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是需水量较大的作物,与其他农作物相比,蔬菜对水分的反应尤为敏感。蔬菜生长期间灌水较为频繁,灌水及时与否对产量有明显影响。大棚蔬菜等保护地种植,采用自动化灌水的先进技术,不仅有利于增产、节水,也有利于改善蔬菜的品质。与大田作物相比,蔬菜的灌溉更表现为现代化与科学化。
(一)水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1.水是蔬菜的重要组成部分蔬菜是含水量很高的作物,如大白菜、甘蓝、芹菜和茼蒿等蔬菜的含水量均达93%~96%,成熟的种子含水量也占10%~15%。任何作物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每个细胞由细胞壁、原生质和细胞核三部分构成。只有当原生质含有80%~90%以上水分时,细胞才能保持一定的膨压,使作物具有一定形态,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
2.水是蔬菜生长的重要原料和其他作物一样,蔬菜的新陈代谢是蔬菜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有机体在生命活动中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3.水是输送养料的溶剂蔬菜生长中需要大量的有机和无机养料。这些原料施入土壤后,首先要通过水溶解变成土壤溶液,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并输送到蔬菜的各种部位,作为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同时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也只有它的参与才能正常进行。如:黄瓜缺氮,植株矮化、叶呈黄绿色;
4.水为蔬菜的生长提供必要条件水、肥、气、热等基本要素中,水最为活跃。生产实践中常通过水分来调节其他要素。蔬菜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土壤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蔬菜的生长.由于水有很高的比热容(4.184焦/℃)和气化热容(2.255×103焦/克),冬前灌水具有平抑地温的作用。在干旱高温季节的中午采用喷灌或雾灌可以降低株间气温,增加株间空气湿度。叶片能直接从中吸收一部分水分,降低叶温,防止叶片出现萎蔫。如中国农业科学院灌溉研究所在新乡塑料大棚内试验,中午气温高达30℃时,雾灌黄瓜,株间温度降低3~5℃,空气湿度提高10%,叶片降温达3~5℃,相对含水量增加5%,比地面沟灌增产达15%。
蔬菜生长需要保持良好的土壤通气状况,使土壤保持一定的氧气浓度。一般而言,作物根系适宜的氧气浓度在5%~10%以上,如果土壤水分过多,通气条件不好,则根系发育及吸水吸肥能力就会因缺氧和二氧化碳过多而受影响,轻则生长受抑制、出苗迟缓,重则"沤根"、"烂种"。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