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市公园的宜居想象
近日据媒体报道,今年天津市将在中心城区改造提升或新建14座公园,提升新建绿地2423万平方米,进一步提升津城的生态环境和宜居指数。 其实,公园的发展不仅折射出了城市景观文明的跃进,更反映了每一个都市人的居住梦想。在后工业时代,绿色、健康、闲适的公园地产作为一种特征鲜明的建筑形态,在楼市发展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强劲的升值潜力。 14座公园的生态风情 今年,天津市将新建的14座公园包括文园、蓝天怡园、红桥公园、竹园、绿水园、翔宇公园、南开公园、解放北园、南市公园、大沽路公园、红星公园、南普公园、耳闸公园、海河堤岸公园。其中,南市公园、红星公园、南普公园、红桥公园、竹园共5座拟建公园待选址和条件成熟后开工建设。其余将于今年9月底前完成,力争10月1日起免费对外开放。目前,解放北园、南开公园、绿水园、翔宇公园、大沽路公园的新建改造工程已经率先启动。 一直以来,以公园为代表的城市景色的建设,标志着城市公众生活景色的到来。公园,已不再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普通公众身心愉悦的空间。城市公园的传统功能主要就是在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另外,近年来随着城市旅游的兴起,许多知名的大型综合公园以其独特的品位率先成为都市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城市公园也起到了城市旅游中心的功能。 同时,城市公园也是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大批园林绿地的建设,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在改善现代城市生态和居住环境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介绍,作为今年新建10座公园中面积最大的公园,绿水园定位为大型生态公园,占地面积达18万平方米,绿地总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水面面积2万平方米。建设过程中,将对现有的水塘、芦苇荡进行合理规划,建设生态湿地板块,为各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总体规划上,将合理规划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风能、城市中水、地热资源、雨水收集利用、人工湿地、节能新材料等科技成果与技术,打造低碳公园典范。 公园为地产带来什么? 一般来讲,公园地产是指为了给居民营造稀缺的景色和生态环境,开发商依托市政公共公园或将房地产开发与公园建设结合起来的项目。因此,从广义上讲,公园地产是指跟公园相关的地产项目,包括跟旅游相关的旅游地产项目、主题公园项目,是将公园景色作为楼盘的特色和卖点,将建筑、人文与自然环境结合成一体的地产概念。 专家表示,公园地产的诞生绝非偶然。城市化过程中的积聚效应使得城市居民越来越密集地聚拢到城市核心地带,人们在追求效率、便捷和快节奏生活的同时,身心所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更需要放松及与自然的交流,居住空间因此向外延伸到社区会所、园林。 “实际上购买公园地产的多是二次置业者。对购房者而言,购买公园附近的房子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养眼,图的是心情舒畅,其次是生态方面的考虑,公园周边空气质量好,环境不错,最后考虑的是健身之类的使用价值。人们购置公园地产不仅是居住需求,更是心理需求。”河西区某高端项目负责人介绍说,“随着人们住房观念的改进,公园地产的价值将进一步提升。” 同时,随着开发企业越来越重视社区景色的建设与生态人居水平的提高,楼市中的众多项目都在借助区域内的大型主题公园或是社区内的公园来为项目增色。 传统的公园地产大多规模较小,配套不完善,一般只停留在对公园观景角度的利用。而现代的主题公园地产应该是一个“集大成者”,这在“造园”的时候一般都要预先规划好。包括区域大环境、社区环境、商业配套、休闲旅游设施、购物场所、教育配套等,都是现代公园地产应具备的。这就要求开发商有很强的资金实力和自如控制开发节奏的能力。在公园地产开发中,建住宅已不仅仅是为了销售回款那么简单,而是整个片区运营环节中的一部分。 专家认为,主题公园的建设不仅仅是为提升居住的自然环境,促进楼盘项目的销售,更应该朝着其项目的规模化、规划的生态化、建筑的融合化、管理的开放化、配套的完备化方向发展,满足现代人更高层次的住房需求,并充分带动区域乃至整个城市的发展。尤其是主题公园地产的运作,是一个片区运营的概念,首先必须有一个强势的主题,否则在开发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的物业类型方面很难形成合力。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