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航站楼雕塑被拆 一句话让200万标志物被废
4月24日,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下称天津机场)新航站楼正式启用还有4天时间,记者来到天津机场。记者看到,新航站楼“风筝”造型的外表装修已经完工。但记者遗憾地得知,之前大厅内标志性的主题雕塑“飞翔”,已不见踪影。 “那玩意儿前几天就拆完了。”4月24日中午,川籍民工李力私下告诉记者,他与其他伙伴一起参与了“飞翔”的拆运。 “‘他不喜欢这颜色’,仅凭这句话就宣判了‘飞翔’的死刑。”曲建雄是天津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主任,系雕塑“飞翔”的原创设计者。他告诉记者,这尊雕塑历时两年完成、耗资200多万元人民币。 雕塑“飞翔”被拆掉的原因,到本报记者截稿时,仍未得到官方的解释,那么其中究竟有何原委? 被限令拆除 为迎接4月28日新航站楼的正式启用,天津市一副市长率领相关单位几次到现场办公。 “决战20天,确保新航站楼正常投入运营。”4月7日下午,该副市长带领市交委、市建委、市规划局、国土房管局、市交管局、公交集团、东丽区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新航站楼检查其配套设施及建设情况。 主题雕塑“飞翔”的出资方天津机场很快被告知,“飞翔”要被限期拆掉。日前相关部门来电话通知曲老师五一前必须拆掉雕塑。曲健雄问“为什么?”对方说:“我们官没有他大。” 知情者顾鑫桦向记者独家回忆了当天的情景。 据顾鑫桦回忆,4月7日下午,当该副市长看到雕塑“飞翔”时,当即表示不喜欢,勒令马上拆掉。在谈及不喜欢的缘由时,其随从人员表示:“他不喜欢这颜色。”当下有人说:“我们这个颜色是杨柳青年画啊!”但得到的答复却是:“我不喜欢杨柳青年画,马上拆掉!” 按照最初的创作要求,室内的主题雕塑要彰显地方特色。“在室内,光线的问题要解决好。”曲健雄正是基于此,吸收了天津著名的“杨柳青年画”和“风筝魏”的一些元素作为雕塑创作的一部分。而“杨柳青年画”和“风筝魏”均为天津的百年老字号,浓缩了当地的文化和地方特色之精华。 在接下来的日子,天津机场极力争取保留雕塑“飞翔”,但最终功亏一篑。顾鑫桦表示,天津机场原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木生(现调首都机场)也对“飞翔”表示满意。“要拆的传言出来之后,张木生两次给我打电话,希望还能有斡旋的余地。”曲健雄也这样告诉记者。 “‘飞翔’拆除完毕,你看不到了。”24日中午,天津机场某工作职员谨慎地告诉记者。“你不信的话,28日再来看吧!” 记者就此向天津机场党群部杨学兵求证。对于新航站楼的进展问题,杨学兵的回答十分流利,但提及雕塑“飞翔”被拆时,他话锋一转——“不知道,我们仅仅是使用方,其他事情由首都机场负责。”据了解,天津机场为首都机场集团旗下全资成员企业。遗憾的是,在截稿前,记者尚未得到首都机场的正式答复。 与此同时,记者从其他渠道获悉,在限令拆除“飞翔”之后,天津机场就短信要求当地媒体“不予报道”,随后许多媒体记者收到了不再允许报道“飞翔”的邮件。 验收一路过关 3月10日、11日,由中国民航总局、天津市交委、首都机场、天津机场等多家单位组成的验收委员会,对天津机场扩建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 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工程符合国家标准,工程质量“优良”,可以申请行业验收。接着,民航总局组织对天津机场扩建工程进行行业验收,时间为4月1日—2日,结果同样顺利通过。因此,包括雕塑“飞翔”在内的扩建工程,显然均符合民用航空机场运行的条件。 从2006年夏天开始,曲健雄就接受天津机场委托,为其新航站楼创作主题雕塑。雕塑被命名为“飞翔”,基本元素是48片不同颜色的羽毛状色片,排列成3个扬帆,巧妙组合成升腾的羽翼。 “3个风帆喻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升腾的羽翼喻示事物发展是螺旋上升、波浪前进的哲学思想。”天津机场提供给记者的材料这样描述道。 “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在辅助灯光的映衬下,‘飞翔’均能呈现出动感渐变的色彩效果。”曲健雄自豪地告诉记者,在雕塑建成后,多家媒体给予了报道,甚至包括《纽约侨报》、《旧金山世界日报》等海外媒体。 “‘飞翔’耸立在新航站楼的中央共享空间,颜色亮丽抢眼。”顾鑫桦也回忆说,从不同的角度看,雕塑还刻画了“手”的形象,寓意是召唤远方的客人,“拆掉真的可惜。” 4月24日,记者在航站楼门前看到,地板杂物遍地,两辆蓝色的吊车安详地在“午休”,十多辆货运车零乱地停靠机场进出口的门前,疲惫的工人们交头接耳,口中啃着大块的馒头。 怒其不争 对于被拆掉的雕塑“飞翔”,一些知情者难掩愤怒之情。“仅仅因为个人不喜欢就换?他才到机场看几次?净瞎管,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乱管!”某知情者的抱怨很有代表性:这么大投资建设的雕塑,一定要经过专业论证和审核的,怎么能凭一个人的一句话就换呢? “200多万呀,这可是纳税人的钱呀!”一位网友的帖子这样斥责道:“有多少人需要这笔钱?老百姓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可是官员的一句话几百万就没有了!” “少见多怪了,领导不喜欢,刚完工就拆的工程在天津太多了,这也是造成天津处处是工地的原因之一。”天津出租车司机申长利对记者说:“这已经可以接受了。不能接受的,是A领导看过说换,刚换完,B领导来说不好,再换回去。” “道路上的隔离带、绿地之类,经常被替换。”申长利说,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滨海新区联合投资服务中心副主任吉晖也向记者坦承:“在建设规划上,是有点混乱。” 在天津机场,似乎唯一不受影响的,是忙忙碌碌的工人们。“下回来,别忘了跟我联系。”大口地喘着粗气的李力向记者挥手告别,然后与其他吃完盒饭和馒头的工人一起,迅速投入搬运杂物的行列中。 人物 熊建平,男,汉族,1960年8月生,江西丰城人,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道路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天津市副市长。 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院道桥室工作,后考入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87年起,先后任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院道桥室工程师、浦东分院副总工程师、道桥二室副主任、副院长,市市政工程管理局总工程师助理、副总工程师。1997年起,先后任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副局长、市建设和管理委副主任。2002年起,先后任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主任、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党委副书记,市建设和交通委主任、市建设和交通工作党委副书记,2007年3月同时担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2007年12月起,任天津市副市长。 据网友说:此人还拆了南京路滨江道口的天桥(此处为商业中心),造成滨江道的行人只能横穿南京路,对该路段的交通造成严重影响,南京路变成了堵车路。 另外天津市快速路和各个主要立交的防撞护栏现在正在被油漆成白色,不知道是不是他的主意(原来是灰色或红色),快速路通车刚刚4年左右,这笔费用可不只200万。 好好的解放南路金融街放着便宜的沥青路面不用,非要用石材铺路,还要过汽车,这个也不只200万,2亿都不够,再说,和平路都已经是石头路面了,也真是没有创意。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