
摘要: 媒体曾经报道:《北京市重点大街重点地区环境建设概念规划方案》提出按照“东紫南绿西蓝北橙中灰色”的方案来粉刷北京,结果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如何看待城市的新旧色彩?北京要不要“上色”?近日,北京举行了“ ...
媒体曾经报道:《北京市重点大街重点地区环境建设概念规划方案》提出按照“东紫南绿西蓝北橙中灰色”的方案来粉刷北京,结果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如何看待城市的新旧色彩?北京要不要“上色”?近日,北京举行了“城市色彩与和谐居住环境”专题论坛,专家在论坛讲座中为你一一解答这些疑惑。 宫殿建筑与坛庙建筑组合成群,红墙白基,丹楹绿檐;大批朴素单纯的青灰民居成了宫殿建筑的陪衬,宛如绿叶扶持……北京的古城色彩深深震撼了美国的城市规划大师埃德蒙•培根。他把北京旧城称为“可能是人类在地球上最伟大的作品”。 今天,用现代的色彩理论来分析北京旧城的色彩,会发现我们的先辈对色彩的运用与今天的理论惊人地一致。 北京城的建筑色彩总的特点是整体统一和谐、局部丰富多彩。大片的灰色民居、道路及其绿化、水面形成了低明度的背景色,中间散布着一些色彩鲜艳的宫殿、坛庙等皇家建筑。这种色彩搭配关系符合面积对比的规律,重点突出,和谐统一。 红与黄:象征着威严、喜庆与温暖 北京旧城的色彩的形成,受地域、气候及建筑材料的使用方式的影响很大。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冬季较寒冷,使用暖色调的红黄色有助于提供温暖感。在木材表面涂以色彩可以防止木材表面受风雨、冷热、燥湿、虫蛀和阳光中紫外线的侵蚀,掩盖木材表面的结疤、斑痕、纹理和色泽不均等自然缺陷,在官式建筑中极少有不施色彩的。 宫殿、坛庙等皇家建筑中大量使用了彩度很高的基色,以黄色和红色为主,与其余部分的以灰色为主调的民间建筑有很大的区别,以显示皇权。 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中,五色配五行和五方位,土居中,因而黄色自古以来就当作是居中的正统颜色,为中和之色,居于诸色之上,被认为是最美的颜色。黄色自然而然地就与皇帝联系在一起了,成为皇家专用颜色。 红色也是五色之一。人类很早就认识了红色,红色给人带来希望和满足,所以能够产生一种美感,历代红色都被看作是吉祥喜庆的象征。因此,根据封建礼制,在皇家建筑中把黄色和红色作为主要色彩就在情理之中了。 明与暗:完美解决了鲜艳颜色的搭配问题 北京城的建筑中经常使用鲜艳的色彩,如红色,黄色,绿色等,金碧辉煌的宫殿是以明度和彩度都很高的色彩为主的,处理不好其间的关系,很容易引起反感、厌恶等情绪。但我们的先人们已经找到了很好的方法,来协调鲜艳颜色与其它灰调色彩之间的关系,使整个北京城看起来既和谐统一,又绚丽多彩,达到了很高境界。故宫是北京瑰丽色彩的集中体现。在故宫中可以感受到强烈而鲜明的色彩带来的巨大感染力。由天安门、午门进入宫城,在碧蓝的天空下是金黄色的琉璃瓦屋顶,屋顶下是青绿色调的彩画装饰,屋檐以下是成排的红色立柱和门窗,整座宫殿坐落在白色的石料台基上,台下是深灰色的铺砖地面。蓝天与黄瓦,青绿色彩画与红柱红门窗,白台基与深色地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极鲜明的色彩感染。以红、黄为主的统一的色调大大加强了建筑的表现力,使封建统治中心宏伟的规模和皇权的独立得到了成功的表现。 灰与绿:朴素中少了刺激,多了亲切北京城的民间建筑的主体是以青灰色调为主的四合院———青砖、灰瓦、素石、栗黑色的木材是其主要的色彩。灰色调营造出了一种与色彩艳丽的皇家建筑不同的气氛,少了一份刺激,多了一份亲切。皇家建筑主要是要表现权力,空间与色彩的使用方式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而民居淡雅的灰色提供了一种适于居住的良好气氛。从这个角度来说,民居朴素的灰色调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强烈的刺激性的对比色是不适宜用在居住建筑中的。传统的四合院中也不是完全没有色彩装饰的。通常,在门的部位会有比较鲜艳的色彩,许多四合院的外门漆成了红色,里面还有更为精美的垂花门。垂花门是北京城很有特色的一种装饰,主要构件都施以油漆彩画,彩画装饰以绿色为主,屏门也用绿色,上面常贴写“福禄寿喜”等字样,是四合院中色彩最华丽的装饰门。利用绿化的色彩是民间建筑的调节建筑色彩的一种有效方式。植物丰富的色彩可以对相对单调的建筑色彩进行补偿。北京城的街道两旁一般都种有大树,夏日里,茂盛的枝叶不仅提供了阴凉的树阴,而且还带来了赏心悦目的色彩。玉兰、石榴、海棠、丁香等是北京四合院内常见的树种,北京人还喜爱养花,五颜六色的花草使院子里充满生机。 海报式色彩正在抹杀北京的色彩标签现代社会对色彩运用不再有限制,随意性很强,于是北京的色彩正在变得越来越混乱。与传统城市风貌不协调的色彩大举入侵,很少考虑色彩之间的关系,城市中就像贴了一块块色彩斑斓的狗皮膏药。尤其在一些商业街,传统的色彩模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五颜六色的现代商业方式。如果再不采取措施的话,北京城的传统色彩环境不久就要消失了。日本知名的环境色彩规划师吉田慎吾这样评价目前北京的色彩体系:开发商们用鲜艳、刺眼的颜色吸引眼球,建筑设计师大量使用强烈的色彩,将作品做得如同海报一般。这种手法如今已被不少国家的设计师放弃。北京旧城的色彩体系沉稳协调,而又不失活力,整个城市看起来既和谐统一,又绚丽多彩,在色彩运用上达到了比较高的境界。在一定意义上,这种色彩体系已经成为北京的个性标签。没有了这一标签,我们将难以将北京与其他城市区分开来。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