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日期】2005/09/29 【颁布单位】 辽国土资发[2005]152号 沈阳、大连、鞍山、本溪、丹东、锦州、营口、辽阳、朝阳市国土资源(规划和国土资源、国土资源和房屋)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通知》(辽政发[2004]27号)精神,规范征地行为,完善征地补偿和安置制度,进一步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我省实际的新型的征地补偿安置模式,我厅拟开展辽宁省征地补偿安置模式试点研究工作。现将《辽宁省征地补偿安置模式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五年九月二十九日 [CENTER]辽宁省征地补偿安置模式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土地征收是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的唯一途径,是国家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当前,征地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征地难日趋显现。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是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问题。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通知》(辽政发[2004]27号)精神,规范征地行为,完善征地补偿和安置制度,配合我省目前正在开展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研究工作,进一步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积极探索兼顾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利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我省实际的新型的征地补偿安置模式,根据《辽宁省征地补偿安置模式试点工作方案》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通知》为依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土地管理政策的连续性,拓展思路,积极探索新的补偿和安置方式,切实维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用地保障。 试点工作的目标: 1、及时提供用地保障; 2、减少人为因素,使我省征地补偿安置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模式化的道路,让管理者和被征地农民都能根据政策要求和自身实际情况,找到相对应的补偿路径和安置模式。 二、试点工作的具体内容 (一)辽宁省农村经济社会现状研究。按照统计学方法编制农村发展状况评价综合指数,对农村发展进行全面、科学、客观和定量评价,所有数据全部来自于统计部门、农业部门、医疗和教育部门及全省农村的数据收集和汇总。 将对辽宁省农村人口现状、农民就业状况、农民收入状况、农村医疗状况做出具体描述,并围绕农民教育素质和科技素质分析农民从事其他产业的可能性。在建立科学的农村发展现状评价体系(将我省农村发展划分为四个层次)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征地政策,对失地农民进行系统认识和综合判断,并提出相应的原则性政策。 (二)探索完善土地补偿费分配办法。按照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于被征地农户的原则,探索研究土地补偿费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合理分配与补偿方式。 (三)探索符合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多途径安置模式。 主要拟开展农业生产安置、重新择业安置、入股分红安置、异地移民安置、征收留地安置等五种安置途径的试点工作。 三、技术路线 (一)借鉴全国19个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城市取得的成果,进行全方位、多维度、多视角的研究论证,跳出传统思维模式的怪圈,把保护被征地农民利益放到经济转制、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的大环境下思考。 (二)运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的理论,探索新的征地补偿安置模式,体现征地补偿安置模式的客观性、合理性、完善性。 (三)辽宁省征地补偿安置模式研究将通过资料分析、调研、试点、比较研究、综合研究等方法和信息技术,指标量化分析等手段,以土地经济学、土地行政学、土地规划学、农业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为基本原理,以现行土地制度、分配制度为基础开展研究工作,着重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新思路、新办法。具体研究方法包括资料收集分析、调研、试点研究、比较研究、典型设计、实测法、综合研究、专家咨询、专题讨论、专家评审等。 四、工作安排和组织实施 (一)成立试点研究课题组 辽宁省征地补偿安置模式试点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为保证试点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成果的先进性、可行性和合理性,该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负责,委托辽宁省征地事务局具体组织实施,并与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社科院组成课题组,统一开展该项目的研究。 课题组成员: 组 长:张殿双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副 组 长:刘 瑛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处长 吴 刚 辽宁省征地事务局局长 课题主持人:王文国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 孙繁松 辽宁省征地事务局 课题组成员:孔若燃(责任人) 李博 李丽萍 沈阳农业大学4人 省社科院2人 (二)数据采集、汇总 拟制调查表格,在统计部门、农业部门、医疗和教育部门及全省各县(区)范围内,进行数据收集和汇总。主要收集:全省各个县(区),以村为单位的农村人口现状、农民就业状况、农民收入状况、农村医疗状况、受教育程度等。 (三)征地补偿安置试点项目的选取、方案制订和实施 1、拟选取沈阳、大连、本溪、鞍山、营口、丹东、锦州、辽阳、朝阳等市、所属20个区、县(市、区)作为试点地区: 沈阳:重点选取留地安置、重新择业安置 大连:重点选取入股安置、社保安置、重新择业安置 鞍山:重点选取重新择业安置、留地安置 本溪:重点选取社保安置、重新择业安置 营口:重点选取社保安置、农业安置 丹东:重点选取社保安置、重新择业安置、入股安置 锦州:重点选取农业安置、重新择业安置、社保安置 辽阳:重点选取农业安置、留地安置 朝阳:重点选取移民安置、农业安置 其中,农业生产安置,主要选择在人均耕地较多、征收城市规划区外农民集体土地的地区,通过调整分配农村集体机动地、承包户自愿交回的承包地、承包地流转和土地开发整理新增加耕地,保证使被征地农民有必要的耕作土地,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包括农业安置和土地开发整理安置。 重新择业安置,主要选择在市场经济较发达,征收城市规划区内农民集体土地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试点研究,建立培训机制,探索向被征地农民提供免费劳动技能培训,安排就业工作岗位的可行性和途径。在同等条件下,用地单位优先吸收被征地农民就业。征收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民集体土地,应当将因征地而导致无地的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重点实施用地单位安置和社会保险安置。 入股分红安置,主要选择有长期稳定收益的项目用地,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用地单位协商,以征地安置费用入股,或以经批准的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使被失地农民收入有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通过合同约定以优先股的方式获取收益。探索建立符合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可行的征地费入股安置模式。 异地移民安置,主要选择用地规模大且集中的如大型水电项目。探索本地区确实无法为因征地而导致无地的农民提供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在充分征求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意见的前提下,由政府统一组织,实行异地移民安置。移民安置拟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探索规范化的扶植政策和协商途径。 留地安置,主要选择在城市近郊区,在土地征收时由用地部门代征一定比例土地留给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使用,按城市统一规划要求,开展经营活动,使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城市同步发展。探索经济发展水平与留地安置的关系。 2、组织保证。为加强对征地补偿安置模式试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各试点城市要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国土部门分管领导主抓,明确责任人,提供组织保证。领导小组在选取具体征地项目时,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用地区位情况、用地项目情况,制订具体的土地补偿费分配办法和不同的安置途径,并对征地补偿安置模式试点工作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协商和决策。 3、各试点单位将方案上报课题组,完善后依法组织实施。 (四)技术培训 为搞好数据采集和征地补偿安置试点工作,课题组将组织召开培训会。培训内容:一是征地补偿安置模式试点工作成果要求;二是进行样本表格填制技术说明;三是讲授最近国土、农业、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对征地补偿安置的新政策及发展趋势;四是提出试点项目选取、方案拟订、具体实施的要求等。 (五)省内外调研 借鉴全国19个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城市取得的成果,调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征地补偿安置模式的内在关系,在省内外开展广泛调研。省外调研约10天。 调研内容及地点:一组,重点调研留地安置、重新择业安置、社会保障安置,调研地点:浙江(温州、宁波)、上海、江苏、厦门 二组,重点调研农业安置、入股安置、移民安置,调研地点:四川、重庆、宁夏、新疆 (六)综合分析论证,撰写研究报告 根据全省农村发展状况的收集、分析及各试点城市实施具体征地补偿安置工作成果,在信息综合汇总反馈基础上,组织分析、评价、论证,撰写研究报告,形成工作成果。 (七)专家论证及工作总结、汇报 组织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论证,完善后上报有关部门参加成果鉴定。 五、具体实施步骤 1、成立课题组、制定工作方案、培训方案 完成时间:9月1日-20日 2、召开课题说明会 完成时间:9月中旬 3、省外调研 完成时间:10月中旬 4、发放调查表格、技术培训、形成试点方案、省内调研 完成时间:10月下旬 5、数据采集、分析汇总 时间:10-11月 6、中期分析、论证 完成时间:11月下旬 7、撰写研究报告 完成时间:12月下旬 8、专家论证、总结上报 完成时间:1月上旬 六、工作成果 1、课题研究总报告:《辽宁省征地补偿及安置模式研究报告》 分报告:(一)辽宁省农村经济社会现状研究 (二)辽宁省征地补偿安置模式试点研究 2、公开发表论文2篇 3、出台文件:《辽宁省征收集体土地安置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