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教育 建筑院校 查看内容

“这个学校巴适得很”联合国援建抗震样板小学(图)

2011-9-27 00:00| 发布者: mbampa| 查看: 5519| 评论: 0

摘要: 这个学校巴适得很 访联合国人居署援建项目名山县涌泉村抗震样板小学 你说的是联合国和科技部建的那个村小吧?巴适得很!虽然只有70多个学生、6个老师、5个年级,但在附近居民看来四川省雅 ...

“这个学校巴适得很”

访联合国人居署援建项目名山县涌泉村抗震样板小学



“你说的是联合国和科技部建的那个村小吧?巴适得很!”虽然只有70多个学生、6个老师、5个年级,但在附近居民看来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百丈镇涌泉村小学早已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村民们所说的“联合国”实际上是联合国人居署,而“科技部”则指的是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名山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是远近闻名的茶叶之乡,由成都沿高速公路驾车不到两个小时就可达到。九月的四川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下了高速路驶进乡村后,一阵清香便会扑鼻而来。沿着只有一车宽的村道徐徐前行,转过几个弯后便是涌泉村。这所“来头不小”的小学建在茶园中的一块空地上,由一座不大的二层小楼、一间约莫三四十平米的平房和一个小操场组成。如果不是那面挂在旗杆上的五星红旗,从远处看上去这里更像是一套前院稍大的别墅。

记者到后没过多久,学校里就响起了一阵轻快的音乐声,那是学生们下课的信号。小朋友们陆续跑出教学楼,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玩耍。面对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有的害羞地远远躲在一边,有的则很快地跟你混熟,好奇地问长问短。从他们天真烂漫的笑脸和兴奋雀跃的嬉戏声中你完全找不到那场地震留下的任何痕迹。

“当然新学校好,以前都是泥地和平房”“新教室又坚固又结实,再也不怕地震了”“这里像家一样,老师像父母一样”……五年级的程琳泓和黄涛在录音笔前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对新学校的感情。

据涌泉村村委书记文德军介绍,涌泉村小学所在的这个位置一直以来都是学校,但先前基本上是低矮简陋的平房。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其中大多数已被震毁。为支持校园恢复重建工作,2009年12月,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与联合国人居署签署了合作协议。重建工程于2010年4月动工,当年10月28日正式投入使用。新校园占地约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91平方米,校舍建筑采用全框架结构,八度抗震设防,共投入资金170万元人民币,其中,联合国人居署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捐助112万元人民币,其余资金由灾后重建资金配套。

除了联合国和科技部外,还有不少设计、施工、捐助单位都为涌泉村小学的重建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便是其中之一,该院一级注册建筑师陈东红领衔的团队无偿为这所抗震样板小学提供了设计服务。

在一般人看来,这座二层小楼的设计只是一个非常小的作品,但陈东红和她的同事们却倾其所学,花了不少心思:为体现学校特色,培养少年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教学楼建筑以折纸为灵感,风格新颖独特;为突出节能环保理念,教学楼外墙采用具有保温、阻燃、隔音效果的新型轻体节能板材,内墙则采用有防潮防霉功能、“会呼吸”的硅藻泥材料;考虑到当地湿度大且多雨,在教学楼二楼设计了一个带透明顶棚的风雨活动平台;为照顾学龄前儿童,在学前班教室内设置室内洗手间……这些贴心的设计不一而足。“可以说,我们在涌泉村小学的设计和施工中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和材料。”陈东红说。

这么多人的努力和辛勤工作并没有白费,2010年,涌泉村小学先后获得“北京市支援灾区优秀灾后重建规划设计”三等奖和“雅安市抗震样板小学”称号。但与证书和称号相比,建设者们更乐于看到的是家长们信任的眼神和孩子们灿烂的笑脸,这才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

“受老校舍倒塌的影响,新校建成前不少学生家长对安全和条件问题有所顾虑,学校的招生尤其是学前班招生起先并不顺利。但在看到建成后坚固、美观、明亮、宽敞的新教学楼后,涌泉村小学一下从招生困难校变成了学生就读踊跃的样板校。学前班新学期原定招生40人,结果报名申请的就超过了50人。现在,不光涌泉村,周边的肖坪村和天宫村等村社的家长都喜欢让小孩在这里念书。”说到这件事情时,全程参与新校建设的涌泉村村长赵永祥仍然十分得意。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项目负责人潘晓东处长称,抗震小学的建设为当地科学恢复重建提供了样板,同时有力促进了先进设计技术和节能环保建材在灾区的推广应用。受此次建设使用先进环保建材的带动,当地居民在建造房屋的过程中已经开始自觉使用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外墙保温装饰板材,项目示范作用已初步显现。在建设抗震小学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他们还成功举办了两期抗震能力培训活动,对包括当地中小学重建工程现场管理人员、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在内的120余人进行了培训。此次建设和培训过程还被联合国人居署树为典型、专门组织拍摄了纪录片,准备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采访手记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小朋友们最经常用到的一个词就是“安全”,提到那场灾难时他们仍然心有余悸。对这些孩子们而言,一座坚固、漂亮的校舍能带来的不仅是良好的学习环境,更是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重新获得;科技不仅是冰冷的仪器和繁琐难懂的公式,更是能够抚平伤口、重建自信的良药;那些在废墟上拔地而起的建筑不仅是栖身之所,更是重塑信心与希望的基石。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和灿烂的笑脸告诉我,建设者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未来他们将让这里更加美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