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南山植物园展览温室全景。
重庆市园林局提供
嘉陵、长江两江交汇,缙云、中梁两山相依,具有3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重庆,绿水环绕、群山相拥,还是一座立体的江山之城。
得益于独特的山水资源,自200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提出建设“森林重庆”以来,重庆在城区实施了系统的城市森林工程,以园林建设扮靓祖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
如今,绿色园林正以独特的方式,让重庆这座历史之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园林城市:通过国家“大考”
重庆地理优势独特,具有城市与山水和谐相处,人居与绿色相互交融的自然禀赋。因此,建设生态宜居的园林城市,一直以来是重庆的城市发展梦想之一。
2006年,重庆开始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重庆的绿化使者埋头苦干,以千军万马之势,栽下排山倒海之树。一片片荒山荒地在他们的辛勤劳动下,正变成鲜花簇拥、绿树成荫的花园。2008年,“森林重庆”建设启动,薄熙来同志指出:“园林绿化,造福百姓,十分重要,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并亲自参加在城区举行的万人义务植树活动,对重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进一步地推动了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
截至2009年底,重庆主城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6911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6.20%,绿化覆盖率达到39.80%,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1.20平方米。
重庆多年的努力得到了回报:2009年底,在44个验收城市中,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重庆也形成了“两江四岸满目翠,一城绿色四季花,道路绿化连成网,公园绿珠缀满城”的点、线、面、立体的城市绿化网络体系。
生态林:打造城市“绿肺”
在重庆机场到主城的道路上,一片面积达500亩的城市生态林,像一块绿宝石,使黑灰色的道路立交充满绿色生机,在城市土地“寸土寸金”的今天,重庆用大片土地建设城市生态林,让外地到重庆的客人赞叹不已。
重庆此前曾被称为“四大火炉”城市之一,“热岛效应”造成气候炎热,鉴于此,重庆率先提出,将城市成片、成线的宜绿空间全面绿化。在实施中,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以栽植乔木为主,乔、灌木与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生态、景观、休憩、防灾避灾四大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绿地。
同时,实施城市组团绿化隔离带、连接城市高速公路绿化带、城市外围绿化带的生态林建设。建成城市的一片片“绿肺”,不仅改善空气质量,还有效缓解了“热岛效应”,增添了宜居指数。也以最省钱的方式、最快的速度促进城市绿化量的大幅度增加。
道路绿化:构建城市绿色骨架
道路是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同样也是城市中占地最多的基础设施。如何对道路进行绿化,不仅关系到环境美化,而且是关系到城市生态的改善。
作为“森林重庆”工程在城区的实施者,重庆市园林局创造性地提出“打造城市绿色骨架”的工作思路,即以道路网行道树为骨架,成片、成块、成线地建设乔、灌木与地被植物相结合,植物种类丰富,季相变化明显,具有生态、景观、保健功能的城市绿地,从而形成城市绿色网络。
如今,重庆的高九路、五人路、华福路、沙滨路、缙云大道、四海路、金开大道、金渝大道和渝南大道等,城市景观干道绿化被重新再造,形成106条市级园林式市街。
四级公园:让市民出门见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