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北极筑路人——中国铁建十三局四公司古洛铁路建设纪实
简介:巍巍大兴安岭,浩浩林海,莽莽雪原。 位于北部边陲的漠河县,素有“神州北极”的美誉。一条新建古莲至洛古河铁路从当年铁道兵修建的嫩林铁路终点继续延伸至中俄界河黑龙江边。其远景规划就是通过铁路桥跨过边境与 ...
巍巍大兴安岭,浩浩林海,莽莽雪原。 位于北部边陲的漠河县,素有“神州北极”的美誉。一条新建古莲至洛古河铁路从当年铁道兵修建的嫩林铁路终点继续延伸至中俄界河黑龙江边。其远景规划就是通过铁路桥跨过边境与俄罗斯的远东铁路相连。 2009年6月,古洛铁路古莲至月牙湖段开工兴建,正线长33.85公里,合同投资4.3亿元,由中国铁建十三局集团四公司一家承担,经过两年的施工,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进入收尾配套阶段。 重返兴安岭再展雄风 2009年6 月13日,十三局集团四公司中标古洛铁路古莲至月牙河段,是公司首次单独组织复合标施工,线下线上、房屋及三电等全部负责到底。而工期24个月,在大兴安岭仅有不到一年的有效工期。董事长兼总经理苏宝伶、党委书记刘敏深思熟虑,研究决定,组成以总经理助理刘汉鹏为项目经理的项目团队,进驻漠河县的古莲镇。 工地无电无路,项目班子带领初期上场人员迅速进入施工状态,测量班带着图纸进入深山密林,数台发电设备运到施工现场。实现了队伍进场快、建营安家快、施工准备快、征地拆迁快、林区手续审批快、林区安全防火落实快、正式开工快的“七快”目标。 一个良好的开端就意味着取得一半的成功。进场40天,复测和加密的控制点全部测完;两个月,40公里的便道顺利打通,其中20公里在沼泽地,打开了施工作业面。 正当项目部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却遭遇两个半月的连阴雨,项目部调整思路,利用雨季展开征地拆迁、队伍筛选及设备调遣、储备地材、抢修施工便道、优化施组方案、制定环保措施、进行森林防火与安全培训等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009年10月,项目经理刘汉鹏因工作需要调回机关工作,对该项目仍负责与业主及地方关系的协调,新的项目班子由项目经理李春中、书记姜朝明、副经理付宝龙、总工于海宝、总经济师李亮、总会计师李向余组成。 雨季过后,大兴安岭已然进入红叶漫山的秋季,也进入了施工的黄金季节。10月至12月,一个大干100天的劳动竞赛施工高潮在古洛铁路项目拉开序幕。在各级领导的精心组织和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队与队,班组与班组展开了比进度、比安全、比质量的对手赛,工程进度直线上升。 古洛铁路古莲至月牙湖段穿行于林海之中,山上是茂密的森林,山下平缓地带是河流沼泽及塔头地,铁路经过之处必须进行基底换填、软基处理、冻土保温,施工即为艰难。为确保工期,就象当年铁道兵创造“以冻制冻”一样,他们创造条件展开了冬季施工。11月已经是大雪封山,大干的态势丝毫没有减缓。通过百日大干,完成冻土施工80多万方,当年完成投资1.13亿元。 月牙湖车站的冬季施工,让他们尝到了冬天零下40多度的滋味。车站位于沼泽之地,冬天硬如钢铁,夏天软似棉被。施工难度可想而知。他们科学组织,优化施工方案,采取冬季冻土爆破施工法,在天寒地冻的中国北极,从09年的11月到2010年3月,挖运冻土达80万方!工业工人看到后,个个伸出来大拇指“又是当年的铁道兵回来了啊”! 古洛铁路项目部获得哈尔滨局2009年进度、质量、安全三项第一,信用评价获得A类,李春中被评为优秀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于海宝荣获先进个人称号。 项目部获得2009年、2010年四公司优秀项目部,2010年9月北极梁场一次通过国家认证,2011年6月经国家建设委员会审定,32米T梁获得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 打造独特林海文化 十三局集团的企业文化具有铁道兵的精髓和现代企业的特质,而古洛项目部不仅充分发扬这种企业文化,而且根据项目所处的特殊环境,还融入了一些林海深处特有的文化内涵,如安全、环保、护林防火等等。 项目部选择林区没有树的草地设营,采用的彩钢板房由于防寒保暖性差,用大水管多组暖气片在房间里安装取暖设施,确保在零下50℃依然能够办公和休息。 即便古洛铁路不象高铁那么要求高、检查频繁,但项目部对现场文明施工依然一丝不苟、严格规范管理。施工便道平整,工地材料摆放有序,各种标志标牌醒目,施工作业区边缘与林地之间彩旗明显。汽车行驶在路基上,平整而不颠簸。路基一侧与山体相连,另一侧呈曲线向前延伸,这一段段填筑起来的路基,就像一条五彩缤纷的彩带,嵌映山水之间,远看,很优美地绕山而过。 北极制梁场是四公司第一个在大兴安岭高寒地区建立的一个标准化梁场,承担138吨T梁250榀。该梁场自开工建设以来,以“内聚动力、外树形象”为总体目标,在梁场建设和管理中,坚持因地制宜高标准、突出特色上水平,抓开局、抓重点、抓亮点。 梁场注重三线建设,营区用彩钢板建起四合院,夏季有防暑降温措施、冬季有防寒方案;营地设有电视室、阅览室、娱乐室、乒乓球室、篮球场;有安全的饮用水、炊事人员持健康证上岗,每年为职工体检一次。 项目部重视安全工作,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常规化的安全教育,编制安全操作规程,签定了安全责任状,对进场职工及民工进行了“三工” “四防”教育,进行了安全考核。在施工中,他们制定了各种应急风险预案,并利用适当时机,进行了防洪、防火等各种应急演练。 大兴安岭林区施工需要高度重视护林防火,每年3.15至7.15为春季防火期,9.15至11.15是秋季防火期,项目部成立防火组织机械,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设专职防火员,并邀请地方防火部门进驻工地营区。项目部组织员工到漠河县城“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参观,请专家讲课,在施工现场建隔离带,重点部位建围挡,项目部营区集中抽烟,现场集中用火,在每一个施工工地的进出口、梁场设立专用“吸烟室”,大兴安岭护林防火责任比天大,这是生命的代价换来的,谁也不敢违背。 和谐团队勇创一流 “干好一个项目,不能光靠一个人,必须依靠大家,以人为本,构建一个和谐向上的团队,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的巨大潜能,树立敢为人先争第一的理念,这是我们干好任何一件事情的不竭动力。”项目经理李春中如是说。 李春中工作勤奋务实,根据现场实际状况对项目工作进行优化和改进。在管理内容上,从偏重施工生产的成本管理,改进对人、财、物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面管理。在管理方法上,从事后被动核算改进为事前、事中主动监控。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管理控制上,抓好成本预测。主要原材料消耗、施工生产成本以及当月利润的预测计划。强化事中成本控制,认真开展每月一次的项目部施工生产分析会。在管理标准上以偏重单位自订的标准改进为统一执行TSO9000标准,严格按标准作业,按规范施工,一次成优。到今年8月已竣工单位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95%.李春中作为项目的领头雁,处处以身作则,团结和带领班子成员,构建一个和积极进取、和谐向上的团队。 项目部党工委书记姜朝明,和项目经理李春中同吹一把号,同唱一个调,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积极配合项目经理抓好各项工作。他走到哪里,就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哪里,那里职工施工情绪就高涨,工程进度就加快。征地拆迁工作重、涉及部门多,为此他不辞劳苦,经常和当地村、镇领导沟通,对有碍施工的重点、难点,邀请当地干部和村民座谈、交心,讲意义、摆道理,在情理中共同协商解决,使矛盾消失在萌芽之中。 项目副经理付宝龙手机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重点负责霍拉盆1号特大桥、霍盆2号大桥的施工任务。一天凌晨3点,手机铃声把他从睡梦中惊醒,原来施工队进行桩基作业,搅拌机却意外坏了,他赶紧起床喊醒负责物资设备的王占峰,遂联系其他施工队临时给予供应,确保继续施工。 项目总工于海宝长期的筑路实践,已把他锻炼成了一位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成熟项目总工程师。在古洛铁路项目中,根据高寒地区冻土施工技术特点,按照李春中经理的管理思路,制定统一的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行政管理责任追究制等汇编成《公司管理手册》,下发各科室和施工队认真执行,被人们尔为“项目宪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项目总经济师李亮,注重“算”字开源有术,抓住“管”字节流有方!他和项目部总会计师李向余,“两师”联手,同唱一台推行责任成本管理的大戏,依据施工现场环境实际,在施工现场积极推行责任目标成本控制四法。指标分解法:将队的成本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班组各个工种及位成员身上,建立起严格的岗位成本,控制责任制;回收复用法:推行将生产过程中使用过的原材料及时回收修复备用,变废为宝;变更索赔法:大力协助基层搞好索赔,为企业增添“血液”;主材、主耗分析法:对大宗材料和大宗动力消耗进行登记,跟踪调查找出规律性东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 “干好一条线路,锻炼一支队伍,培养一批人才,为企业多做一点贡献,实现一点人生价值。” 这是项目部提出的“五个一”工作目标,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为实现这个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两年的施工管理,质量得到业主肯定,队伍取得在高寒区复合标施的新经验,管理能力得到提升,特别是在人才培养上,2009年毕业大学生5 人,2010年毕业大学生11人,现在2009年毕业生经过培养锻炼,都能独当一面,杨晓文提拨为技术部副部长、张成岩提拨为财务部副部长、张云松提拨测量队长、谢瑞刚为8公里管段的主管工程师、刘宏正为业务熟练的计划员。 古洛项目部有了一个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员工迸发出巨大的潜力,把中铁十三局集团的名声再次唱响在高高的兴安岭,让中铁十三局集团的旗帜在神州北极强劲的飘扬。 (陈树青 尹镇 颜以亨)(信息来源:中华铁道网)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