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成铁一院发展核心引擎
近年来,铁一院依托项目优势,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在高原冻土铁路、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修建技术、无砟轨道设计技术、桥梁工程设计、铁路“四电”技术、山岭隧道工程、大型编组站、客运站和物流中心、城市轨道交通等重难点工程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涌现出一批高科技含量的精品工程。目前,铁一院应用高新技术创造的产值已占该院全年总产值的75%以上。 “十一五”期间,铁一院紧紧抓住铁路建设大高潮的历史机遇,以高速铁路修建技术为重点,充分发挥在长大隧道、高原铁路方面的优势,积极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坚持学习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结合地域、环境特点开展科技攻关,全力打造精品工程。以青藏铁路、郑西客运专线、乌鞘岭隧道、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新丰镇、武汉北编组站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家重大工程相继投入运营,哈大、西宝、大西客专、兰新二线、兰渝铁路及西安地铁1、2号线等重大工程相继开工。这些项目代表了我国交通运输不同领域的领先水平,是铁一院将科研成果运用转化,有效指导设计、施工的优秀典范。以《青藏铁路工程》、《黄土地区高速铁路修建关键技术——郑西客专陕西段专题研究》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优秀勘察设计奖项。 近年来,铁一院正确把握中国铁路科技发展方向,制定了《院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并大幅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据统计,5年来,铁一院共投入科技创新经费4.35亿元,安排院级科研、软件项目191项;承担国家科技“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5项。研究内容涉及高速铁路,高原冻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长大隧道,新型桥梁结构,岩溶、地热地区及艰险山区铁路修建技术。开发项目紧密依托工程实践,有效指导了勘测设计工作实际,提高了生产效率,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年来,通过全员共同努力,铁一院已拥有专利64项,软件著作权1项,其中发明型专利7项。 大量的科研攻关工作也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创新人才,“十一五”期间实现了培养2名全国勘察设计大师的目标。目前,铁一院已形成以工程院院士、勘察设计大师、省部拔尖人才为学科带头人,以各级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为攻关骨干,广大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的科研开发梯次队伍,日常参与科研工作的技术人员已达1200余人。目前,铁一院已经初步建立了科技投入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力争实现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其中研发投入比重达到2%以上的目标,为将铁一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咨询企业提供充足的科技创新保障。(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讯)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