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甘肃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告别泥石流甘肃任重道远

2013-3-8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83| 评论: 0

摘要: 截至目前,甘肃省共查明泥石流灾害隐患点3580处,威胁财产149.93亿元,泥石流已成为甘肃省威胁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全国两会上,在甘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度关注这一问题。   泥石流灾害威胁百万人   “ ...
      截至目前,甘肃省共查明泥石流灾害隐患点3580处,威胁财产149.93亿元,泥石流已成为甘肃省威胁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全国两会上,在甘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度关注这一问题。
  泥石流灾害威胁百万人
  “甘肃省是典型的山地高原型省份,全省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全国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据不完全统计,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全省地质灾害共造成5999人死亡,其中泥石流造成4784人死亡,占79.75%;全省地质灾害共造成117.22亿元经济损失,其中泥石流造成96.33亿元,占82.18%。”
  全国两会上,在甘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关于加大对甘肃省泥石流灾害防治支持力度的建议》中如是反映。为了使数据更具说服力,他们举例说,典型的如1964年的“6·12”兰州市西固区特大泥石流,造成157人死亡;1966年的“7·7”天水特大泥石流,造成178人死亡;1987年的武山县特大泥石流,造成87人死亡;1984年的陇南武都北山泥石流,造成陇南市区三分之二被淹,经济损失3亿元;2010年的“8·8”舟曲特大泥石流,造成1765人死亡和失踪;2012年的“5·10”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造成59人死亡和失踪。
  据他们统计,截至目前,甘肃省共查明泥石流灾害隐患点3580处,地质灾害隐患已威胁到177.2万人,其中泥石流威胁117.6万人,占66.38%。地质灾害隐患威胁财产226.5亿元,其中泥石流威胁149.93亿元,占66.20%。泥石流成为甘肃省威胁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
  城镇化加速泥石流灾害孕成
  在甘肃,特殊的自然地质条件决定了泥石流呈现长期高发态势。
  分析甘肃泥石流灾害成因,在甘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为,甘肃省生态环境脆弱,地质条件复杂,降雨时段集中,具有极易发生泥石流的自然地质条件。据气象部门预测,本世纪前期,气候变化将趋于活跃,极端气候事件使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风险逐步加大,将会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他们提出,目前甘肃省经济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工程建设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加大。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将对泥石流的孕灾环境进一步扰动,城市用地向河道发展,挤占行洪通道,势必加剧泥石流成灾风险,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若不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必将同步增长,势必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造成负面影响。
  “长期以来,甘肃省由于财政收入有限,虽然近些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但每年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经费十分有限,在泥石流灾害防治方面的投入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防灾减灾工作的要求。”在甘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忧心忡忡:甘肃省泥石流灾害防治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迫切需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国家有关部委给予工作和项目上的倾斜、支持。
    资金支持才能治标治本
  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出台,为今后地质灾害防治指明了方向。随后,甘肃省政府及时出台了相关意见,发布了《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对未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明确目标。
  在甘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应加大对甘肃省泥石流灾害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目前全省3580处泥石流仅34处安装了专业监测预警设备,覆盖面仅为0.009%。急需投入资金加大监测预警覆盖面。全省3580处泥石流中,已治理145条,未治理的达3435处,治理率仅4.05%。尚未治理的重大泥石流灾害隐患点有381处,按每条泥石流沟平均投资2000万元计算,需要治理资金76.2亿元。“十二五”期间,甘肃省计划开展86个县、160个城镇的泥石流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工作,急需国家财政支持。
  为了进一步解决泥石流造成的威胁,他们还建议,国家应加快实施“白龙江、白水江和西汉水流域”、“秦巴山区”、“六盘山区”、“渭河源区”等生态修复和治理等专项规划,尽快落实规划资金,以尽早发挥生态环境恢复和防灾减灾效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