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毅存:城市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产业才可持续
网络配图 Q:城市本身有一些资源上的优势,所以才会发展起来。之前上海交通大学一个研究所的所长说城镇化建立在一个工业化的基础上,没有工业化的基础,就是不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盲目在城镇化,只会造出很多空城。您怎样看待关于城镇化一定要建立在工业化的基础上这个问题? 高毅存:这个问题值得商榷,是不是一定要先工业再城市化或者必须以城市工业化为基础。不错,一个城市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工业或者说一定的产业才能够可持续,因为你想这里面的这些人总之要就业,必须有业可以让他就,他才能挣钱养家,才能交税,才能维持道路、学校、医院整个机构的运转。但是世界上确实还有没有工业的城市运转也不错,比如新加坡,它就是一个基本上没有工业的国家,大家都看到了它基本就是一些金融、管理、输出一些高智力,它并不以工业为主,基本没有什么工业。但是它的人生活水平也相当不低了。 Q:但它和我们本身存在的条件很不一样。 高毅存:很不一样。所以,新加坡是一个特例,大部分的城市都是需要能够通过二产,就是所谓的工业达到城市化的进程,因为好像这个是最直接或者说最快捷的,因为你来两个厂子,这两个厂子生产产品,马上就有人就业,这些人一就业以后工厂也有纳税,这样政府有钱了,老百姓也能够生活,这好像是城市化一个最快捷的途径。但实际上也不尽然。还有一产、还有三产,不一定都要发展工业这个城市才能立市,一产也可以立市,虽然一产偏于传统,二产可以立市,三产也可以立市,三产就是所谓服务行业、旅游、房地产等等,这些同样可以支撑一个城市。总之必须有产业,如果这个城市没有产业,这些人都在这儿待着,这个城市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不可能这边住一大帮富翁,他们都有亿万资产,就是在这里过日子,那是不可能的。 Q:就好像迪拜也有石油和旅游在里面。 高毅存:对,它必须有一个产业支撑,一个或者多个,所以,工业可以说是很多城市的主体,因为这块相对来说属于一个大路货,一般一个城市搞几个厂子,有点投资,它很快就解决问题,城市很快就能发展起来,但是相比而言也不一定是最佳选择,有些城市倒是可以考虑一些低污染、低能耗的三产同样也可以达到城市发展的目标,也可以同样达到城市化的高级阶段,这样相比而言它躲过了污染的这么一个威胁,它相对来说就进入了城市化的一个高级阶段,在这个高级阶段里,城市主要产品是智慧、智力或者资金,它靠这个来运作,来指挥或者是运作其他地域的这些财富和人,这种城市反倒更具有优势,所以,这同样也是可以发展一个城市,作为城市化的一个途径。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