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论文 其它论文 查看内容

咨询业亟待解决的三大“瓶颈”

2009-7-27 17:41|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71| 评论: 0

摘要:   一段时期以来,土咨询和洋咨询在中国的日子都不好过。点子大王何阳因巨额诈骗而锒铛入狱,不禁让人为土咨询的明天捏一把汗;麦肯锡因给实达开处的药方水土不服而导致企业管理震荡、效益下滑,又使洋咨询形象大打 ...

  一段时期以来,“土咨询”和“洋咨询”在中国的日子都不好过。点子大王何阳因巨额诈骗而锒铛入狱,不禁让人为“土咨询”的明天捏一把汗;麦肯锡因给实达开处的药方水土不服而导致企业管理震荡、效益下滑,又使“洋咨询”形象大打了折扣。那么中国的咨询业路在何方?

  行业价值已获认可,定量细化尚不明确。南师大商学院院长李晏墅教授认为,随着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变,企业越来越感到决策风险的压力和内部有关人才储备的不足,借用外脑、委托决策、谋求咨询应运而生,以信息运作为特征的“第四产业”概念迅速形成,知识有价,咨询付费,也已被相当多的企业家所认可。然而,在这样的氛围里,行业价值究竟有多大,企业成功的背后,咨询业的作用有多大,却始终认定不明确。咨询是催化剂,催化剂的前提是企业的条件,有些企业产品质量。技术实力、市场网络、人才基础都比较好,但就是组合不当或是某一环节不妥,一经咨询效果“奇妙”。若碰上某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纵然千咨询万咨询也回天乏术。量化不明确的结果使人们容易产生“咨询万能”或“咨询无能”的偏激观念,这很不利于咨询业的发展。

  个别创意令人叫绝,群体合作不成气候。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张鸿雁博士一针见血地说,在市场发育尚很粗放的阶段,个别创意确实可能产生轰动效应和超凡成功,瞄准商机,出个主意一下子就启动市场,不是神话。但市场日趋规范之后,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单打独行,以一个人的智慧去策划运作大企业集团,就显得力不从心。咨询方式正从点、线。面衍展到立体化、全程式的服务。然而,目前业内各自为政。相互拆台、包容性差,这实际上背离了咨询业群力的基本属性。

  队伍膨胀速度惊人,行业规范尚难出台。这次峰会的有关资料表明,近两三年,我国咨询、公关、广告、调查这一产业的年营业额在1000个亿以上,专业公司发展到几万家,从业人员有上百万,不仅如此,还有大量的人士正在陆续加盟。与发展速度相比,行业规范却呼之难出。专家们不无担忧:与广告业等其他相关性行业的区分度不高,行业的收费随意等等,影响了咨询业自身美誉度,咨询业如果不尽早地在这些问题上求得突破,那么充满智心的这一项产业就不可能真正做大做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