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审计部门查出违规金额129亿 涉671人
摘要: 记者近日从省审计厅获悉,2010年,全省审计部门围绕大局,紧扣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条主线,在财政审计、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及各类专项资金审计中,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全年共审计和调查单 ...
记者近日从省审计厅获悉,2010年,全省审计部门围绕大局,紧扣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条主线,在财政审计、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及各类专项资金审计中,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全年共审计和调查单位7483个,查出违规问题金额129.6亿元、损失浪费问题金额28亿元;移送案件线索和事项52件,涉及671人;通过审计,为国家增收节支71.8亿元。
去年以来,全省审计部门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促进对“扩内需”政策的贯彻落实,先后对中央扩大内需项目和资金、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四川理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等2767个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在了解全省总体情况的基础上,还抽查了衡阳、郴州等6市128个“扩内需”项目,重点关注了资金安排、项目实施及投资效益情况,并针对发现问题向省政府提出了相应建议。同时,突出重点,如对全省29条在建高速公路展开跟踪审计,通过核减工程造价,落实审计整改建议,可促进节约建设成本13.45亿元;如在全省重点工程领域专项治理中,对943个项目进行了全面排查,促进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制度59项,有效促进了项目顺利建成并发挥效益。 在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中,审计部门重点关注了财政资金的分配、拨付、管理及使用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财政收入征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等建议,有效促进了积极财政政策的贯彻实施。全省审计部门还牢固树立民本审计观,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项目和资金的审计监督,共对454亿元专项资金进行了审计,促进拨付和归还资金5亿元,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全省审计部门更加关注财政、金融、国有资产等行业和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着力防范和化解隐患、风险。如在全省政府主权外债审计调查中,揭示了部分项目可行性研究不充分、部分县级主权外债家底不清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规范外债项目立项管理、建立债务偿还责任追究制度等建议。全省还对168家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进行审计,查出资产不实9.9亿元,损益不实9.3亿元,因决策失误造成损失15.3亿元,挽回或避免损失5.2亿元。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