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局集团二公司——企业文化的激情“超越”
简介:今年,是中铁二十局集团二公司恢复组建后的第四个年头,也是该公司“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公司恢复组建三年来,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在新一届班子的领导下,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10年,二公 ...
今年,是中铁二十局集团二公司恢复组建后的第四个年头,也是该公司“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公司恢复组建三年来,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在新一届班子的领导下,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10年,二公司顺利进入中国铁建工程公司20强,排名第14.恢复组建短短的两年多时间,二公司就能从强手如林的工程公司中脱颖而出,进入强企行列,这与二公司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二公司人不怕艰险、知难而上的品格有关。无论是撤销前的二公司,还是新一届班子领导下的二公司,在困难面前的坚韧都有目共睹。而经历撤编重组,在短短两年时间就异军突起,充分展示了二公司人不畏时艰的优良品质,说到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二公司人对企业文化的激情“超越”。 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的实践,已经充分证实了一个朴实的道理,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取得成功。而企业要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没有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就不可能有抢占市场的眼光和优势。 今年公司“四会”期间,二公司举办了一场名为“激情超越,和谐共赢”的文艺晚会,广大员工积极报名参加节目,经过选拔排练,这台节目成了恢复组建后最成功的一次企业文化展示,不仅青年团员们在台上大展青春活力,老同志和公司领导更是积极参与,一展平生绝活,成了晚会的一大亮点。作为“四会”代表,普通观众,笔者观看节目中,几度激动含泪,一方面,企业撤销后重组,回到了二十局大家庭,自己几经漂泊,最终回到二公司,看到二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深为感动;另一方面,作为参加工作近三十年的老同志,看到新吸收的大学生、职工子女们在台上生龙活虎的激情表演,回想自己曾经为二公司做过的些微贡献,看到了企业的未来的希望,心中激情翻滚,难以平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司领导对企业文化的重视,让人感觉到企业发展壮大的理论基础正在形成,企业的未来越来越清晰的展现了壮丽的景象。公司党政领导的作品在节目中展示,反应出高层次的文化内涵和深层次的发展预期,让人在节目中思绪万千,喜泪不期而降! 看文艺节目,读“十二五”规划,让人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这只是一个起点。今年五四期间,公司首届“双十佳”在美丽的黄果树瀑布揭晓,入选的 “双十佳”平均年龄三十二三岁,他们经过企业近十年的培养和意志砥砺,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他们良好的文化品质、优良的工作作风,完全能够成为引领二公司向前腾飞的翅膀,也将成为二公司坚韧的后备领导力量。看似一个平常的评比表彰,实际蕴藏着无穷的激情和深刻的内涵,又为公司跨越发展、科学发展添了砖助了势。 在沪昆,新闻研讨会如火如荼。报社编辑的谆谆教导,新老报道的真诚交流,公司主管领导的殷切期望,沪昆客专工地强势的标准化氛围,为公司新闻研讨会营造了浓烈的报道背景。会议过后,业余报道骨干把沪昆的的文化建设种子带回祖国四面八方,播洒在各个工点。春风过后,种子就会发芽开花,春华秋实。 沪昆的每一个管理者,都认真践行了激情超越、科学发展和不畏艰难的时代精神,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情况多么复杂,他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工作。由于国家压缩投资,我在沪昆四队采访的时候,那几天司机出车的加油款都没了,但队长何武却总是笑嘻嘻的。他的坚毅,给了队里员工无穷的力量,大家都说,再大的困难根本压不垮我们。企业需要的,就是这种毅力和精神动力! 跟沪昆人在一起吃饭时,他们表现出来的工作精神,让我体会到沪昆人的团队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品格。几位队长、总工以及项目主管生产调度的中层干部在一张桌上吃饭,吃饭前,几个人就在合计着晚上的工作怎么安排,近日的设备怎么调配,他们没有争吵,一切都在轻言轻语的商量中达成统一,让我感到这个团队暗藏的战斗力是那么无可战胜!我通过了解才知道,沪昆项目的员工教育、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工地文化建设,项目领导对员工的关爱,逐步形成了浓厚的项目文化氛围,大家都以项目这个集体为家,完全把自己融入项目整体,很少把个人得失渗杂进项目管理中,形成了企业利益高于一切的浓厚气氛,所以工作完全成了一种乐趣,工作中、工作之余,员工间的感情都是一样真挚,这种文化氛围促使了项目的和谐发展。 只要具有了先进文化,企业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布满航标,不会触礁。二公司恢复组建以来,在积极进行项目经营管理中,逐步探索出了企业文化应该具备的特点,那就是把先进的文化理念植入员工的头脑。但真正先进的文化理念,是一整套社会学科的综合体,偏向于任何一门学科,忽视了任何一门学科,企业文化体系都会成为一个不完整的体系,都会在某一个方面吃大亏。在人才培养战略中倡导“综合性”、“复合型”就是基于这个考虑。一个管理者,不仅要懂得行政管理、技术管理、成本管理,还要懂法律,懂地理,懂社会学,不仅要把项目或者企业内部管理好,而且要懂得通过一个项目,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和人际关系。要学会关心人,把项目或企业做成员工爱恋、群众喜欢的“家”,“家和万事兴”、“政通人和”,企业两个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取得丰收。 三年来,二公司项目文化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文艺会演、知识竞赛、红色旅游、安全质量演讲……这些文化生活的开展,目的就是激发年轻人爱岗敬业的热情,这些文化生活的开展,确实很好地感染了年轻人,从各个项目传来的消息可以看出,一个全新面貌的二公司特色文化,正在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 去年年底,二公司内部刊物《超越》正式出刊,只要能拿到手,我都要认真的看,看她的内容,看她的版面,看她里边有无错别字,这不是挑剔,而是一个老员工对企业一份执著的心,通过翻看杂志,寻找企业进步的“点”——我看到了!一期比一期漂亮的杂志,一期比一期有激情,一期比一期有看头,我感觉到,《超越》这个名字,平常但暗含激奋人心,这本期刊,是二公司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是二公司文化建设的一个起点,她不仅凝聚着编辑人员的心血,也展现了二公司人的风采! 2011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会成功在北京举行,我认为这次会议最成功之处,就是确立了企业文化口号“做一流员工,建一流企业”,在认真阅读了这一文化口号的释义,查阅了关键字词的含义后,我深深感觉到公司文化建设将以这一口号为起点,翻开新的一页。其主要原因是,这个“一流”提得非常好,邵怀全同志在哈齐项目作出了简要解释:“一流”就是最好的。我们要做最好的员工,有了最好的员工,才能建成最好的企业,既有鼓励,又富激情。 企业文化口号提出后,项目作为企业效益的源头,就必须在“一流”上下工夫,而作为龙头的机关职能部门,在选拔人才上更要在“一流”上下工夫了。一个不懂得企业未来发展,不懂得企业未来需要文化支撑的人,不应该成为引领项目的带头人,竞聘上岗、推荐上岗,都要把员工的综合文化素养放在首位,而企业文化宣传,也应该侧重于项目行政、技术领导抓企业文化建设、支持企业文化建设的典型,真正使企业“一流”的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把企业比喻成一个人,企业的技术、生产、物资、设备、成本管理等等等等,都是这个人身上的骨架,而企业文化,就是支撑这个骨架的经络、皮肉和血液,某一个骨架再发达,都不足以证明身体强健,全身骨架的综合发达,加上一个坚韧的连接支撑,才会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斗士,一个战无不胜有竞争力的集体。 做事先做人,做文化更应先做人,“做一流员工”文化口号的提出,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是二公司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二公司人走向未来的坚强支撑!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在“十二五”的砺炼,通过我们在市场的砺炼,在“十二五”末,我们一定能实现“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二公司人将真正步入 “小康”的奋斗目标。(信息来源:中华铁道网)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