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莫斯科的绰约身影----俄罗斯建筑文化对哈尔滨的影响
摘要: 我们赖以生存的这座城市原名阿勒锦,清代称为哈拉宾,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而它的城市建筑、商业和贸易的兴盛,却与一个多世纪之前直至20世纪上半叶,大量俄籍犹太人、波兰人与俄罗斯贵族的到来有着密切的关联。百 ...
我们赖以生存的这座城市原名阿勒锦,清代称为哈拉宾,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而它的城市建筑、商业和贸易的兴盛,却与一个多世纪之前直至20世纪上半叶,大量俄籍犹太人、波兰人与俄罗斯贵族的到来有着密切的关联。百年之后,历史为这座城市积淀下来的,是大街小巷上众多的建筑精品。 拜占庭风格的“洋葱头”和“帐篷顶”,市区各种公共建筑米黄色的墙体,建筑物外墙上的浮雕装饰……在中国,没有哪一座城市能与莫斯科有如此之多的相似之处,哈尔滨也因此被世人誉为“东方莫斯科”。因为百多年前俄国铺就的中东铁路带来大量了俄国移民,而接受了四海飘雨和八面来风的洗礼,并在洗礼中形成了不同于中国传统城市的别样风格。 多国移民的聚集,带来了多样的文化,也造就了城市建筑的多样化。仿巴洛克建筑、仿古典主义复兴建筑等众多折中主义建筑,俄罗斯建筑,新艺术运动建筑等三大建筑风格,在哈尔滨崛起。当欧洲、俄罗斯与日本等多种文明,与中国东北边地文化的混合、交融、碰撞,历经一个世纪后,哈尔滨所收获的文化结晶与果实中,俄罗斯建筑文化始终从中呈现出一条清晰而鲜明的脉络,成为这座城市建筑的基调。 百年风雨后,哈尔滨已成为现代化大都市,但城市的风貌始终未改,人们仍然可以轻易地从它身上看到莫斯科绰约的身影并感受到俄罗斯文化精华的影响。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