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七大精神 加强公众科学素质建设研讨会专家与媒体代表发言摘编

2008-3-6 00:00| 发布者: mbampa| 查看: 697| 评论: 0

摘要: 2月23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组织的“学习十七大精神 加强公众科学素质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单位的40余名专家、编辑记者进行座谈。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

2月23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组织的“学习十七大精神 加强公众科学素质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单位的40余名专家、编辑记者进行座谈。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焦洪波、副理事长徐久武、刘洪海分别主持。
程东红: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
各位科技界、教育界、新闻界的专家、老领导、老朋友,还有一些今天第一次见面新的朋友,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科协书记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大家介绍一些我们了解的情况,作为对科技新闻学会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把科技界、教育界和传媒界的专家聚在一起来共商国事,表示一点我们实际的支持。
首先想跟大家简要的汇报一下,现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进展情况。《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2006年2月由国务院发布以后,总的来讲推进顺利,我个人认为推进顺利有这样三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由于国务院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所以到现在所有的省,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324个地州市,1929个县市区,也建立了本级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工作机制,我觉得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就是以往科普要不然大家就认为是科协的科普,要不然就认为是科技部的科普,要不然就认为是哪些科学家的科普,在《全民科学素质纲要》(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发布之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成为国家的科普,各级政府的职责,而且它正好呼应了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要求,所以我觉得科学素质建设工作进入政府职能和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这是两年来的收获。
第二,《科学素质纲要》提出来的16个字指导方针,初步变成了一些比较可操作的工作机制,就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科学素质纲要》到十一五末和2020年的工作要求,分解成九项任务,也就是四个重点任务,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干部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这是四个任务,还有四个工程任务,就是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科学教育与培训工程,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还有就是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最后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政策保障与监测评估。把落实《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分解成九项任务,每一项任务分别有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就是把全民科学素质国务院领导小组23家单位谁该承担什么事情都明确了职责。我举一个例子,比如领导干部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牵头部门是中组部、人事部,中组部是第一牵头责任人,还有很多相关的都是责任部门,再比如说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牵头部门就是中宣部和广电总局,所以这样一个工作机制,就是把一个好像互相都纠缠在一起的、交叉在一起的任务,最后按照九条线梳理了。比如说政策法规的这一大块保障,就是科技部牵头监测评估。我举例子就是说《纲要》不是飘在空中的一个口号或者是理想,在国务院通过的实施方案里面把它分为成九项任务来落实它,这是两年来第二个大的进展。
第三,我个人认为就是社会化大科普的格局初步形成。现在再说科普,一般在国家这个层面,很少听到有人说这就是科技界的事情,这就是科协的事情,而是一个全民的事情。还有就是各项工作都把科普有机的结合到它的主流工作里了。比如说昨天下午,我和科协常委会、科普专门委员会的委员,促进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专门委员会的委员去中国气象学会调研,国家气象局的领导认为气象科普是现在气象预报减灾防灾一个重要的方面和落实,所以他在部署气象预报防灾减灾工作的时候,从工作的部署到预算经费,到人力资源的调配,科普已经有机的成为气象部门全国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气象科普要进农村、进企业、进铁路、进媒体、进学校,这是国家气象局对气象科普的要求。全国现有800个科普示范县市区, 10万个农技协, 9000多个企业科协,都是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的支撑。另外中组部承担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每天有半个小时农村科普知识。我举这样一个例子就是我个人认为《纲要》发布了两年之后,这种社会化大科普的格局在国家这个层面,在各个部门的领导和负责科技工作的领导头脑中间,应该说伴随着《科学素质纲要》的落实,正在逐步的形成。
刚才我向各位汇报这三个方面的进展,离不开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十七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实际上是为我们科学素质建设举起了一面更鲜明、更显眼的旗帜,同时也把我们各位关心的这件事情,纳入到大局里面,中心里面,所以也是给予我们鼓劲,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我再用两分钟时间,谈谈存在问题。问题都发生在操作层面,操作层面不一定是基层,也有上层的操作层面,特别是在接口部位的操作层面怎么接?还需要哪些支持,这里包括政策,包括投入,包括考核激励机制等等。比如今天在座的三块的界面,我觉得我们现在作为办公室,我们工作还不到位,就是科技界和教育界的接口怎么样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有个案是成功的。比如钟琪老师、潘老师的报告团,比如副主席做低年级幼儿的试点,成功的案例有,但是科技界、教育界怎么携手做这件事情没有清楚。再有一个界面就是科技界和媒体的界面,像《科学时报》是科技界办的,但是他一变成媒体以后,怎么尽快的把创新成果转化为传播的资源。这里面激励政策在哪、绩效考核在哪,怎么进入到他的主流工作,其实还没太清楚。所以,我特别希望今天大家,除了在工作定位上,在下一步工作的方向上,把你们宝贵的经验和自己富有远见的,基于你们深厚学历功底的这些思考提供出来,另外也特别欢迎在操作层面到底怎么样,下一步在十一五纲要后三年,我们怎么样真正借十七大的势,把这件事情推动起来,这是要向各位请教的。最后再一次感谢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帮助我们把大家请来,也感谢大家在周六牺牲各位难得宝贵属于自己的时间,贡献给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谢谢大家!
一、关于科技界与新闻界如何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打造科技传播共同体问题
李占军:科学时报副总编辑
我提几点建议,我觉得这个概念特别好,就是从现在目前我们做科学传播一线上的实践来看,的确是存在着传媒界和科学共同体之间某种鸿沟,给我们的感觉,我觉得首先存在这种鸿沟是具有客观因素的,比如说传媒界和科学界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趋向,新闻界更多想获取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向更大范围的受众传播,科学界还是在科学绩效上追求比较多一些,现在是两个不同的工作压力。我记得从政策面上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去年还是前年,当时大概科技部、科学院,好像也有科协几个部委同时出台过一个就是希望能够在科学界加大对于科学传播的一些要求,希望科学家承担这样的责任来。刚才东红书记说的很对,就是在上位的考虑很到位,但是接口衔接上没有办法要求某一个科学家的团队在媒体的面前能够积极配合,因为要占他们的时间,他们有他们工作的节奏,有很多时候科学家是不太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但是因为科学时报建立在两院一委的基础上,科学家对我们的信任程度比较高,所以采访的时候沟通的成本会小一点,这是一个方面,这是科学界的。
大众传媒这一边其实也有我们的原因,这方面的原因就包括刚才李斌谈到的,就是我们现在很多编辑记者的群体在科学素养上面,的确不是很符合科学家对我们的要求,跟你对话的时候,科学家经常会觉得很费劲,就是要跟你从最基本的地方来说起,有的时候概念的理解,包括背景,包括方向的理解、把握都很难,经常会出现一些失误或者是错误的一些理解和说法、判断,经常断章取义,导致了科学家在向公众解释的时候有很多的成本,觉得跟你沟通很费劲就不愿意接受采访,所以打造共同体的概念下需要做很多具体的工作。
钮文异: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我回应一下,我是学医的,我们搞医学科普这方面。我们现在在做的一块,就是我们跟媒体搞一个信息分享会,当一个新的研究成果出来以后,我们把它经过有关的一些科学家组成团队进行加工处理以后,召开一个媒体新闻分享会,这是一个方案。另外一个我们现在在做的就是对媒体的培训会,因为有一些医学的内容非常专,比如说艾滋病,比如说现在我们马上要在全国4月份开始进行大力宣传的,卫生部已经发布的,就是1月4日已经正式公告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这个马上要开展全国大力的宣传,这是作为科学素养的一部分,健康素养。
金涛:科普出版社原社长、科普作家
参加这次会议是希望媒体能够重视生态文明这个概念的传播,一个新的科学观念要想深入人心,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仅仅靠科学家写著作我觉得是远远不够的,科技新闻媒体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我今天总的发言中心思想就是生态文明与中国传媒的发扬。这一次十七大报告胡锦涛总书记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这是一次完整的提出来。我认为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提出如何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明确指出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和保护生态环境这个新思路,十七大是第一次。建设生态文明可以认为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新形势提出的执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更加具体化的诠释。所以我作为一个退休的老新闻工作者,这一次十七大文件发表以后,我还是很认真看了十七大文件,我写了一篇文章就是《生态文明启示录》,在报纸上和杂志上都发表了,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应该说今天很多中国的问题,都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系。但是到目前为止,从中央大报到各个媒体光生态文明的宣传我觉得是非常不够的,只有几家报纸做了一点名词解释的宣传,我建议媒体要关注这个问题。因为落实十七大精神,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这不是短期能够奏效了,我们国家目前的生态环境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
第二点就是竖立典型非常重要,要对城市、农村、农业、海岛、矿山等不同生态类型的行业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好典型进行深入的采访,总结经验。据我所知现在每一个省都搞了一个计划叫生态省的计划,比如说生态山东,生态海南,而且国家也给予了很多的钱,但是到底怎么样叫生态省,包含什么内容,现在是非常模糊的,学术界研究也不够,国内游很多生态研究中心,但是对这个问题研究是非常不多的,宣传就更不多了。
第三点披露破坏生态典型的案例,深层揭示社会根源,引导人们竖立社会发展观,找出生态文明的路子。
第四点我也希望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和部门能够重视这个活动,中国科协和中国科技新闻学会能不能就这个问题召开一些研讨会,来使这个问题引起社会广泛重视,谢谢大家!
毛磊:新华社国际部科技编辑室主任
结合我自己的工作,我们体会学习十七大精神,当然不一定全面,但是就从我们自身工作的角度来说,我们有一个比较深的体会,就是觉得在加强科学素质建设方面要统筹好国际、国内的大局,特别是树立一种世界的眼光,另外就是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为什么要树立世界的眼光,十七大报告谈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候,在谈到统筹兼顾的时候,就是在以往五个统筹之外,特别加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我自己体会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也有一个目标,咱们的目标就是到2020年要使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要达到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也就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方面,我理解我们的眼光也是世界性的,就是我们的目标应该是瞄准主要发达国家,这是我的一点体会。
具体谈到统筹国内、国际大局,我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但是我自己在实际过程中也有一些自己想到的题目,但是也没有找到很好的答案。我觉得咱们国内的科技传播,我一直觉得国际和国内在传播内容方面,就是国际、国内这两方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特别是传播的内容方面,而且我没有看到这方面准确的研究数据,但是我感觉还是以国外科技知识为主,如果谈得更大一点科技传播,我觉得咱们科技文化在中国的科技传播可能还是一个外来物。具体再谈到科技报道的时候,就是说我们在现阶段新闻科普当中,我们科学知识,国外先进的科学知识,一些最新动态,我想从科学知识传播的角度来说,这应该是在其中占很大的比重。但是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我自己没有完全思考清楚,但是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另外根据我自己的实际工作,谈几点具体的建议,第一,我觉得现在特别缺一个权威的,特别是面向大众媒体的科技新闻权威的发布网站,就是咱们要借助新的媒体,新的技术,我们现在非常欠缺这一块。科技新闻学会做的科技期刊与媒体见面会,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事情,在世界上不敢说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在世界上是领先的,最起码好像没有见过有哪个国家专门有比较成规模的做这样一个事情,所以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在这个基础上能不能多做一些,比如说我现在能想到的科技新闻发布网站,我们自己在工作当中惯用这样的网站,像美国有这样一个网站,欧洲也有这样一个网站,都运用了很多年。我觉得这个事已经到了需要认真考虑的时候,像美国网站有一点要向中国渗透的感觉,他这个网站去年10月1日已经推出了中文版,上面主要是英文网站内容中文翻译,但是同时也包括中国学术期刊提供的新闻稿,我觉得这个动向比较值得关注。如果不是由我们自己权威部门去建设一个自己科技新闻发布网站,可能我们国内的一些重要科技信息发布渠道某种程度上把主动权转让出去。这样一个网站,主要就是把国内各个高校,各个科研机构,也就是跟科研有关的单位最新的成果由机构自己来发布,这个网站自己来做相当于认证的工作,同时可以提供专家库或者是一些科技会议的信息等等,我觉得这样一个网站,从实践过程当中体会非常有价值。另外还有一个动向就是欧洲也准备建一个类似的,就是涵概整个欧洲的,由欧盟来建这样一个东西,而且要把欧盟的这些成员国全部纳入到这个体系里面来,就是把各个国家和科研成果有关的信息,全部集成到一起,类似于这样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比如说由科协牵头来做就是非常合适的。
另外我觉得在媒体和科技界结合不好,除了媒体和科学家本身之外,可能还缺少一些中间环节,也许比较薄弱。比如说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一方面的传播人才我感觉到非常缺,和国外相比我感觉是我们目前比较欠缺的地方。比如说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有新闻官,当然跟有一些高校的宣传部差不多,但是它承担的工作完全不一样,很大程度上就是科技传播的规律,他是科技传播的专业背景,另外他做的工作可能部分的能够把记者的工作可以承担一些,把科学家的工作也可以承担一些,比如说我和科学家的距离更近,我可以帮助科学家整理他的研究成果,把它通俗化,第一步就先做了。另外就是我代替科学家和媒体打交道,媒体找科学家,我也可以作为科学家的代理人,就是类似于中介的东西,我觉得咱们现在比较缺,当然也可能有类似的东西。
另外就是人才培养方面,也许咱们可以拓宽一些思路。今天有好几位同志也都提到,比如说科技传播人才的培养,也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方式,比如像环保世纪行,采访性质的也可以,比如说李斌谈到像财经这种性质的。另外国外有一种做的就是把媒体科技记者编辑,直接把你放到科研机构里面去,比如说我也是2、3个月,中科院的某一个研究所,我在研究所里面设置一个奖学金性质的,或者是按照其他性质的,记者就是去参与科研甚至去听一些课,如果有这样的东西,这样的记者也可能会探索出新的机制。
潘厚任:中国科学院科普报告团成员
一个补充意见就是团长说的我们这个团成立10年来能够到现在这个程度,现在还是有一点应接不过来,所以现在也在扩大,包括我们团长也到各个地方培养同样的科普团。中间强大的推动力实际上是在座的媒体,应该说从一开始我们1997年9月7日第一次演讲就由北京青年报的小记者,在学校里面的小记者采访,这样例子非常多。比如说山东临沂市原来科技馆的馆长在报纸上看了一个很小的报道,后来找到我们演讲团,每年都去,已经有7次了,所以这说明媒体的作用,包括网上、电视,北京台、中央台很多都是起了作用。所以我打一个比方,我们科普团发展起来就相当于我们航天飞机的发射,航天飞机三个主发动机,一个是科学院成立我们科普团,还有一个就是中国科协强大的支持,把我们带出北京,第三就是我们科普团本身的努力。
第二个补充意见就是我觉得现在大家观念应该逐渐改变过来,就是搞科普应该作为一个科研单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并不是你可有可无,高兴就搞,不高兴就不搞,而是一种责任。拿了国家的钱,人民的钱搞科研,很多项目都是国家投资,应该回报给社会,回报给人民,这种一是责任,非得要搞,逐渐要让大家树立起这种观念,这要靠媒体。
第三个补充意见就是搞科普也需要经费。我们空间科学学会实际上有很多人承担项目,他要支持搞科普从钱的方面来说没有问题,问题是没有这个口子,就是会计报销没有名目,没有办法报。所以我一直呼吁,现在经费到底哪来,实际上国外有一种比较好的做法,我到美国航空航天局下面很多基地,研究中心我去的次数也比较多,比如说我到马里兰州格德太空中心区过好几次,美方介绍说我们所有的大工程经费,都有一定的比例要用在给公众的回报,就是科普宣传方面。太空望远镜千分之一就是100多万美元。所以我说咱们国家实际上这种措施,比如说科技部国家要重视的话,完全可以采取。比如说咱们搞载人航天工程,我们搞应用系统,不可预见费都是6%,现在很多大工程都有一定的不可预见费6%,拿出千分之一,百分之一一点都不成问题,问题就是国家要规定有这一行,会计才能报,所以具体提一个建议怎么解决经费的问题。
二、关于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科技界和新闻界共同参与科技传播问题
金振蓉:光明日报社科技部主任
现在社会上专家的各种声音比较多,怎样有效的引导专家声音,媒体确实有一种困惑,一种热点话题,总有各方面的专家出来说。由于媒体的种种局限,所以在接纳这些专家的意见的时候,往往是缺少引导,有的时候真的是抓了什么是什么,所以我想这个方面中国科协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就是可以借鉴政府发言人的这样一个制度,可不可以有意识的培养一批既是专业领域的优秀科学家,而又热心科普这样的一批人来做这样的事。还有就是以国家科技奖的奖项作为引导,使这样一批人成为中国科协科普宣传的骨干,而且形成科普宣传一种主流的声音,能不能有这样一个制度产生?
三、关于如何提高科技传播的影响力,增强科技传播话语权问题
金振蓉:十七大报告提出科技工作要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挥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这就凸显了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刚才李斌也谈到我们希望建立科普共同体的这样一个话题,因为中国科协还是科普这样一个归口管理部门,我还想重点谈一下作为科技的主流媒体和科协的关系问题。
如何增强科技传播话语权的问题,我想作为我们报纸,一直是党的重要宣传媒体,也是主流媒体,科协是联系科技界的桥梁纽带,因此光明日报加强与中国科协的联系,是增强科技传播话语权的重要保证,其实这也是主流媒体一个共同的话题。中国科协是科普的主要管理单位,为此我建议一个是发挥中国科协学术研究的优势,增强与主流媒体的互动,中国科协除了他自身开展学术研究,各种制度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以外,另外就是在这些方面的学术成果,我建议中国科协是不是能够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建立一种制度向媒体来进行通报。这样一个是对决策起到参谋作用,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给媒体提供一些资源,这是一个建议,就是形成一种制度。
赵致真: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科技之光》主编
关于科普的话语权的问题,我觉得这是抓住了要害的一个问题。因为你没有话语权,你的一切设想,一切的积极新都会成为空谈。现在很多的报纸,包括电台,包括地方电视台,基本上都把科学栏目砍掉了,可以说是70、80%的都砍掉了。这样就等于削弱和放弃了科学的话语权,总是说哪个地方沦陷了,哪个地方又取消了。所以社会来说媒体中间最具有话语权的声音是什么声音?我们既不想发牢骚,也不眼红别人,也不抱怨别人,这是市场的规律,但是总希望起码应该给科学留下一个最低限度的一点生存权,让我们也有一点声音,能够有一席之地。另外就是科学要想有话语权,必须得有一个队伍,这个队伍科学自己本身是不会发言的,他要有自己的代言人,这个代言人就必须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科学队伍,我们《科技之光》当年有这样的一个队伍,说老实话到现在很多骨干都到了别的节目,由于这一次搞节目又重整旧部调到一块儿,拍完以后又回到各自的部门,干一些用非所长的一些工作,我觉得这都是很可惜的。

宗宝泉:科技日报总编室主任

提高公众科学素质,要在贴近性上下工夫。作为新闻媒体,特别是科技新闻的传媒,刊播科技知识,直接向公众科普,加强公众的科学素质是应有的功能。但是更重要的,作为媒体应该是通过报道,激励和动员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到公众中去,去传播科技知识,从而更有效的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这一点,更是媒体的特有优势,也是更为重要的。
第一,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创业中传播科技知识,使公众在发展生产,得到经济实惠的同时,提高科学素质。
第二,在科技的报道要突出通俗化,要突出解读性。从加强公众科学素质建设的角度讲,就是如何在更多的贴近性上要下工夫,在科技报道当中创新报道形式,突出解读性和通俗化,把纯粹的专业的术语留给专家,把科技知识传播给公众。
第三,要加强公众科学素质建设,作为一个新闻传媒,要紧贴新闻的热点和公众的关注点,以新闻事件为载体来传播科技知识,提高公众素质。
刘民朝: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科技专题部主任
我准备的题目是提高科学传播影响力的几个途径,我认为是四个方面:一个是要研究受众的状况,摸清传播对象;第二是增强队伍素养,提升传播艺术;第三是汇成强力合势,构成年度平台;第四就是细化国家战略,确立扶持政策四大方面。我今天重点谈第一点就是研究受众的状况,摸清传播对象,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就像打仗一样,如果你摸不清对方或者是对手的情况,那这个战争是不能胜利的,都是空对空的。
正好我们电视台因为比较重视整个观众的状况调查和收视调查,所以做得比较细,花了很多的经费来做一些观众的调查,不光是电视观众,是对整个中国人的生活状况和行为方式做了一些摸底,这做得比较细。每天各种人他一天的安排是什么,什么时候上班、下班、路上,包括打麻将,包括聊天,包括读书、看书、上网,包括看电影,参加展览等等各种活动都有一个信息的统计,基本摸清了我们整个受众和公众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可以供其他科技传播机构作基本参考。建议中国科协牵头,花一定的力量做一个目前真实的公众科学素质调查。
四、关于如何加强科技传播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科技传播水平问题
刘民朝:下面我简单说一说别的想法,像增强队伍建设,队伍的素养问题确实是问题,我们很多科学记者本的素养,尤其是一些科学素养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的增强,但是人文素养的基础很重要,不能否定,但是要加强一些科学方面的素养,加强一些和科学家交流的能力。这里面不光是培养提高的问题,还要重点吸引一些高水准的人才从事科学传播。

伍刚:中国广播网副总裁
我是来自网络媒体的代表,今天大家很多都提到了网络,我觉得现在是可以用三个新来概括我们现在所处在的一个时代。
第一就是人类第三次新技术浪潮的时代,基于互联网带来的一个新时代。为什么这么说?在十七大报告里面特别提到了要加强互联网的管理和建设,在2007年1月23日政治局会议里面,总书记也特别强调了互联网文化建设。互联网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自从发明电灯以后最大的技术。世界500强的企业,前10位的首富的一部分,都是基于新型的互联网技术起家的新贵。我们也应重视借助网络来提升公众科学素质。
第二,媒介是新生代的受众。很多事情包括我们传统媒体的一些活跃的事件,新闻热点首先是来自于网络,可能也会止于网络,最终集大成于网络。新生代他们的消费习惯,他们对科技接触的习惯这是我们值得研究的对象。科学素质要从新生代开始,85后或者是90后他们首先接触最方便的媒体,基于Google,互动网随时都会保持对最敏感新闻事件的密切关注。比如说嫦娥飞天,搜狐做了一个动漫,很方便就普及了关于飞天的科普知识。
第三就是新机制。国外有一种组织机制,我觉得现在中国科技新闻传播学会,中国科技记协可以参照中国环境记协,成立网络媒体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专门成立互联网新闻服务协会,加大日常组织的力度。还有中国记协已经在中宣部同意下,开展了两次基于互联网新闻奖评奖,在这方面有一个奖励机制。美国有一个(英文)奖,雅虎或者是哪个网络总裁获奖,奖金不高,但是很多IT老总都非常看重。组织保障还有一个就是活动的创新,中华环保世纪行,中国质量万里行已经成为品牌。集合全社会的公众科学素质,关键是我们的执政者科学素质的提升。现在我们的国纲是科学发展观,科学两个字是放在前面,事情、国情、党情、民情都非常重视到了科学的重要性,科学的规划不能盲目发展,不能硬发展,不能死发展。中国广播网去年参加中国新闻奖评奖就是科学发展观大型系列主题报道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就是宣传如何科学发展,受到所有评委一致肯定。包括还有创新型国家执政理念宣传,结合党纲、国纲来进行国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尤其是执行者科学素质的提高。最后就像我们医务保障教育机制一样,把人均科技,每一个公民拥有科技素质应有的保障经费落实到从娃娃抓起。中央电视台曾经拍大国崛起就讲到德国崛起,德国的崛起就是从小学生的课桌上崛起的,就是从教育抓起,教育的核心就是科技素质。最后形成一个财政保证。
最后希望我们这一种论坛定期形成一种沙龙,形成一种话语,影响更多的人,是为我们如何更好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网络文化的中华文明精神家园建设,提供一个有力注脚的平台。
五、关于如何建设科技界、新闻界互动平台,形成无障碍沟通机制问题
李斌: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政文采访室副主任
关于媒体和科技界面怎么结合,我提几点具体的操作性建议。
实际上前年科技新闻学会组织讨论的时候,我们曾经提过一个建立新闻低保,就是确保大众媒体一定量比例的科技传播比例这样一个建议,我想我今天也是主要提这个,就是打造科技传播共同体时不我待,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责任。因为我们长期在科技报道第一线,现在我们这个部门承担了新华社除了科技报道以外,包括时政报道,包括党政工群、公检法司、教科文卫都在我们这个部门,我们深感科技传播这一块力量很弱,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科技界和新闻界如何结合,打造科学共同体,这也是从上个世纪40、50年代就提出来的一个概念,这个共同体应该是科技传播的共同体,而且这个共同体有很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包括紧迫性。打造共同体除了这两个界别,还要依靠党政的力量,包括企业和专家的力量,包括其他的社会力量。比如说企业的力量,我觉得我们是可以有操作的空间。
最后我说一下我们具体的实践。第一就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刚才东红书记介绍说我们确实做了很多的工作,有很多的进展,但是说实话我觉得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或者有可为之处。围绕大众科技传播能力这个实处怎么落。
第一,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和中介的作用。当务之急的任务,建议中国科协等相关部门能不能委托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做一个全国较大范围科技传播现状调查,这个调查我建议紧密结合改革开放30年来进行。改革开放30年创造了一个中国奇迹,这个中国奇迹里面科学因素,科普贡献究竟有多少,我觉得要做这个调查,包括和传播现状结合起来,可能会发现很多的问题,当然成绩我们不容否认,通过问题来促进工作我觉得是不容乐观的。中国的自主创新到底做了多大的贡献,如果没有神舟,没有超算,没有方正,中国的自主创新没有更多的话题说,包括科学普及这一块,如果结合起来这样一个报告,上升到部委的层次,做出来以后可以进一步往上报,这样我想可以更多的起触动作用。
第二,建议进一步发挥期刊媒体和科学界见面会的作用。如果能够进一步投入作用会更大,我们新华社也报道过见面会的文章,像驻华医学杂志报道以后,新华社有一个覆盖全世界采用统计网,900多家媒体的统计网,包括网站,发出去以后50、60家采用,效果很好。
第三,建议参照国外的经验,由中国科协和全国主要学会共同筛选,委托科技新闻学会来建立一个专家库和记者库。这个库建立以后,作为能力建设的一部分。
第四,建议设立中国科技传播奖。如果这个奖能够设立,我觉得是引导性很大,积极性很大,分个人奖和组织奖两个层面,我觉得要更大关注组织奖,除了精神和物质奖励以外,吸引更多的新闻组织机构来进行传播。
第五,建议三个月或者是不定期的做一个科学传播的短期班。
另外建议能不能替一个目标,十七大提了两个基本享有,到2020年两个基本享有,我们能不能提,或者建议或者是呼吁第三个享有,即人人享有科学素养、科学精神,15年以后这个精神应该实现了。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共同的目标,谢谢!
邓希贤: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
我今天的发言题目就是新年寄望科学记者,我觉得科学记者除了采访一般的科学新闻以外,我觉得还可以做很多的工作,特别是刚才很多同志提出来要做科学传播的共同体,实际上也就是要搞好科技界和新闻界的接口。因此我想至少在三个方面,科学记者可以发挥作用。
首先就是要打破科学的神秘感,拉近科学家和公众之间的距离。1978年美国时代杂志科学记者历时十年写了一本书,叫《创世纪的第8天》。他就是面向普通读者,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而且很严谨生动,首先不能违背科学性,严谨生动介绍了20世纪分子生物学三大发现,遗传密码、基因、RNA螺旋的功能,他着重介绍这三大发现的来源,特别是科学家的思维和个人风格,如果说他们当中每一个人都只专著当中某一个线索或者是片断的话,就能够让作者看到整个发现的全貌,不仅对普及最新的科学知识,他非常有趣,不光是讲成功者,也讲竞争当中的失败者,将他们争论的焦点解决这个争论的一些过程,因此让人看了以后兴趣盎然。他除了介绍最新的科学知识以外,还对创造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他这本书出来以后,有人就盛赞这本书具有历史文件一般的重要性,就是他的上百万字素材,都被收入到美国哲学会永久保存。因为这些素材对当时130多位科学家,其中得诺贝尔奖成功者只有很少的数,130多位当时的科学家面对面的采访记录,他的事件描述相当细致,内容很详实,其中不少科学家还提供了自己写的文稿和笔记,有的科学家多次接受采访,亲自审阅他写回来的科普文稿,成书的时候,这些科学家有一些已经死了,已经作古了,更显得此书的弥足珍贵,所以我觉得我们中国的科学记者单纯的新闻采访之外,也能够出这样一些书。
第二点,我觉得科学记者应该配合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宣传上作用,做专题系统的采访。比如鼓励更多人去追求高超的职业技能,才能促使中国由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尽管文中可能没有一字提到公民素质教育问题,但是总不能说这与公民素质教育无关。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科学记者不能满足于新闻采访,应该广交学界朋友,把他们的科学智慧发掘出来。比如说刚才大家提到王绶琯院士,他是1984年参加创建北京青少年科学基金会,1986年创建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至今历时10年,王老把它看成自己组织研究的一项课题,还包括一些中学老师坚持了十年研究,体现了老王的教育思想对于青少年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如今王老已经80几岁了,但是去年又在多所校园开展科普活动,像王老他的所思所为值得我们系统的跟踪和研究。
刘民朝:另外关于汇成平台的问题,重点我想讲一下科学界和媒体应怎么充分的接触。现在等于是两项不接触,科学界和媒体接触不是很充分,而且科学界多少有一点不屑于和媒体界接触的倾向,当然媒体也有一些问题,一宣传反而怕给弄坏了,所以要提高我们自身的艺术和素质,但是科学界也有责任主动和媒体进行接触,所以两项要很好的接触才能很好萃取这方面的精华。
另外政策也很重要,如果没有政策的保障,很多的问题做不成。现在我们媒体都有自己的任务,像电视台两个指标,刚开完工作会,你这个频道要完成多少收视率,要完成它就像科学家完成科研任务一样,另外多少收入,因为我们国家很特别,除了几个大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这都是国家重点扶持,经营多少钱是属于国家,当然这里面也要收税上缴,而我们完全是靠自己挣,国家完全不给钱的,各个媒体照顾自己的利益这是肯定的,这种情况下国家有没有一些政策,比如说资源问题,资源怎么共享,包括电视台,包括媒体做的一些东西,科技这一块就不要监管起来,就要拿到中国科协整合平台去整合传播,这样的政策都是可以定的。另外像李斌提到低保制度的问题,能不能规定一些硬条条,比如说有多少时间,多少份额是做科学传播的,包括报纸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扶持政策,这样就好做一些,我就说这四点。
尹传红:大众科技报总编室主任
先从一个感受开始,前两天和首都讲坛具体操作者谈了5个小时的科普,他的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震撼。比如说他谈到了他认为我们一些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他们的生命是不完满的,为什么呢?因为学了很多的知识,一肚子学问,却倒腾不来或者是表达不出来;另外一方面是随着门类的提升,增长的是傲慢,是高高在上,所以他们需要一个平台传递科学家的声音,为公众解惑释疑,帮助他们理解科学,欣赏科学,应用科学。反过来公众的一些困惑和问题,也给科学家以提示和关注,使得他们的研究和思考更具有针对性,所以这个观点我特别赞同。这里面也提到什么样的一个平台,怎么样利用好这个平台。所以建议科技新闻学会在推进公众科学素质建设方面,搭建科学家和公众交流方面也能做一些类似于平台方面的工作。
第二个感受就是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是全国人民的事,是全社会的事,应该全方位的来看,甚至也应该纳入创新文化的范畴和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传统科普与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提高有什么样的关系,传统科普是手段,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目的。另外周光召院士也有一个观点,就是涨科普是水,行科技创新之舟,这从根本上可以认为我们可以解决一个创新源的问题,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
再从科学素质纲要工作本身来看,明确公民素质建设的着力点是全民,以及实现科学素质教育以及公平普惠,尤其关注教育程度较低人群科学素质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人群间差异明显,在考虑到科学素质本身的程度性和历史动态性以及我国公民不同群体提高科学素质要求的多样性,因此有必要分类型、分层次制定和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标准,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而我们与此相关,就是刚才提到传统科普或者是我们的科普教育,应该紧密围绕公民科学素质最关键、最基础的问题来开展,也包括我们近几年倡导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这些都是互有关联的。
但是具体怎么落实,即通过科普手段达到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目的呢?这是我们科技新闻工作者在具体操作上应该深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不能只是坐而论道,流于空泛。我们在讨论改版时认为把报纸定位定在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己任,围绕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要求,展开科普报道,面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在更具体的操作方法上我们也想到分解化、具体化及分类型、分层次的制定报道方案,从去年9月份开始,在我们《大众科技报》上就出现了一系列的栏目,上面一个题目就是贯彻科学素质计划纲要,第一是高层访谈,第二就是专家署名文章;第三是科教观察,就是政策的层面来解读,围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或者是这方面的建设所出台的一些政策和新的观点;第四块是基层扫描,就是具体的基层在公众科学素质纲要建设这一方面所有的一些具体的工作;再一块就是地方互动,地方非常需要有关增进公众科学素质建设方面的经验交流一些东西,所以在报纸上也能得到体现。更具体的一个层面就是百姓生活,就是与百姓相关的科普文章,也分了一些类别,这半年的实践基本上是按照这一块,而且体现在不同的板块。不同的板块也有不同的定位,这样我们认为也许形容起来是大而空的架构的东西把它化解掉,体现在一些具体的报道上,但是我们只是很初步的尝试。
最后想谈一点如何推进科学素质纲要,从理论到实践已有不少专家和学者、同行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中国科普研究所下属科普研究杂志,最近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比如说去年第六期发表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研究,第五期发表我们在座曾国屏教授中国公民科普建设的论文,讲到一个观点值得我们注意,也和前面提到的平台有所关联。曾教授提到如果科学是日常经验思维的精致化,学院科学就更应该成为科学素质建设的道路,就是要结合现实和生活的后学院科学进行科普,从而全面引导公众理解科学、应用科学。我本人既是一个职业化的实践者,又是一个理论上的学习者、体会者和思考者,所以希望今后在推进公众科学素质建设这一方面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李新彦: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人民日报社教科文部原主任
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见面会,搭建科技与媒体沟通的桥梁。
今年1月,由大众科技报和中国公众科技网联合举办的2007年中国十大科普事件评选活动揭晓,我们所搞的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见面会制度建立,推动最新科技成果普及入选,名列第二。
我理解科技期刊与媒体见面会制度,这是在科技界与媒体间架起一条沟通的桥梁,不仅是为专业的科技期刊扬名,也把锁在科技象牙塔里面高精尖论文解放出来,进而走进千家万户,有利于公众提高科学素质。期刊范围逐步扩大,收稿范围、稿件种类,科技成果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为见面会的后续发展提供较为坚实的基础。从第五期开始,期刊参与范围由原先试点的13家科协所属的A类和B类精品期刊,扩大到全部精品期刊的45家,另外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学术期刊中国科学,从第八期开始也参与见面会,连续好几期重点推荐了论文成果,效果很好。
第二就是对科技期刊写作良莠不齐把握不全。经过13期的实践,新闻选取写作水平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也有一些因为专业性太强,编辑在陈述中很难把握专家所提及的重点和要点。
第三就是媒体与记者重视逐步增强,新闻报道形式多样化呈现,见面会13期推荐中粮和成果使媒体记者尝到了甜头。详尽报道科学家其人及其研究成果最新进展,全面描述科学家的生活,生动还原了科学家本身,让民众不仅了解科技成果本身,也透过科技成果看见了科学家背后的故事。实际上见面会也搭建和培养科技记者的平台,这是同台竞技的舞台,一年下来参与的记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就简单汇报这些。由徐总来补充。
徐九武: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科技日报社原总编辑
刚才李主任已经讲的很充分了,我简要做一个补充。一个问题就是建立科技界、新闻界之间良性互动平台势在必行。李斌上午提到打造科技传播共同体的问题,我感觉到这个平台,也是这里面一个组成部分。现在科技界、新闻界的交往比过去有很大的改善,应该说比过去好多了,但是仍然存在沟通不畅,交流不多的问题。除了少数名家以外,大多数的科技工作者很少与新闻界联系,他们的工作不太为世人所了解,他们的思想理念和方法等等,也很难为外界所认识和交流。他们的论文成果,也很少有机会为社会公众所分享。除了获奖国家奖或者是省部级奖的以外,大多数成果很少有机会跟公众分享,更谈不上良性互动问题,这对于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也就是加强公众科学素质建设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究其原因是很多的,我感觉到这个原因既有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工作上的问题,也有体制上的问题。比如说科技工作者因为担心新闻炒作出现不是或者是歪曲的报道等等,对于新闻记者存在一定的疑虑或戒备,存在着怕见记者,怕与媒体打交道的问题。新闻媒体也觉得有的科学家脾气大,难打交道,存在这样的疑虑,这样就在思想上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障碍,影响了双方之间在更高层次上的互动和交往。从体制上讲,科技工作者与新闻工作者隶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传播的业绩的好坏,不与其考核挂钩,就是科技工作者科技传播干多干少好像没有关系。另外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言多必失的问题,存在一定的风险,从而使得科技工作者缺少参加科技传播的动力。同样新闻工作者也因为科技稿件比较难写,节目难以制作,和科学家打交道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影响了从事科学传播的积极性。同时缺乏必要的沟通机制,也是科技传播中容易出现差错,误导公众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科技界与新闻界之间建立起沟通互动机制,让科技工作者的声音能够直接的、快捷的、科学的通过大众传媒传达到公众身边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而学术期刊见面会有望成为科技界与新闻界实现互动的一种有效形式。
另外就是如何把见面会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提升它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我感觉到最重要就是要调动三个积极性,这三个积极性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要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相对稳定的记者队伍。我们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召开的这13次见面会当中,涉及到的媒体有30、40家,是这样一个情况。会上我们曾经要求媒体尽量安排富有科技背景的记者参加会议,并保持与会记者的相对稳定,要在实践中不断扩大见面会的范围,壮大见面会的队伍,发挥新型媒体的作用,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就是要提高科技界参加见面会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这里面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要提高专家中的权威性和综合把握能力。首先要不断提高专家成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不断扩大专家成员的规模,挑选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轮流来参加评审工作,同时增加新闻宣传力量,逐渐形成一个专家库。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要调动论文作者参与见面会的积极性,今后要在进一步调动科技界积极性的方面要下工夫。
第三个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科技期刊的推荐能力和写作水平。在这个问题上,我感觉到要使学术期刊同志认识到,除了做好本学术领域的工作外,向公众传播科技知识,这应该是贯彻纲要精神,是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个义务。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关于调动参加科技传播的积极性,李斌提到设立科技传播大奖的问题,我认为应该设立科技传播奖,应该是作为国家奖励办公室的一个奖项。现在是新闻奖,中宣部认为原来评选的奖太多太乱,一律把新闻奖取消,就留下中国新闻奖一个奖项,我感觉到科技传播奖应该列入到国家科技奖里面,包括科技传播,也包括科技界,包括新闻界,科普界,或者是做出优异成绩的都应该获得这个奖项。
第四个方面就是探索更多更快更便捷更有效的传播方式,今后推出的论文都在科协网发表,另外与中国人民网建立中国科协专题。刚才毛磊提到传播方式上我认为要进行改进,除了请记者到这里来参加见面会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形式来扩大它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个见面会还是在探索和实践过程当中,希望大家共同关注这个事,多提意见,共同来把它改进提高。
六、关于怎样形成让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技传播的社会氛围问题
李占军:
感谢新闻学会组织这样的活动。刚才也有专家提出来是不是可以形成一个常设的交流机制。
第一想谈一下听下来的一些感受。从我自己的感受来确认一下,就是科学传播的最终功能是什么?包括上午张开逊教授,还有其他几位专家都谈到科学最终的功能应该是改造国民观念。从科学传播最终目的上来讲,可能还是要如何来正确的看,第一是如何了解,第二是如何正确的看待,作为科学传播应该把这个责任承担起来。要是仅仅的从科学的角度去看科学,传播的效果会打折扣。
第二就是谈一点困惑,就是关于科技新闻市场化的问题。为什么这样讲?因 为我参加中宣部的通气会曾经听到过李东升副部长的一个说法,他认为虽然很多主流媒体称自己为主阵地,但是他认为没有很好的承担这些功能,就是因为我们在很多传播上实际上跟老百姓是有距离的。就拿科技新闻宣传来讲,如果我们做的新闻科技产品老百姓不愿意看,传播角度比较单一,收到的传播效果很差,我们也很难在提高科学素质当中承担应有的责任,我们很难称自己是科学传播的主阵地。紧接着带来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踏踏实实做内容,很好的设计科技传播的东西,市场就一定能够认可?因为现在市场最终的功能就是它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市场就是利润最大化,他会捡最挣钱的东西给你资金支持。
包括大家谈到很多科技传播的理念、做法,我想我们做一线报道的人,其实都是知道的,但是知道为什么仍然没有做好,就是仍然没有达到某种期望值的程度,这就说明还有一些很根本性的问题。大家也许羞于讲出来,或者是提不到某种日程上来,所以没有浮现出来。前一阵有一些科学人文学者探讨问题的时候,其中就谈到科学新闻从信息属性上来讲到底归到哪一类里面,由此我们可以给它一种相应体制的待遇,比如说科技新闻算不算行业信息,它能不能形成上下游之间产业关联或者是信息关联,由此有人能够通过我们的信息支付,来给我们买单。比如说财经新闻,很多人给它买单,科学新闻算不算。实际上大家上午的讨论没有明确,包括我们今天放在十七大学习的主题下,实际上科技传播最终还是要为国家服务,科技新闻从属性上来讲是一种公共产品,如果从纯新闻的角度来讲,它可能不完全是,但是如果站在我们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这个角度来看科学传播的话,就带有很多公共产品的功能,就是从信息属性来讲带有由国家买单的理由。
我们也做了很多的探讨,科学时报也是作为一个科学传播很重要的一个媒体,当然我们也很难说自己做得怎么样,实践的过程当中碰到了很多的问题。因为我觉得在实践过程当中,由于你做了一批好的新闻产品,大家也觉得媒体从总体上来讲还是很值得阅读,能够更新你的知识系统,能够带来很多现代科学理念,有很多赞誉之词,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我们整个资源的投入,导致了对传播技术的精益求精这样一种精进的状态,不得不向某种权势群体让步,向某些有偿的东西让步,导致采访的投入,包括技术上精益求精的努力,都受到了很多的影响。其实这个问题最终我想会浮现到表面上来的,其实现在理论界都在批评市场原则理论最大化的原则,包括我们国家的粮食问题,为什么现在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因为它不符合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虽然距离我们今天谈科学传播的话题比较远。因为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尤其是90年代以后,市场的原则实际上是渗透到了我们社会方方面面,包括科学传播领域。在这种时候,这样一个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这样一种传播,如果得不到某一种公共投入的支持,我想很多东西可能会流于空泛。
钟琪: 中国科学院科普报告团团长
从我们团里面就可以看出来,科技人员怎么会很热心的大家都去搞科普。我觉得就需要钮老师所说的定政策,定评价政策。各位是最多鼓吹鼓吹,真正大权没有落在科学院,也没有落在中国科协手上,你没有这样一个评价体系,你让科学家来搞科普何其困难。正因为现在很多人就觉得科普,我干了10年,群众对于科普怎么理解呢?科普报告有什么听头,就是这样。
精彩的科普实践太少,好的科普报告他也要听,否则耽误他时间,给我一个小时已经给我面子了,所以要查责任,应该讲科普报告的责任,就是社会上好的科普报告太少了,这是一个问题。整个科普报告,包括科普活动在群众影响不高,有知识的人不看重它,没有知识的人也不看重它,因为它没有味道,所以科普在我们社会上处在这样一个情况。
我们就是要改变这种看法,我们提的口号就是科普报告要出精品,要不就不要讲,要不就要讲好,讲不好就要从团里面出去,何必弄一个人来宣传我们科普的演讲不好。所以我们科普演讲团说实在话,2/3以上都是研究所的所长、局长、博士生导师,职务职称都很高,而且提的口号就是出精品,所以到现在为止讲了3500多场,听的人是130多万人,这130多万人都是面对面的,学校拉线,闭路电视都不算,就是面前坐多少人,就统计这个人数。我们基本上是回头客,就是讲完一次又来请你讲,所以我就是说遇到的冷面孔都是第一次去,回头客主动来请我们的,那是敲锣打鼓,说明学生群众还是很有求知欲的,关键就是我们有没有好东西给他们。
王渝生:中国科技馆原馆长
十七大有一个新的提法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今天学习十七大精神,我觉得应该把我们科学素质建设怎么和十七大最新的提法,最新的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结合起来。建议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设一个课题,就是科学素质建设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搞这样一个课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程度,都把这个问题讨论好。同样的,媒体也把这个问题讨论好。文明素质应该包括思想道德、科学、人文、健康。
李占军:刚才王馆长提到报告当中新的提法,我觉得心里面还是有一些共鸣的。因为十七大提到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可能这跟面临全球对于中国文化逐渐认同过程当中的困境有关,因为我们要开奥运会了,我感觉到在奥运会整个前期举办过程当中,现在担心最大的地方就是关于文明素养问题,所以我觉得在科技文化素养层面把它提升到文明素养层面之上,既体现科学另外一个功能,也体现到中华文明逐渐融入全球文化当中的内在要求是有关的。
七、关于“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背景及把握问题
张开逊:中国科协常委、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对人类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将更加深远。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一个共同的话题,就是“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的问题,在这里我首先想谈一下我自己对科学普及背景的一些认识。在国际上为什么大家把它作为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呢?我想有三个原因:
第一,近代科学诞生之后,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科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远,几乎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但是同时出现了一个悖论,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已经远离人们的经验和常识,甚至远离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文化,使得人们对科学越来越陌生了。
第二,在世界范围内,现代科学技术存在着人类的各种愿望,这些愿望有聪明的愿望,善良的愿望,还有自私的愿望和愚蠢的愿望,这些强有力的现代技术,被人类的愿望驾驭着,正在把人类引向一个可能是不安全的未来。在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够深刻地理解这些愿望的科学和技术基础,那么人类很难规划自己的行为。
第三,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认为维护人类文明,保持人类的秩序,最重要的两个精神支柱,一个是法制,一个是道德。现在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这种传统的看法是不够的,因为在今天,在科学技术发展异常迅速,而且深入人类的一切活动的时候,因为心地善良的,具有崇高道德感的,而且具有极强的法制意识的人,他完全有可能由于不理解自然的规律,不理解人类的科学活动可能产生的后果,而做出错误的决定。所以在今天,在现代社会,构成现代社会的精神支柱应该再加上科学,应该是法制、道德和科学共同保证人类的未来的安全和幸福。
科学普及对于国内来说,我觉得除了我们必须考虑国际这三个共同的背景之外,还有自己三个独特的特点:
第一,中国古代没有越过近代科学这道门槛,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实际上是不包括我们今天所说的近代科学和现代科学的,广大公众对这些近代科学和现代科学所必需的常识性的原则,相对对来说还是相当陌生的,很多问题是处在认识的源头上。
第二,中国目前的基础教育程度,中国公民普遍受教育程度是偏低的,加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教育的公立性和过分强调它的工具性,加剧了科学文化的缺失。
第三,开放改革以来,中国生产力的突然解放,为每一个地区,为每一个机构和每一个个人都提供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展现自己创造才能和发展、创造富裕的经济环境的那种机遇,这个时候在很多地方,在缺乏科学素养的人群中,人们常常会以自己的冲动和市场的诱惑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在这个时候,特别需要科学为他们保驾护航。
三、从科学传播的历史的重心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普及现在面临特殊的一些问题。在19世纪以前,实际上科学普及早就开始了,在那个时候科学普及,人们主要关注的是知识和技术的工具性的普及。在20世纪中期以后,特别是科学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介入了人类的经济、政治、军事之后,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科学普及应该有新的内涵,它的重心转移,应该转移到三个方向上去:
第一是科学成为大众文化,成为每一个公民习惯的思维方式,使他们能够理性的看待世界,能够以科学的创造性开拓自己的事业,同时能够以前瞻的姿态思考人类的未来,我想这是科学文化最本质的内涵。
第二是现代科学普及应该为人类古已有之的与人为善的人文情怀赋予崇高的涵义,如果离开科学,那么很多人文情怀将只会停留在表面的口号上,只有真实的科学能够为崇高的人文情怀赋予新的含义。
第三由于人类现在的活动正在动摇文明的刚性框架,在这个时候,新的科学发现应该以非常积极的姿态与哲学家合作,启发人们思考人类未来的问题,哲学的本质是对人类活动的反思。如果这种反思带有现代科学的色彩,那么这种哲学的智慧,对人类的影响就将更加深远。
我记得一个在国际上发生的事实,国际上出现了很多科学普及的大师,大家印象最深的应该说是卡尔萨根,论文章发表的数量和涉及的领域来说,卡尔萨根并不是在国际上科学普及做得最多的人,可是他的影响最大,他的13集电视片《宇宙》,最引人注目的不是他在《宇宙》中所讲述的那些很多天文学家都讲过的宇宙知识,而是他率先把宇宙和人类的未来联系在一起,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人类在地球上的真实处境联系在一起,使人类以新的方式,以新的哲学观念思考自己该在地球上怎么做,我想卡尔萨根的《宇宙》在世界上能够受到强烈的关注和引起巨大的反响,它的原因就在这个地方。
我想我们今天的科学普及工作,应该既关注传播普及科学和技术的工具性智慧,又同时关注使科学成为大众文化,为人文情怀赋予崇高的含义,为哲学赋予新的内涵,催生新的哲学智慧。在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普及本质上是一种满足多方面、多层次需求的学术活动,如果没有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科学普及的效果是要打折扣的。人类的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是在寻找两种宝藏,在科学的高峰埋藏着两类宝藏,第一类是埋藏着大自然的规律,大自然的现象,这是科学家们的事情,另外一类宝藏是埋藏着科学的人文价值。这些科学的人文价值为人类带来直接的利益,关系着人类的未来,所以我想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科学普及工作是一种任重道远的,非常艰巨的,非常艰深的工作。
我们过去,特别是在60年代和70年代中期的时候,曾经多次幻想过什么时候科学普及能够在中国成为一项国家的目标和政府推进的事业,那个时候我们几乎是一个梦,今天这个梦已经变成现实了。我衷心的祝愿中国科学普及事业取得辉煌的成功,祝愿我们的学术界像关注人类发现自然奥秘一样关注科学成为大众文化,关注科学和人文、哲学的结合。
八、关于重视生活科学的传播问题
曾国屏: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所长、教授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就是我们国家做了西方关于科学素养的思想概念测量和方法,进行了几次全国性的普查,普查以后这一数据跟国际上美国、日本、欧洲的情况进行了比较,一般来说科学素质的问题是和经济文化整体的水平是有关的,可以想像得到我们国家测量的总的结果是低一些,这也是正常的。但是在正常中,我们就发现一些反常,在总体的趋势,世界各国的趋势都相同,我们国家的趋势大体上也相同的情况下,也发现中国人对某些问题的理解,甚至在世界上是得分最高的。这样的反常就促使了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点思考,具体在文章中比较多。第二关于对于科学方法的理解也是如此,中国人对于对比实验的理解比较低,但是对于概念的理解是相当高的,这也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第三还发现按照对科学感兴趣的程度,也是世界上,甚至很多方面是最高的,特别是在今年美国一个月以前2008年科学指标上,还专门指出了这个问题,就是中国人对科学感兴趣的程度,按照测量的结果来看是很高的。但是科学素质方面测量来看又是比较低,高兴趣和低水平,或者是低素质之间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此我们就对这些数据进行了一个分析。分析发现了这样五个特点,把这五个特点概括一下,最后想概括成一个概念,叫生活科学概念。
第一点,是跟生活基本需求相关联的,中国人得分是很高的;
第二点,强调直接能够看到现实的效果和效应的,能够直接感觉得到的,这个得分也不比发达国家低,也是很高的;
第三点,跟社会知识,像科普我们到社区调查怎么科学的填报高考志愿,下岗职工社会关怀等等跟社会相关联的得分也是很高的;
第四点,生活实际工具看得到效果的得分也是比较高的,就是在生活中往往看科学健身,科学养生,科学饮食等等这样一些东西,实际上这种科学和教科书的数理化还是有一点区别;
第五点,中国人关于神这方面进化论的认知得分是很高的,关于地球是不是围绕太阳旋转这样的问题得分也是比较高的,马上我们就想到实际上这是和文化传统和文化气氛是相关的。因为中国有无神论的传统,所以对于进化论接受就比较容易一点,因此得分比较高。
我想回应三句话,第一句话就是刚才几位专家提到的几个问题,可能是一个科学和教育的接口问题,中间的接口机制;第二句话就是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给清华大学创收第一个大院,其他像传播学院、人文学院办的国学办,计生委班等等,我就没有看见过科学普及传播班,中间有一些具体的问题,这是第二句话,也就是机制需要研究;第三句话就是要搞一个关于研究生课程班,报告都做完了,马上就要进行招生,大概有这样一个情况跟大家通报一下。
九、关于公民科研问题
任定成: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我现在提出公民科研这样一个东西。我讲四条,什么是公民科研,我们为什么需要公民科研,公民科研和其他形式有什么区别,怎么搭建公民科研的平台。
什么叫公民科研?国外都叫Citizen(英文),这很广泛,国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浪潮,在中国没有任何的反响。什么是公民科研?就是老百姓和科学家具体做科研研究项目,做出这种研究的一个特点是适合于公益性的,比如说环境、地方病、地方灾害,而这样一些数据是没有的,已有的科学研究里面是没有的;另外科学家在里面起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会让你变成民间拍脑袋随意的研究,而且这种研究结果还是可以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就是一个科学研究活动,要通过一个一个项目来实现。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如果要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可以让那么多的业余科学家和一些志愿者参与到我们的科学研究当中去,通过参与科学研究也接受科学研究的规范的训练,这同时就是科学方法的一个普及过程,同时也让我们一些科学家,通过一些设计公益性事业的项目,能够把自己研究的方法更多的贡献给我们的社会,同时这也是终身学习的过程,也是科学界和公民双方都受惠的东西,这是第二点。
第三就是公民科研与其他科研形式的区别。首先它不是民间科学,是严格意义上主流科学能够研究的科学所认可的;第二不是技术革新;第三它不是原来的科学普及,我光告诉你一个事,而是公民要参加研究;第四它不是纯粹的实验室研究,不是科学家关在实验室里面研究。
王渝生:我觉得目前中国的实际状况,科研还是限制在科学共同体,科学家群体,科研机构和大学,你说全面健身可以,老百姓都去锻炼身体,要说全民道德教育也行。我当科技馆馆长的时候伤痛脑筋,很多人跑来说要解决什么问题,也就是说科研有一定的规范基础条件,如果一般性的公民提倡这样一个公民科研,实际上科学家搞科研课题牵扯到公益性,牵扯到数据调查,他也会去做这方面的工作,我觉得不必在目前中国现阶段去强调公民科研这样一个问题,可能弊大于利,这是我的一种感觉。
王延祜: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
我本人来参加这个会议有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学习,丰富我的知识,提高我的能力;第二个任务是研究落实大家的好主意、好建议、金点子。应该说我参加这一次会议很受教育,收获很大,大家很多有意义的,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我们和科技新闻学会一起来研究,在我们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工作当中加以推进和落实。
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来看,我们去年一年工作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之下,在我们在座的为代表的科技界、新闻界的共同努力之下,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2007年1月12日,也是参加我们科技新闻学会组织的关于加强大众媒体科技传播能力建设的研讨会上,大家谈得比较多的是科技失语的问题。一年过去了,今天是2月23日,一年多,我们今年谈的主要还是加强科技界、新闻界的协作和联系,加大科技新闻工作的力度,在这方面一起来群策群力,来进行研讨,这是我们科技新闻工作的一个非常大的进步,非常可喜的进步。在2008年1月18日的时候,也在这个会议室,我参加的我们科协学会部组织的全国学会学习贯彻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的讲话的精神上面,听到了科学界的声音,对于我们新闻媒体,大众媒体的呼唤和呼吁。在那个会议上,全国学会有10几个,参加的有四个院士,强烈的呼吁和新闻界结合,加强联系,增进理解,有很多他们的愿望,也有他们的顾虑和担心,也有他们的积极性,刚才大家实际上都涉及到了。就是能够感觉出来不管是新闻界,还是科技界,都在着力于科技的传播工作,而且这是一个共同共识,这也是我们社会的呼唤。
今年应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也是充满着我们科技传播机遇的一年,改革开放30年,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2008年还是我们实施“十一五”规划中间最为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我们携手一起来开展我们科技传播的工作,会对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是很重要的。对于中国科协来说有一件重大的事情,需要我们科技界和新闻界积极的参与来推进,中国科协准备利用50周年的时机,评选出5个十的重大活动,第一个是要评选建国以来影响我们国家社会发展重要的科学成果;第二就是重要的科学事件;第三是科技传播优秀人物;第四是科技传播普及的优秀作品;第五是评选出公众最关注、最关心、最期望解决的十个科学问题。
从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上,今年头等大事就是学习贯彻十七大的精神,应该说我们科技新闻学会今天给我们开了一个号头,学习贯彻十七大的精神,至少是我们今后五年的任务。从十七大报告精神上来看,它对于今后相当一段时期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我们一定要一起来认真学习贯彻;第二就是推进我们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的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科学素质建设的工作主题;第三是以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为抓手,推动科学素质建设上台阶;第四就是要把科学素质建设落地,抓基层工作,把这个工作推向基层,注重取得实效。
在所有的工作里面,大众媒体的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是非常关键的,是我们贯彻落实纲要的九项任务之一,从会上来看觉得有三方面的工作需要着力的研究。一个是要加强科技界、新闻界的联系,增进理解、加强沟通;第二是加强科技新闻工作的力度;第三还要加大宣传我们科技传播的力度。从会上大家反映到的,领导小组办公室下一步将根据大家的建议和意见,我们将和科技新闻学会加强合作,推进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建设,大家谈到了共同体的问题,沙龙的问题,还有课题的问题,专家库、信息库的问题,我觉得都可以在这个层面,以这个渠道,以科技新闻学会为工作的平台来推进这一项工作。这个家应该是一个平台,是我们科技界和新闻界进行科技新闻工作的平台,这应该是我们的共同体,也是我们科学建设,科技新闻工作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力量和依靠。具体的工作措施,工作抓手,我们会根据这一次会议大家的意见,认真的研究,并且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就这一次会议大家关心的问题,大家的呼声提出来我们的建议,然后我们一起来把我们2008年的科技传播的工作做好、做实,做上一个新的台阶。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