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复习资料:预制柱安装——施工操作工艺
1、柱身弹线 主要用于校正柱子轴线、标高和垂直度。先将柱身清扫干净,在柱身的两个小面和任意一个大面上,弹出安装定位轴线。有牛腿的柱子尚应在牛腿顶面上弹出屋架安装定位线。柱子根部应凿毛,或在制作时划毛。在柱子根部±0.00或±500部位弹出标高线。 2、基础杯口弹线 清理基础顶面,在杯口表面弹同与柱子纵轴线相对应的纵横十字安装定位线。杯口内壁如脱模后未划毛,应凿毛。 3、抹杯底找平层 将杯口底部清理干净,按设计标高的要求和柱实际长度,用比柱基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找平杯口底面并抹平。有吊车梁的柱,杯口底找平层的厚度应以柱牛腿顶面的设计标高为依据进行控制。 4、柱子翻身 用吊索将柱进行两个吊点以上绑扎,用起重机将现场平卧预制的矩型或工字型柱或双肢柱进行90o翻转,使其小面朝上,并按吊装平面图布置移至安装位置附近,垫好垫木平稳安置。当柱在工场预制时,运到现场后,亦应按安装位置要求就位。 5、柱子绑扎 根据柱子的重量、柱身刚度,可采用一点、两点或三点绑扎。在吊点处绑扎吊索时,应作到安全可靠、不损伤构件棱角和便于脱钩,一般采用自动或半自动卡环作为脱钩装置。柱子的绑扎方法应与吊装方法一致,一般采用垂直绑扎法或斜吊绑扎法,前者提升吊索往柱子两侧,每个吊点绑扎处使用两个卡环;后者提升吊索在柱子单侧,一个吊点使用一个卡环。 一般多用一点绑扎,对重型或细长柱亦可采用两点、三点绑扎。 6、起吊就位 柱的吊装方法,按起吊中柱子运动的状态和特点,有旋转法、滑行法、旋转行走法及递送法等,常用的为前两种。用旋转法起吊柱时,起重机边起钩边回转(转向),使柱绕柱脚旋而吊起柱子,直至柱在杯口上方落入基础杯口内。用滑行起吊柱时,起重机的起重臂不动,只缓慢提升吊钩,随着柱的升起,使柱脚沿地面向杯口滑行将柱吊离地面,插入杯口位。柱起吊就位时,应缓慢进行,当柱一端提出提升500mm时,应暂停提升,经检查柱身、绑点、吊钩、吊索等处安全可靠后,再继续提升,至柱脚离杯口上方300~300mm将柱脚缓缓插入杯口就位。并使柱身定位线与基础顶面定位线对齐。 7、临时固定 柱就位后、应立即进行临时固定,固定方法一般采用无风缆固定法,在柱根部打入4~8个木或钢楔,露出杯中100mm~150mm,使柱保持稳定。当柱高度大于10m,经核算仅靠打入木或钢楔尚不能使柱保持稳定时,应在四个方向加设缆风绳固定,或采用专门制作的金属临时固定架固定。用于临时固定的缆风绳下部应设紧绳器,并牢固地固定在锚桩上临时固定后起重机方可脱钩并卸去吊索。 8、柱子校正 包括平面位置和垂直度校正,平面位置校正,一般是在挂插入林口对位(对准中心线)。 时进行。若有误差一般采用“反推法”,在杯口用千斤顶沿偏位的反方向推动柱脚纠正。垂直度校正是在柱的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内同时进行,设两台经纬仪同时观测。当柱高小于10mm时,多采用无缆风绳校正,如采用敲打楔子法、敲打钢钎法或小型油压干斤顶斜顶法等;当柱高大于10m时,可用小油压千斤顶斜项校正或采用有缆风绳校正法。 9、最后固定 对校正完毕的柱子,经复查合格后,应及时进行最后固定。即在柱杯口内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灌并捣实。浇筑前应清除林口内的杂物或泥土,用水湿润。当使用木楔或钢楔临时固定时,浇筑混凝土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浇至楔子底面,待混凝土强度达到3 0%后,拔出楔子,二次浇至基础项面。采用缆风绳校正的柱子,须待二次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方可卸除缆风绳。 10、装连系构件 柱安装先后,应随即将柱间支撑和顶端连系杆件安装上,并固定,使柱保持稳定。 责任编辑:骆羽 更多推荐: ·2014年一级建造师辅导课程火爆招生 立即抢购>> ·【视频版】2014年一级建造师新版教材改版视频 ·【文字版】2014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教材第四版变化汇总 ·网校告诉你:2014一级建造师实务专业如何选 ·一建高含金量模拟题,用手机就可以!立即下载>> 2014一建辅导课程、辅导书热销: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