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一院治沙技术在海湾国家媒体掀起“沙漠风暴”
10月8日以来,一场以沙漠筑路技术为主题的报道浪潮,席卷了海湾国家的众多媒体。以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包兰铁路为代表的中国治沙技术,在海湾地区掀起了一场全民关注的“风暴”。 “来自中国的铁一院是具有沙漠铁路最佳设计实践经验的团队,为我们提供了铁路及公路沿线如何预防风沙和缓解风沙迁移的丰富专业知识和真知灼见,与我们和合作伙伴及政府分享了来自世界范围的最佳实践经验。” 《阿联酋阿拉伯日报》、《阿拉伯语在线》、《阿联酋英语在线》等多家当地著名的媒体和网站,在高度赞扬这项中国技术的同时,纷纷用这样的口吻表达了对它的制造和传播者的肯定。 2004年,海湾合作委员会批准建设连接海湾六国的铁路网一体化项目,作为尚没有铁路的沙漠国家,阿联酋谋求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技术咨询与合作,通过相关渠道,实地考察了中国西部的包兰铁路。铁一院的杰出设计和显著的治沙效果和给考察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9月27日至29日,应阿联酋Etihad铁路总公司、国家铁路主开发商和运营商之邀,铁一院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为政府相关部委、石油公司及军方高层人员进行了一场中国沙漠铁路综合修建技术专题讲座,在全体与会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会议主办方当即提出了合作意向,这一消息迅速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 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分布面积最广的国家之一,1958年铁一院勘察设计的包兰铁路开创了我国沙漠铁路建设的先例,其综合防沙技术被联合国列为沙漠筑路的典范。随着包兰铁路的成功建设,我国又相继修建了兰新、南疆、青藏铁路一期工程和宝中、神延等30余条干、支线沙漠铁路,运营总里程已经超过5000千米,并且全部由铁一院设计完成。 目前,铁一院在风沙防治领域共完成科研课题10余项,编著出版沙漠铁路专著3部,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先后编制完成了多部铁路建设国家规范中的相关条款,指导了我国沙漠、戈壁地区基础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及维修养护,一些研究成果和治理经验随着日益深入的国际合作交流,已被国际同行广泛认可和应用。 近年来,铁一院不断将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治沙领域,逐步完善形成了一整套独有的核心技术,为中央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增添了重重的砝码。(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讯)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