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论文 水利论文 查看内容

农业用水使用权转让补偿机制初步探讨

2011-4-19 16:13|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34| 评论: 0

摘要: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虽然全国拥有水资源2.8万亿m3,占世界第6位,但按人口平均占有量仅为2400m3,只相当世界人均水量的1/4,已被列为世界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与人 ...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虽然全国拥有水资源2.8万亿m3,占世界第6位,但按人口平均占有量仅为2400m3,只相当世界人均水量的1/4,已被列为世界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与人口、耕地资源的分布不相匹配,水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我国农业用水形势更为严峻:目前全国受旱面积约2000万hm2,农业用水每年匮缺300亿m3,因缺水少生产粮食350~400亿kg,农村有8000万人口饮水困难。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急剧增加,大量农业用水通过不同途径转为非农用途,更加剧了农业水资源的短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兴水利,而后有农功;有农功,而后裕国”,充分说明了水在农业生产以及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如果不加强农业用水的地位并对农业用水转让加以有效的补偿,那么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民的切身利益、粮食安全、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整个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

1我国水资源“农转非”变化趋势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一直呈下降的趋势,同时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则呈不断增长趋势。具体情况见下表1和图1:

表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资源分配变化趋势

图1 我国农业、工业生活用水比例图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农转非”(即农业水资源通过不同途径改为非农用途)问题越来越严重。据预测,到2050年农业用水还将继续下降到50%左右。今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社会用水需求也将日益增加,因此,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而且水资源短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有可能超过耕地,成为掣肘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
  • 我来说两句 ()
更多网友评论 »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