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靠科技进步屡创行业第一
简介:秉持“成为国内领先的洁净工程系统服务商”的愿景,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二公司)历经50多年的发展和积淀,迈着铿锵的脚步一路走来,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凭借其在净化工程领域 ...
秉持“成为国内领先的洁净工程系统服务商”的愿景,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二公司)历经50多年的发展和积淀,迈着铿锵的脚步一路走来,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凭借其在净化工程领域的独特专长,创造了一个个“一尘不染的世界”! 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洁净技术的起步,到二十一世纪洁净技术的高速发展;从我国第一个净化工程——贵州都匀083基地四四三三厂 “无尘室”建设起步,到第一个0.5μm /100级净化厂房(注:净化级别数字越小,技术要求越高。我们通常看到的非常干净的办公环境,净化级别是200万到300万级,就是每立方英尺大于 0.5 微米的尘埃颗粒有200万到300万颗。而100级的概念,是每立方英尺大于0.5 微米的尘埃颗粒不能超过100颗,才能达到洁净室的标准要求,几乎认为是“一尘不染”)——中国华晶微电子工程,到第一个0.3μm /100级大面积净化厂房——北京首钢日电NEC工程,到第一个0.1μm /1级超大面积超净化厂房——上海华虹NEC(909)工程,再到第一个0.1μm /0.1级超大面积超净化厂房——苏州和舰科技工程建设,中电二公司经历了我国空气净化、特种气体、水净化技术发展的全过程,跨越了我国洁净工程技术发展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蜚声海内外,赢得了国内国际专家学者和同行的广泛赞誉! 重点工程屡创“全国第一” “干一项工程,树一块丰碑”。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电二公司的前身——华东机电安装公司,1953年春创建于上海,成为我国最早从事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队伍之一。公司先后隶属于第一、三、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领导,现归属于国家国资委领导。50多年来,公司南征北战,从国家“一五”计划到“十一五”计划,先后转战东北、中原、西南、华东、华南、华北等地区,建成项目遍布全国各地,施工内容覆盖了机械电子、平板显示、生物医药、光纤光缆、化工建材、高层民用建筑等多个领域,创造出一项又一项 “全国第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4年,公司参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工程建设, 1956年7月13日,第一批载重汽车制造成功,毛泽东主席为汽车命名为“解放牌”,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对奠定中国汽车制造工业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1956年,公司参加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工程建设,历时四年,于1959年11月1日正式落成,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东方红”诞生了,新中国农民“耕田不用牛”的时代到来了。洛阳一拖,开启了新中国机械工业的脚步,是我国沿着农业现代化道路迈进的一个胜利开端。 1959年,公司参加成都132飞机制造厂工程建设,1964年10月,132厂基本建成。11月,歼5甲飞机首飞成功!至此,新中国第一架自行测绘设计试制的高亚音速全天候歼击机在132厂诞生,为我国航空、国防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1960年~1980年,公司先后参加成都东郊082、四川广元0821电子工业基地,贵州大三线083基地的施工建设, 在当时特殊的国际、国内政治背景下,为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也为国防工业战略后方基地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1980年,公司承建国内第一条引进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引进线——无锡七四二厂工程施工,先后完成中国华晶微电子建设项目、集成电路双极扩产、科研中心、88号大生产线、908项目,创造了我国大面积净化厂房安装新纪录,并在项目实施中与国际工程公司成功合作。 1986年,公司在国内率先按照国际卫生组织GMP标准完成中瑞合资无锡华瑞制药有限公司工程,开启了我国制药工程接轨国际GMP标准的先河。 1998 年,公司承建国内第一条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上海华虹NEC(909)工程,该项目总投资12亿美元,净化面积13000平方米,最高净化级别1级 /0.1μm,工程质量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这是我国净化工程领域的第一块鲁班奖, 充分彰显了中电二公司的雄厚实力,安装工艺和净化技术实力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 2004年,公司承建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工程,洁净室面积达到了5万平米,成为国内当时面积最大的净化工程。这也是公司与多家国际工程公司平等竞争成功中标的典范。 2006年,公司承建苏州和舰科技工程,洁净室净化级别达到0.1μm /0.1级,成为国内净化级别最高的净化工程。 2008年,公司承建我国最大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程,为我国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010年,公司承建上海华力微电子12英寸芯片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45亿元人民币,技术等级跨越90-65-45纳米,代表了国内微电子厂房建设最高水平,成为我国微电子厂房工程建设史上崭新的里程碑。 多年以来,中电二公司承建的净化工程数量之多,面积之大,等级之高,质量之好,走在了全国同行乃至国际同行的前列。 科技创新争一流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50 多年的发展和积淀,中电二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可以说有先天的优势:中央部属企业的基础、国家重大工程的锻炼,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宏伟浪潮,使中电二公司始终冲锋在我国机械电子、平板显示、生物医药、生命科学等高科技工程的风口浪尖,有机会借鉴、学习、引进国际先进工程技术和先进工程管理模式,不断攀登净化技术的顶峰,掌握了一大批净化工程的核心技术,成为国内一流的专业工程公司。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正在由质量竞争、价格竞争、服务竞争、品牌竞争演进到标准竞争,谁掌握了标准,谁就在高端掌握了引导行业发展的主导权!作为一家具有深厚技术积淀的国有企业,中电二公司积极投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公司紧密配合国家工信部、住建部有关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以强烈的行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为标准编制提供各项资源。目前,公司完成《微电子生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7)、《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72)、《电磁屏蔽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等主编或参编国家标准、国家定额和行业标准17项,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与此同时,公司还组织专家编制一套高于国家标准的包括施工技术标准、质量评定标准、安全文明现场标准在内的企业工作标准,并在施工管理中贯彻实施。在某种程度上,中电二公司目前的净化工程施工水平和相关技术规范,已经成为行业标准的一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行业的技术方向。 系统梳理技术体系。为倡导工程技术人员钻研技术、安心技术工作和终身投入技术研究,公司成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除了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等高级行政职务,公司还设置了首席工程师、副首席工程师等高级技术职务,鼓励广大技术员工在技术方面积极创新,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另外,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公司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用,引入当代国际洁净系统工程高新技术成果,通过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公司“洁净厂房安装技术”、“电抛光薄壁不锈钢管焊接技术”、“纯水处理设备安装技术”等11项专有技术被评为“中国安装之星”;2项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证书,另有5项专有技术已申报实用新型专利,并成功受理;4项洁净系统工程核心技术已获江苏省省级工法称号。 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自主创新。为了达到微电子净化工程高新技术的要求,公司先后投入500多万元专门建造了公司100级洁净厂房,购买全自动焊机、切割、抛光工具以及测试仪器,用于净化空调、特种管道焊接以及测试技术的创新,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全部经过美国、日本专家的培训,持证上岗。微电子工程对特种气体和液体输送管道洁净度和安装施工的工艺要求十分严格,高纯度动力管道输送介质纯度要求高达PPb级(Parts per billion,十亿分率),内壁光洁度要求达到EP级(电化抛光)Ra≤0.2μm,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在操作中采用国际上先进的高压气喷清洗法,先对管道进行高纯净清洗,内表面保护用纯度为99.9999%的氩气,继而在洁净室内进行双镜面电抛光不锈钢管焊接,焊缝成型均匀,母材与焊缝之间过渡平滑,可保证管内介质的高洁净度要求,不积流,不积液,不产菌。该种技术,除美国、日本等少数国际工程公司外,中电二公司是我国唯一谙熟掌握的企业。 2010年,公司洁净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获得江苏省科技厅立项成立,标志着中电二公司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人才培养是关键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 作为一家以高精尖技术为支撑的工程企业,离不开专家型的人才队伍。首先,担纲公司总经理的侯忆同志,即为技术型干部,任前为公司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建筑业协会“鲁班奖”复查专家组成员;中国“一、二级注册建造师考试大纲和考试指导书”编委会编委。 在侯忆同志的带领下,公司以战略规划需要为导向,以建设一支专家型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大对各层次人才的使用、引进、培训、考核力度,加速其成才步伐,促进公司员工素质的整体提高,为公司的快速成长提供人才保障。通过自主培养和积极引进工程总承包和工程国际化方面的人才,以适应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需要。 自 2005年以来,公司年均从全国高校引进本科以上毕业生100人左右,即使在金融危机蔓延的2009年,公司还录用大学本科74人,进一步优化了公司的人员年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为了工作的更好开展,公司为技术管理人员举办“合同法、劳动法知识培训”、“执行力启蒙”、“技术专题讲座”等各类培训,进一步强化学习培训机制。对于在工作和培训中表现积极的年轻员工,进行大力扶持培养,作为公司的后劲力量并敢于重用和提拔。公司还选派技术管理人员参加国际技术交流会和出国考察,及时了解掌握国际洁净技术发展动态和科研新课题。公司还积极开展“产学研”相结合活动,与与此同时,公司在薪酬体系设计时做到与人才体系建设相配套,通过薪酬导向,为公司规划发展的重要业务领域吸引、培养各类工程设计、土建专业技术等符合发展总承包要求的中高端人才,分别理顺畅通管理类人才和纯技术人才的上升通道,创造适合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环境。 50多年的风雨历程蕴藏着深厚积淀,50多年的创新开拓结出了累累硕果!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业绩、一流的队伍,为中电二公司的健康发展夯实了基础。近年来,中电二公司正以年平均30%以上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公司产值从2005年的5个亿跃升为2010年的20个亿。公司连续十多年被评为“江苏省建筑行业优秀企业”,并先后荣获: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用户满意安装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安装企业、中国电子用户满意企业、全国优秀施工企业、中国优秀企业等殊荣,多项工程荣获市优、省优、部优以及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 荣誉和鲜花只属于过去,创新和开拓才拥有未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电二公司人开始了新的追求:转型升级,加强总包能力建设,加强从项目策划、勘察设计,到项目管理、材料采购、现场管理,再到调试测试、运行维护等系统服务能力建设,为业主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充分体现出“国家队”的国际竞争力!我们相信,中电二公司必将创造新的辉煌,谱写出公司发展的崭新篇章! (戴红春)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