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工商大楼招投标追踪调查 钱都花到哪去了?
今年4月,湖南省长沙市工商局机关大楼深陷招投标漩涡,《瞭望东方周刊》、新华社“新华视点”、《湖南日报》等媒体先后报道说:获批5300万元总投资的大楼,实际支出至少8200万元,其中绝大多数项目,都远远超出,甚至数倍于中标价。 长沙市工商系统招投标问题并非第一次被曝光。早在2003年2月10日,本报就曾以《揭开巨资装修的黑洞》为题报道,长沙市工商局所属的东塘交易大楼向个体户硬性摊派,不论证、不投标,对建成时耗资900多万元的大楼花费5000多万元装修,整个市场损失6000万元。 但是,这一次报道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有关负责人于2005年10月调任湖南省工商局任职。 湖南省审计厅的审计报告,重点对长沙市工商局办公大楼建设情况进行了详尽调查和说明:2003年,有关部门批准长沙市工商局新办公楼和综合楼的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总投资5300万元。但审计发现,长沙市工商局支出8237.39万元,超计划投资2937.39 万元。 “低价中标,高价结算”是该大楼各个项目存在的普遍问题。如:办公楼室内二次精装饰中标价为329.64 万元,实际投资1260 万元;后勤服务楼及综合楼附属会议厅、办证厅及连廊工程中标价为 548.01 万元,实际投资1002.7万元;办公楼及综合楼建筑安装工程中标价1500 万元,实际投资1836.25 万元等。 数额差距最大的办公楼空调项目中标价109.8655万元,但支出875.5万元,相当于每平方米空调安装造价达到583元。 “即便按目前长沙市的行情,选最好的材料,空调安装最高价格每平方米也只有300元左右。”在长沙从事空调安装与销售的经营者吴丁向笔者介绍说。 2005年9月至10月,长沙市工商局老办公大楼及其地块以底价拍卖给湖南金燕置业有限公司——这家拍卖时新成立的公司,通过向中介机构借了80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取得验资报告,次日就将钱转出。长沙市工商局从中获得2200万元,仅仅比10年前购得该地块时增值400万元。该地块建成一个高容积率的楼盘,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2007年开盘均价4388元,简单计算,售房收入超过6亿。 长沙市工商局已退休的4位原任局长、党委书记不断向湖南省有关部门反映,但未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笔者到湖南省工商局、纪委、招投标办等有关部门了解时,也经历了各个部门的“踢皮球”。湖南省工商局纪检组长于云彩说,一是审计报告并没转到自己手里来。二是审计结果出来时有关负责人已经调走,并且已是副厅级干部,超过了自己调查的权限。长沙市建设工程招投标办负责人则表示,须向领导汇报,才能决定是否介入调查。湖南省纪委纪检监察二室主任成定明证实,2009年已收到实名举报材料和信息,但不能透露对此事的处理态度和措施。 “这些钱花到哪里去了?”2003年时的报道就提出了这一质疑,如今,同属长沙工商系统的机关大楼再次面临这一疑问。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