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八局三公司:注重厂务公开实效 推动民主管理进程
简介:近年来,中铁八局三公司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依靠”方针,坚持把厂务公开工作作为强化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手段,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使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地向前推进,并取得了一 ...
近年来,中铁八局三公司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依靠”方针,坚持把厂务公开工作作为强化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手段,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使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地向前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08年公司工会获贵州省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称号,2009—2010年度公司工会获贵州省直属企业工会“五星级工会”殊荣。 一、提高认识,夯实厂务公开工作基础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实行厂务公开,认识是前提、领导是关键、行动是保证。三公司在推行厂务公开之初就把提高认识、营造氛围、讨诸行动作为夯实厂务公开工作的重要基础。 一是抓住关键点,树立“公开”思想。中铁八局是2003年国家深化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铁道部实现主辅分离,以成都铁路局下属成铁工程集团为主体,改制重组而成立的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八局三公司在改制重组后的一段时期内,一些干部产生了“企业前期厂务公开工作已经比较到位”的盲目乐观思想和“我们是施工企业,有些具体事宜公开起来比较困难”等畏难情绪,这给厂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带来了难度。因此,解决好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是深入推行厂务公开工作的关键所在。公司党群组织结合学习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工会委员会会议,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工会委员,反复学习上级会议及厂务公开文件精神,共同回顾企业依靠职工克服重重困难的发展历程,最终形成共识:深化厂务公开,是构建和谐企业,推进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工作和基础性环节。 二是盯住着力点,营造“公开”机制。公司结合实际,完善了厂务公开制度和考核措施,下发了《三公司工程项目部厂务公开实施细则》,从二十五个方面明确了厂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公开形式、工作责任,并把落实情况作为公司两级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进行考核。此后,公司又相继出台了《项目部实行重要事项党政会签制度实施细则》、《关于加强物资设备采购招标试行办法》等制度和办法,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纪共同负责,有关部门齐抓共管,职工会员积极参与”的厂务公开工作的有效运行机制,实现了“制度规范、组织规范、运作规范、监督规范”的厂务公开管理体系。 二、完善细节,增强厂务公开工作效果 实行厂务公开制度,公开是手段、监督是实质、效果是目的。为使厂务公开工作见实效、出成果、促发展,公司注重在完善公开内容、形式、时间、范围等细节上下功夫。 首先在公开内容上重深度。凡是涉及企业改革发展、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都要及时向职工公开。2009年7月,由于企业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司所属的水电分公司撤销,人员面临分流安置、人心惶惶。为了确保职工队伍稳定,公司工会主席任组长带队到水电分公司,做好人员安置的宣传解释工作,做到了“人人去向张榜公布,人人心中明明白白”,确保了此次分流安置工作的平稳、顺利。 其次在公开形式上重基础。职代会作为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也是企业厂务公开工作的基础。公司始终注重坚持、完善职代会报告制度、职工代表评议制度、热点问题解答制度等,并认真做好职代会会前、会中、会后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实施“票决制”,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企业发展战略、重大改革方案、工资调整办法、职工福利待遇和劳动安全制度等重大事项,提交职代会审议通过或职工代表组长联席会讨论决定,充分发挥了职代会在厂务公开工作中的“基石”作用,使职代会质量不断提高,作用更加明显。同时,还着力发挥厂务公开栏、宣传橱窗、公司网站、办公平台以及会议等资源的共享作用,监督指导各单位、各部门厂务公开的正常运行。 三是在公开时间上重效果。目前,公司推行了“及时公开、月度公开、季度公开、年度公开”制度,认真做到了“临时性工作及时公开、阶段性工作定时公开、经常性工作随时公开”。尤其是长期坚持每个星期一交班会议制度。除通报、部署生产任务外,干部任用、任务开发、安全质量等重大事项都做到全公开、全透明,保证了厂务公开工作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四是在公开范围上重广度。坚持把握了一个原则,即:除企业商业秘密外,公司所有事情都要一律公开。尤其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如:调资方案、奖金分配、物资采购、对外接待、财务报销、食堂管理等,要求各单位都要采取不同形式和方法,对职工进行通报,并向广大干部职工进行宣传,确保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落到实处。如今年在一个基层单位,单位领导为了纵深推进职工全额计件工资考核办法,将职工既有的工龄工资在没有征得职工代表意见的情况下予以取消,对此部分职工尤其是老职工有较大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并有上访趋势。公司工会得知这一诉求后,迅速会同人力资源部门,深入该单位座谈掌握情况,并与职工交流和领导沟通,要求单位领导要广泛征求和采纳群众意见,做出相应调整,同时要认真做好厂务公开工作。由于工会的及时介入和交流沟通,使职工诉求得以圆满解决,从而促进了职工队伍的稳定和企业的和谐发展。 三、不断拓展,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在推行厂务公开工作中,公司结合实际,瞄准重点,把厂务公开工作的内容和范围向企业生产经营开发等方面拓展,不断拓宽公开领域,推动厂务公开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向生产经营管理领域拓展。建立了公司、项目部、作业层厂务公开监督体系,层层设立了厂务公开栏、公开台账、公开意见箱,设置了职工对厂务公开满意度测评表(明确职工满意率达不到80%以上的单位,不能评为先进集体),同时将生产经营、成本控制、物资采购、劳务队伍选用、管理办法制定、工资及奖金分配、评先与奖励情况等进行了定期或不定期公示,真正让职工说了算,增强了工作的民主化和透明度。 二是向管理干部选拔任用考核拓展。任用干部是一项敏感工作,也是厂务公开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实现全程公开,公司制定了《项目部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办法》,对竞聘的职位,岗位条件及标准,应聘人员的自然条件、工作业绩等都实行网上公示,并与竞争演讲、群众测评、组织考核相结合,达到了优胜劣汰的目的。近几年来,公司坚持调整、提升干部实行全司范围公开制度,群众反响良好。 三是向党风廉政建设的焦点问题拓展。领导班子成员的个人收入、通讯费、招待费等情况实行网上公开,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监督;企业管理重大问题实行 “阳光操作”。如:大额资金使用。由公司成立的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大额资金使用领导小组”和各项目部成立的有职工代表参与的“大额资金使用监督小组”共同实施全过程监督,对资金的管控和有效利用,其效果明显。同时,针对项目成本管理,公司成立了“项目经理中途审计和离任审计小组”,这些举措从源头上扼制了资产流失和管理失控,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是向外协队伍使用情况拓展。公司要求所属各项目部,在外协队伍的使用上,都必须实行《公司外协队伍劳务指导单价管理办法》和《公司外协队伍培训管理、岗位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和分配考核管理制度》。同时要求公司相关部门,在外协队伍选择时,要明确资质要求和管理实力、施工实力,做到择优选用,避免“暗箱操作”。2010年,公司承建的贵州省一公路工程,在使用劳务队伍时采用公开招投标,经过审查具备资格的10余支施工队伍参加了投标,最终有2支施工队伍中标,在工程建设中他们以安全、优质、高效、快捷的施工业绩,赢得了建设、设计和监理等单位的好评。总之,通过招投标,不仅规范了公司劳务市场,而且也节约了施工成本。 五是向职工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拓展。公司每年都将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如工资增长、劳动保护、教育培训、福利待遇等都列入集体合同中。工会作为厂务公开日常办事机构,坚持每半年到项目部对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将检查结果在职代会上报告、在公司网站“厂务公开”栏进行了公示。 2009年初,公司结合党工共建创先争优工作,推行了《项目工作督导制度》,成立了10余个以公司分管片区工作领导和相关部门人员构成的督导小组,对各基层单位的施工生产、安全质量、工程进度和党工共建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监督和指导,从而整体推进了公司各项管理工作。 正是由于强力推行厂务公开,公司在资金较为紧张、安全质量要求高、改革力度大的情况下,保持了职工队伍稳定、安全质量形势稳定、职工生产积极性高涨的态势。近几年来,公司相继获得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状”、贵州省“优秀施工企业”、贵州省“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等殊荣。实践证明:实行厂务公开,把领导干部的管理行为和自律行为置于广大职工的监督之下,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充分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都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也是我司厂务公开具有生机活力的原因所在。(信息来源:中华铁道网)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