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1100种子收入中国植物“诺亚方舟”
摘要: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科研人员历时5年采集的1100多种西藏 植物 种子已被收入有中国植物“诺亚方舟”之称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自2007年起,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藏高原生物研 ...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科研人员历时5年采集的1100多种西藏植物种子已被收入有中国植物“诺亚方舟”之称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自2007年起,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西藏自治区的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羌塘草原等地进行植物种子收集,主要针对该区域的特有物种和有经济价值的物种,如重要牧草紫花针茅、藏药独一味等。 “青藏高原的特有种质多,对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中科学高原所副所长说,种子收集不仅有效保存了青藏高原的种质资源,也为研究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与保护提供了重要材料,同时众多重要经济植物的亲缘类群的保存为植物育种提供了基础。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研究人员介绍,西藏的种子收集工作服务于依托资源库的科技部“青藏高原特殊生境下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与保存”项目。项目将全面调查青藏高原植物资源分布情况,完成植物资源整合数据库及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广泛采集该区域内的种子或繁殖体、DNA材料、证据标本等,并对其种质资源进行保存。力求建成我国最丰富青藏高原野生种质资源收藏和数据资料平台。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2008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式投入运行,成为世界上除了挪威“诺亚方舟”种子库和英国皇家植物园之外的第3个保存世界重要物种种质资源的机构。 《2011西藏自治区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西藏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是生物多样性重要基因库,有野生植物9600多种,高等植物6400多种,有特殊用途的藏药材300多种。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