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技术 简介: 本文介绍了多种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 关键字:加固 改造
碳纤维加固技术 碳纤维布加固技术是利用碳素纤维布和专用结构胶对建筑构件进行加固处理,该技术采用的碳素纤维布强度是普通二级钢的10倍左右。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性和耐久性强等优点。厚度仅为2mm左右,基本上不增加构件截面,能保证碳素纤维布与原构件共同工作。 1、碳纤维介绍 碳纤维根据原料及生产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及沥青基碳纤维。碳纤维产品包括PAN基碳纤维(高强度型)及沥青基碳纤维(高弹性型)。 2、环氧树脂 不同类型的树脂还可以保证其对砼具有良好的渗透作用,例如底涂树脂;以及对碳纤维片与砼结构的粘接作用,例如环氧粘结树脂等。 (1)环氧树脂简介 仅仅依靠碳纤维片本身并不能充分发挥其强大的力学特性及优越的耐久性能,只有通过环氧树脂将碳纤维片粘附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并与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体共同工作,才能达到补强的目的。因此,环氧树脂的性能是重要的关键之一。环氧树脂因类型不同而有不同的性能,适应于各个部位的不同要求。例如底涂树脂对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渗透作用,能渗入到混凝土内一定深度;粘贴碳纤维片的环氧树脂易于"透"过碳纤维片,有很强的粘结力。依使用温度的不同,树脂还分为夏用及冬用类树脂。我公司使用的各类树脂规格及性能(包括底层涂料的规格及性能、环氧腻子的规格及性能、粘结树脂的规格及性能等均有详细表格资料、以备索取)。 (2)物理性能 碳纤维片工法中使用了底涂、腻子、浸渗粘着树脂等三种环氧树脂。上述三种环氧树脂的使用目的各不相同,其物性标准也不相同。 ①底涂:粘着强度 底涂必须确实具有把作用在混凝土表面上的荷载传递到碳纤维片上的力学性能。因此粘着强度成为制定其物性标准的重要依据。 ②腻子: 压缩强度·压缩弹性率 腻子用于填充混凝土上的微小缺损部分。因此,要求必须具有与混凝土同等以上的压缩强度。此外,还要求具有较高的压缩弹性模量。根据以上理由,制定腻子的物性标准时主要根据其压缩强度及压缩弹性模量。剪切强度·粘着强度 腻子与底涂一样必须具有把因荷载作用等在混凝土表面上发生的应变确实传递到碳纤维片上的力学性能。因此剪切强度及粘着强度便成为制定其物性标准的重要依据。 ③ 粘着树脂: 张拉强度·弯曲强度 碳纤维片工法系通过向碳纤维片内渗透浸渗粘着树脂、通过固化形成CFRP。重要 的是固化后的CFRP的物性,而浸渗粘着树脂本身的物性并非重要。但要想获得良好的CFRP物性,浸渗粘着树脂本身的物性确实也有影响。因此制定了最小限度的张拉强度及弯曲强度的物性标准。 剪切强度·粘着强度 浸渗粘着树脂除渗透到碳纤维片内、通过固化形成CFRP之外,还具有粘着剂的功能。与腻子、底涂同样,必须具有把因载荷作用等在混凝土表面上发生的应变确实传递到碳纤维片上的力学性能。因此剪切强度及粘着强度便成为制定其物性标准的重要依据。 相比之下,国产的树脂材料目前缺乏配套产品,用途单一,且尚未制定出严格的物性标准。 2、碳纤维材料与其他加固材料对比 (1)抗拉强度:碳纤维的抗拉强度约为钢材的10倍。 (2)弹性模量: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高于钢材,但芳纶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则仅为钢材的一半和四分之一。 (3) 疲劳强度:碳纤维和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的疲劳强度高于高强纲丝。金属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疲劳极限仅为静荷强度的30%~40%。由于纤维与基体复合可缓和裂纹扩展,以及存在纤维内力再分配的可能性,复合材料的疲劳极限较高,约为静荷强度的70%~80%,并在破坏前有变形显著的征兆。 (4)重量:约为钢材的五分之一。 (5)与碳纤维板的比较:碳纤维片材可以粘贴在各种形状的结构表面,而板材更适用于规则构件表面。此外,由于粘贴板材时底层树脂的用量比片材多、厚度大,与混凝土界面的粘接强度不如片材。 3、材料性能 碳纤维片是以碳纤维为组分,以树脂为基体,通过一定的成型方法形成的单向排列的碳纤维的复合片材。它具有极其优越的品质:材料质轻高强,碳纤维片的抗拉强度比同截面钢材高7~10倍,用环氧树脂将它与结构物粘贴后形成一体,能可靠地与钢筋混凝土共同工作,获得优异的补强效果,而结构物自重的增加几乎可以忽略;其抗疲劳强度高,耐久性能好,耐磨损、抗老化等。注:设计厚度是按照碳纤维断面积推算出的厚度,施工时用的片材含有集束用的预浸树脂、玻璃纤维网和衬纸,其厚度与设计厚度不同。 4、工具简介 (1)基底处理工具: ① 磨机:用于混凝土表面的打磨用 ② 錾子:用于剔凿混凝土表面松散部位的混凝土残渣 ③ 钢丝刷:用于清除混凝土表面的不洁污渍 (2) 粘贴碳纤维: ① 调料容器:用于调和环氧树脂用 ② 衡器:用于称量材料各组分的重量 ③ 搅拌器:用于搅拌混合树脂材料用 ④ 刮板:用于修补凹凸不平及粘贴碳纤维抚平用 ⑤ 滚筒刷:用于涂刷树脂用 ⑥ 罗拉:用于碳纤维的脱泡和压紧用 (3) 检测类工具: ① 靠尺:用于检查混凝土表面平整度 ② 塞尺:与靠尺配合使用 ③ 温湿度计:用于测量大气温度、湿度用 ④ 小鼓锤:用于检查空鼓用 ⑤ 卷尺与钢板尺 (4) 修补类工具 ① 注胶器:用于向空鼓内注入粘结树脂 ② 割刀:用于割开空鼓处碳纤维片以便注入粘结树脂 (5) 劳保类用品 ① 工作服、工作帽 ② 防护眼睛 ③ 防尘口罩 ④ 安全帽 ⑤ 胶手套 结构粘钢加固 粘贴钢板加固法,是指用胶黏剂将钢板粘贴在构件外部的一种加固方法。该法在建筑,桥梁等工程的加固、补强、修复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结构粘钢加固方法,与其他的加固方法比较,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和先进性,主要有: 1、坚固耐用:经过多年来的工程实践,已经证明完全能保证加固工程的质量,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都能满足设计的要求。施工工艺精巧,质量优秀,工程合格率为100%。胶粘剂30年老化试验耐久性能满足要求。粘钢加固后的结构试验,也证明强度和刚度的设计方法是正确的和可靠的。 2、施工快速:在保证粘钢加固结构质量的前提下,快速完成施工任务,并能根据业务要求,在不停产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完成施工,受到用户的普遍赞扬。 3、简洁轻巧:与其它加固方法比较,粘钢加固的施工,干净利落,比较简便,现场无湿作业。完成加固后的结构外观不改变,比较轻巧,钢板薄,结构自重增加极微,不会导致建筑物内其他构件的连锁加固。 4、灵活多样:粘钢加固法的适应性很强,能够解决生产上和生活上各种有关问题。粘贴钢板的方案多种多样,灵活巧妙。还可粘贴型钢、加固钢结构及砖砌体结构等。 5、经济合理:由于施工快,避免或减少工厂停产时间,节约加固材料,与其它加固方法比较,粘钢加固的费用大为节省,经济效益很高。 结构粘刚加固的使用情况: (1)钢筋焊接点断裂加固 (2)施工中漏放钢筋加固 (3)混凝土标号达不到,提高结构强度加固 (4)加层抗震加固 (5)阳台根部断裂加固 (6)牛腿接点加固 (7)悬挂式吊车梁提高荷载加固 (8)楼面荷载集中力加固 (9)火灾后梁柱砼烧坏加固 (10)混凝土柱子牛腿断裂加固 (11)桥式吊车梁加固 (12)薄腹梁断裂加固 (13)爆炸冲击波破坏梁体加固 (14)提高楼面荷载加固 (15)屋架梁下弦腐蚀严重露筋加固 (16)断梁加固 (17)截柱加固 (18)减震加固 (19)梁柱受化学腐蚀的粘钢加固 (20)旧房改造综合加固 (21)生命线建筑物抗震加固 (22)剪力墙开1.6M以下的圆洞加固,开1M X 2M以下的门洞加固 (23)桥梁断裂、旧桥维修加固 (24)提高柱子承载力解决柱子轴压比超标加固 化学植筋技术 (一)、化学植筋技术 植筋新技术是运用高强度的化学粘合剂,使钢筋、螺杆等与混凝土产生握固力,从而达到预期效果。施工后产生高负荷承载力,不易产生移位、拔出,并且密着性能良好,无需作任何防水处理。由于其通过化学粘合固定,不但对基材不会产生膨胀破坏,而且对结构有补强作用。施工简便迅速,安全并符合环保要求,是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变更、追加、加固的最有效的方法。 (二)、 使用范围 1、各类建筑结构增建、变更等预留钢筋固定。 2、横梁、柱头、楼板、剪刀墙等加固预留钢筋锚定。 3、各类刚结构、机械设备、支架等的螺杆锚定。土结构 (三)、 技术特点 1、高承载力(剪力、拉力) 2、对固定的基材不产生膨胀力,适宜边距、间距小的部位 3、施工简便、时间短 (四)、 植筋(化学锚栓)加固施工工艺流程 ①钻孔②清孔③注入锚固剂④植入钢筋或螺杆⑤固化⑥完成 (五)、植筋技术数据 钢筋直经 | 钻孔直径 | 钻孔推荐深度 | 承载力(KN) | 10 MM | 14 MM | 150 MM | 26.3 | 12 MM | 16 MM | 180 MM | 37.9 | 14 MM | 18 MM | 210 MM | 51.6 | 16 MM | 22 MM | 240 MM | 67.4 | 18 MM | 25 MM | 270 MM | 85.4 | 20 MM | 28 MM | 300 MM | 105.2 | 22 MM | 30 MM | 330 MM | 127.3 | 25 MM | 32 MM | 400 MM | 153.8 | 28 MM | 36 MM | 500 MM | 206.3 | 32 MM | 40 MM | 600 MM | 257.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