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灌溉渠道中的泥沙控制
5.1 前 言
泥沙输送及其控制对灌溉系统设计人员来说一直是个难题。河水携带的泥沙会使非衬砌渠道淤积。从下面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知道泥沙量有多大。
苏特里杰(Sutlej)河每年输沙3 500万t;印度河年均径流量93x106acre·h,每年在塔贝拉的输沙总量达44 000万¨吉拉姆河年输沙量7000万t。喀布尔河的瓦萨克(Warsak)水库建厂1960年,初期有效库容为23 000acre·ft,而在最初10年中这一库容锐减到只剩10 000acre‘fL。塔贝拉(Tarbela)水库1975年建成时有效库容为930万acre·ft,50年后减至100万acre.ft。同期曼格拉水库有效库容减少了30%。中国的黄河因含沙量高,河水呈黄色而得名,其含沙量高达61lb/ft3。
吉拉姆河和印度河卜的曼格拉大坝和塔贝拉大坝的分别修建,减少了河流的含沙量,但在很大程度卜仍然存在泥沙淤积问题。在切纳布河的马拉拉分水闸处分流的马拉拉拉维河连接渠淤积深度高达9ft(最大),而其上游河段总设计深度才14.5ft。
与此相反,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下游渠道则出现了冲刷问题。阿斯旺大坝形成的湖阻止泥沙流向下游,使下游农民从灌溉水中再也得不到肥沃的土地,并对大坝下游的水工建筑物基础造成了严重冲刷。
泥沙控制包括阻止多余泥沙进入渠道和把进入渠道的部分泥沙排出,这要在渠首几百英尺内完成。遗留在渠道中的泥沙应该均匀分布,以使每个灌溉分水口得到同等比例的泥沙。这项工作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可通过对主渠、支渠渠首工程和向农田输水的分水口的正确设计来实现。泥沙控制问题在非衬砌渠道中非常复杂,但对允许高速过水的衬砌段却是相当简单。
本章将探讨几种不同的渠道排沙方法及泥沙分布方式,以使进入渠道的泥沙流人田地,增加土壤肥力,日前有4种方法。
(1)布置渠首工程,以尽可能多地从主渠排沙;
(2)进行排沙布置,排除进入主渠的泥沙,或将泥沙适当排人支渠;
(3)设计一条不冲不淤的非衬砌渠道,换句话说就是确保进入渠道的泥沙能流进农田;
(4)设计分水口,以便能带走均等份额的泥沙。
第四章已详细叙述了第三种方法,下面将详细讨论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第四种方法将在分水口一章中论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