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路先锋——记中铁十四局集团四公司向莆铁路永泰段项目部测量班
简介:在向莆铁路,有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建设群体。他们顶烈日,冒酷暑,斗严寒,风里来,雨里去,一天到晚奔波在工地,全站仪、水准仪、三角架、塔尺……,这几乎就是他们每天工地生活的全部。在数千次的测量的 ...
在向莆铁路,有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建设群体。他们顶烈日,冒酷暑,斗严寒,风里来,雨里去,一天到晚奔波在工地,全站仪、水准仪、三角架、塔尺……,这几乎就是他们每天工地生活的全部。在数千次的测量的布点和数以万计的数据演算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半点差错。他们就是被誉为向莆铁路开路先锋的十四局集团四公司向莆铁路永泰段项目部测量班。 挑战困难 建设攻关型测量班 向(塘)莆(田)铁路是我国继宜万铁路后,新建的又一条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山区高等级铁路。十四局集团承建的向莆铁路福建三标,以山高谷深,地质复杂和桥隧比高(占管段总长的93.36%),被称为向莆铁路建设的制高点。而十四局向莆永泰段又被局指列为管段最难点工程。 向莆铁路永泰段以赤岭隧道著名。赤岭隧道为燕尾式隧道,左线全长7085m,右线隧道全长7089m.连亭隧道为单洞双线铁路隧道,全长5953m.隧道地形陡峭,穿越多条断层,工程地质条件较差,隧道存在断层、突泥涌水、软岩大变形、高地温等不良地质条件。 在诸多困难面前,十四局四公司向莆铁路永泰段测量班敢于攻坚克难,当好开路先锋,着力打造攻关型测量班。 十四局四公司向莆铁路永泰段项目部测量班成立于2009年5月,主要负责向莆铁路三标永泰段两隧一桥测量任务。测量班现有测量人员7人,测量班长姚大鹏,其中具有测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5人,新学员2人。 刚进场时,测量班为定点放线,每天肩挑背扛测量仪器,翻山越岭,踏破荆棘,硬是在半山腰走出一条羊肠小道。也就是这条小道成为项目部后来进场的施工便道。为了进到隧道口,回想他们那时测量的情景,项目测量班长姚大鹏感慨到,我们是啃着馒头、就着咸菜,喝着山泉一步步接近目标的,那时我们自喻为“开路先锋”。 施工中,由于赤岭、连亭隧道经过高地温及含水地区,洞内空气湿热、水气大,对控制测量工作极为不利,加上工期紧张,如果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隧道的控制测量任务。 如何能找到一种快速有效的测量方法摆在了测量班面前。在测量班长姚大鹏看来,只有依靠科技,提高测量效率,保证洞内测量安全才是第一位的。为保证隧道测量精度,他通过多次摸索与研究,终于利用徕卡TCRP1201测量全站仪,创新了一种能适应隧道湿热环境施工的方法“自动测量技术”。对于这种自动测量技术,起初他们心里有太多顾虑,因为这种方法虽然快捷,但能否保证控制测量精度,在他心里也是未知数。由于这方面的规范及可以参考的文献很少,他们只能试着前行。但通过两个月的实践证明,全站仪自动测量技术不仅比以前传统测量方法提高了效率,同时也更好地保证了测量精度,保证了其他各项工程的施工。 为提高科技创效水平,面对长大风险隧道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他们还坚持开展技术攻关活动。其中邱波、李克胜的《长大隧道控制测量技术》、《回归分析法在隧道监控量测中的应用》等成果,有效化解了施工技术难题,加快了施工进度,被公司评为青年“五小”创新优秀科技成果。 精确测量 建设服务型测量班 在工程界,测量工作被形象比喻为工程建设的眼睛。如何保证测量质量准确无误,提高测量工作效率。测量班提出“数据准确无误 现场服务高效”的建设目标,并以此作为检验自身工作的标准。 在隧道测量过程中,为加强技术服务的准确性,他们完善了测量桩橛,测量技术交底,内业资料成果整理,点之记录和各种精度分析、评定资料制度。特别是在隧道的控制测量中,从选点、选标、埋石到控制测量的测设,都由测量班班长负责检查、复核,并报项目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才予以实施。 装着问题干工作,增强工作责任感。在他们心中,总是有很多很多的思考,外业点位控制网布置是否合理?外业记录与内业资料是否规范?测量方法是否合理?记录是否真实可靠?记注是否清楚明显?计算是否正确?隧道特殊分项工程测量是否审核审核批准,等等。正因为他们心中始终装着这些问题,使他们才不敢懈怠,始终以一种勤奋、务实、高效的姿态投入工作。 两座长大隧道,四个隧道口,一座大桥,这样的工程任务,测量工作的紧张和繁重不敢想象。但在测量班看来,工程任务虽说艰巨,但再苦再累也难不倒测量班。在团组织开展的“创先争优”中,测量班响亮地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测量班的口号,并公开承诺测量工作要“零距离管理零时差服务”,与工程施工对接,接受领导和队伍的监督。开工以来,测量班七个小伙子除班长住在项目部外,其他一律现场办工、住宿,从而保证了现场24小时作业,测量班24小时跟踪服务。 精湛的技术,严谨的作风,热请的服务。十四局四公司向莆铁路永泰段测量班保证了这一国家重点工程顺利推进,累计达15000多米的两座长大隧道贯通指日可待。 与时俱进 建设学习型测量班 学习是创新的基础,这些平均年龄不到26岁的小伙子们,正处于风华正茂,学有所用、大展宏图的黄金时期。 他们深知测量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是对测量工作的真实写照。可以说测量上的偶尔一点小错误,也会酿成施工中的重大质量事故。他们不敢马虎,也马虎不得。 测量班长姚大鹏并不是测量科班出身,正因如此,他那股好学习、爱钻研的作风也影响了他和他的团队。2011年,他从临沂师院毕业分配十四局某高速公路项目从事技术工作。领导看他肯吃苦、也心细、更卖力,2003年就把它送到中国铁建在洛阳举办的测量班学习。从此,便与测量工作结下不解之缘,屡创佳绩。 在公司向莆铁路项目部,有个“七人”小组经常聚在一起。他们就是测量班的七个小伙子。不明白的还以为他们拉帮结派搞小圈子,但真正把他们聚到一块的是共同的职业兴趣和对学习进步的渴求。为了弄清楚测量中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姚大鹏总是组织测量班定期不定期开展研讨,集思广益。有时为了一个问题,他们经常钻研到深夜,从网上、规范上查,向专家求教,向同行求教,甚至向一线有经验的老工人求教。正如班长姚大鹏所说:我总是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详细记录在工作日记上,现在已经积累了厚厚的20多本。 学习是提高能力的基础和原动力,也是破解难题的有力法宝。监控量测作为隧道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一直是测量工作中的一项短板。为补缺短板,测量班的小伙子们可谓绞尽脑汁,不断创新。他们运用回归分析法,通过对施工中围岩稳定程度与支护受力、变形的力学动态或信息的判断,将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列入施工组织设计,并在施工中认真实施。通过对监控量测数据的科学分析,从而及时指导调整隧道支护方案,保证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学习,创新,永恒。在向莆铁路建设中,测量班获得了骄人的荣誉。 2010年2月,项目部测量班被集团公司指挥部授予先进部室称号,班长姚大鹏被评为公司三个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2011年5月,集团公司团委书记陈明贵将一面印有中铁十四局青年突击队的队旗授给了测量班。 2011年5月,测量班所在团支部被中国铁建团委授予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测量班一班人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换来了祖国铁路建设的辉煌,充分展示了新时期铁路建设者勇当开路先锋的良好精神风貌! (张记力 史佩良)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