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首创廉政长效机制公路建设添“防腐剂”
摘要: 近日,全国交通系统首套公路建设项目廉政长效机制《云南省公路建设项目廉政长效机制》通过专家评审,标志着云南省交通系统已经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
近日,全国交通系统首套公路建设项目廉政长效机制《云南省公路建设项目廉政长效机制》通过专家评审,标志着云南省交通系统已经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这是一套预防公路建设领域“腐败高发症”的制度体系,并已经投入使用,该《机制》全程监控从项目建议书到工程竣工期间的腐败多发、易发环节,利用制度的力量保证建设程序的公正透明。这一举措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现实意义,受到了中央和省级纪检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公路建设市场竞争激烈,投资大、项目多、工期长、建设主体多元,在体制机制上存在大量缺陷和漏洞,使这一领域具有违法违纪高发的特点。公路建设全过程的主要流程达20多项,一旦制度不健全、操作不规范,腐败就可能在各个环节滋生。尽管目前公路建设的廉政管理制度很多,但许多容易产生腐败的重点环节、关键部位还是廉政建设的盲点。为实现“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的目标,该省交通厅决心建立覆盖公路建设全过程的防腐体系,并将其列为全省交通系统的科研课题。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云南省公路建设项目廉政长效机制》已臻完善,形成的制度性、程序性规定近40多个,严格缜密的制度安排使消除腐败成为可能。 “长效机制”由40多个制度性文本构成,规范了公路建设的所有程序,其中的廉政建设管理部分改革,创新了10项制度,旨在消除可能诱发腐败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其中包括阳光评标法、第三方监理、打破物资统供垄断、调整设计变更权限、勘察设计招标制、经营权转让招标制、会计委派制、项目跟踪审计制等制度。 纪检监察部门的人士评价说,云南省交通厅的实践突出了制度建设的基础性地位,力求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公路项目反腐倡廉的各个环节,率先在全国交通系统进行了廉政长效机制的有益探索。如果不折不扣地遵循这些制度,交通建设领域的“腐败高发症”可望得到防治。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