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企业动态 建筑设计企业 查看内容

仰望新闻的天空——记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二公司业余通讯员杨景霜

2011-10-26 09:01| 发布者: mbampa| 查看: 180| 评论: 0

简介:29年的业余新闻写作,浸透的是他辛勤汗水和执着的追求,在兴趣和责任的驱使下,他从线路工成长为一位企业的优秀新闻报道骨干。他就是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二公司阿扎项目部杨景霜。 1982年,杨景霜来到齐齐哈尔铁 ...
29年的业余新闻写作,浸透的是他辛勤汗水和执着的追求,在兴趣和责任的驱使下,他从线路工成长为一位企业的优秀新闻报道骨干。他就是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二公司阿扎项目部杨景霜。
1982年,杨景霜来到齐齐哈尔铁路建设集团公司当上了一名线路工。工程队南征北战、四海为家、顽强拼搏和吃苦奉献精神出乎他的预料。因此,他萌发了宣传一线工人的念头。当时,工程部门的工作和食宿条件都很差。他抬钢轨、扛枕木、打砟石,每天风吹日晒干完活都是筋疲力尽,更何况30多人住在采光差、潮湿的帐篷里,在这种条件下写稿的困难可想而知。当同龄人沉醉于跳舞、看电视、打扑克等娱乐打发时光时,他却专心地学习新闻写作知识,日复一日的坚持写稿。可是,当初的几十篇习作投向报社却石沉大海,随之而来的是好事者的冷嘲热讽……
在挫折面前他不气馁,而是努力寻找失败的原因。逐渐的他发现了学习的“拐棍”,在虚心向老前辈求教的同时,自费订阅了10余种新闻写作报刊,读书、看报、听广播是他业余时间雷打不动的“必修课”,从中吸取营养。功夫不负有心人。1983年3月2日,他撰写的消息《责任到人头、工具不再丢》终于见诸报端,而后便一发不可收。连续三年进入哈尔滨铁路局通讯员发稿量前三名,对于工程系统的通讯员在以运输报道为主的媒体上取得这样的成绩,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为此,他先后四次在哈尔滨铁路局、齐铁工程处举办的“优秀通讯员”代表会议上介绍经验。时任哈尔滨铁路局政治部副主任孟贵山,还专门接见了他,并拉住他的手说:“小伙子,干得不错啊!多年来你能坚持学习,败不馁、胜不骄,一直坚持写作是很不容易的事,需要一定的毅力啊!你今后还要多写反映工程部门职工工作和生活的报道,继续做一名优秀通讯员”。
斗转星移,寒来暑往。20多年来,随着工作单位和岗位不断变化,可始终不变的是他刻苦学习和无怨无悔的追求。
“干一件工程,交一方新闻界朋友”。每到一处施工,他首先拜访的是当地新闻媒体,沟通交流、赢得支持,打开社会了解企业的窗口。至今他仍然保持与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满洲里、阿荣旗等地新闻界朋友的联系,为宣传企业创造条件。去年国庆节期间,哈铁局主管领导准备到公司承建的满洲里铁路国际货场工程检查工作,并参加工地职工婚礼,这是对施工单位工作的肯定。此时,已离开满洲里两年多的杨景霜被公司领导指派前去采访报道,凭借他多年的交往,当地媒体朋友放弃了节日休息,一同采写的系列报道,先后在省内外等5家媒体发表。这种免费的软“广告”,不仅宣传了业主的务实工作作风和对施工单位的人为关怀,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提升了企业形象。
宣传企业、服务职工是通讯员的责任。他为黑龙江工人报写稿20多年笔耕不辍,发表了大量新闻作品,多次参加报社组织的培训、采风等活动。他写作热情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得到报社领导的认可。为此,该报社在公司建立了当地的唯一一家记者站,他被聘为记者站站长,为企业的对外宣传搭建了平台。
2004年末,当公司职工马广岭年仅14岁的女儿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生命垂危。面对巨额的医疗费用,让这个原本生活拮据的家庭一筹莫展。杨景霜马上采写了《少女在呼唤,救救我吧!》的长篇通讯,接着他连续两天顶风冒雪走访了8家省、市新闻媒体,请求帮助,用真情感动了对方,他们纷纷给予报道,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公司上下和广大热心的市民纷纷解囊相助,筹得善款5万多元,使小马丹的疾病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小项目展示了新闻写作的大舞台。如今,他所在的阿扎铁路项目部,工程规模不大,新闻源自然有限,可他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总结了手勤多记、脑勤多学、腿勤多跑、眼勤多看的“四勤”写做法。为了开阔视野、积累第一手材料,他在创办了工地小报——《虹桥之声》的同时,还见缝插针,上一线、进班组,与职工广交朋友,留心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三年来,先后在中央及地方媒体发表稿件200余篇,使该项目的对外宣传报纸有名、电视有影、电台有声。
写稿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助推器。有人认为写稿与工作是一对矛盾体,可他却说只要摆正关系、有机结合,可收获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意外效果。今年 “七一”项目部在组织迎接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之余,他采写的《讴歌沧桑巨变、展示工程风采》等5篇稿件被多家媒体采用。他在撰写项目部师徒帮教活动总结材料时,提炼出的“师徒帮教助推职工素质提升”的稿件,被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工会信息》杂志采用。多年来的实践他深深体会到,如果把一个阶段的稿件汇集起来,不论是起草工作总结还是撰写汇报材料,都会更加得心应手,如鱼得水。真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9年来,他先后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新华网》、《人民铁道报》、《内蒙古电视台》、《黑龙江电台》等媒体和《“三个代表”理论与实践》、《中国工会工作论文选编》等专业书籍发表新闻作品、论文、经验材料等1900余篇。先后33次荣获《人民铁道报》、《黑龙江工人报》、《中国铁道建筑报》、《哈尔滨铁道报》、《齐铁工人报》优秀通讯员、“十佳”报道标兵、优秀记者站站长等称号。
日前,他撰写的通讯《寒凝大地冰霜日,正是施工挺进时》,获得了2010年度黑龙江省媒体十大优秀新闻报道奖和黑龙江省优秀新闻作品二等奖。他面对荣誉坦言,如果说在通讯报道上有所成绩的话,首先得感谢报社编辑无私的帮助,感谢曾经给予他大力支持的各级领导和同事们。
仰望新闻的天空,杨景霜几十年孜孜以求的业余新闻写作,就是在新闻天空里不懈追求的写照!(信息来源:中华铁道网)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